为了下个十年,蚂蚁集团拼了!

黄宇昆
2025-11-08 20:09:22
来源: 时代周报
AI+医疗健康将成为蚂蚁的战略重点。

蚂蚁集团迎来关键组织架构升级。

11月7日,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并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并将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同时,他还在全员信中强调了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并明确AI+医疗健康将成为蚂蚁的战略重点。

这是今年3月接任CEO后,韩歆毅对业务重点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

近两年来,蚂蚁集团已经进行过多轮组织架构调整。从去年3月蚂蚁国际、OceanBase、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独立面向市场实现商业化运营,到12月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再到如今成立健康事业群,此外还有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集团5大核心业务板块。

系列变革背后,清晰地勾勒出蚂蚁集团从一家以金融业务为核心的公司,向一个由科技驱动、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科技集团转型的战略路径。

来源:图虫创意

押注20万亿赛道,蚂蚁寻求新增长曲线

11月8日,韩歆毅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上表示,AI时代,企业应有新的作为,蚂蚁将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聚焦应用,争当科技创新主力,尤其在AI健康应用上笃定方向,全力以赴;二是开放互联,服务全球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消费者一个钱包走天下,也助力中小企业便捷参与全球贸易。

此前一日,韩歆毅在蚂蚁集团内部发布全员信,其中提到,为加速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即日起“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蚂蚁健康事业群”,并任命张俊杰担任事业群总裁。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这是蚂蚁集团近几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升级。

今年6月,蚂蚁集团发布全新AI健康应用AQ,其具备主动追问、主动建档等核心功能,涵盖健康科普、就诊咨询、报告解读、健康档案等上百项AI功能,同时也通过助力诊疗、助力患教和助力科研,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患者信息,辅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AQ推出后的4个多月以来,用户数量增长明显,成为国内首个月活超千万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跃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

有分析人士表示,AQ强劲的增长势头说明大众在健康领域庞大的市场需求,蚂蚁将健康升级为新的战略支柱板块,也正是看到了AI为破解社会医疗健康痛点提供了关键路径。

蚂蚁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从2014年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开始,2019年推出中国首张电子医保码、2025年推出AI健康管家AQ......目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数据显示,蚂蚁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实际上,不止蚂蚁集团,AI医疗健康领域竞争较为激烈,已成为国内大厂竞相布局的赛道。

如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在打通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和扩展“四到”服务网络的同时,加速AI科技赋能,将其应用至全场景的医疗、健康,养老业务应用中;今年7月,字节跳动首款独立AI医疗助手APP“小荷AI医生”正式上线;10月,京东健康宣布旗下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2.0版本再次升级,并推出全新的“AI医院1.0”。

行业调研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未来中国的老龄化也将催生庞大的慢病管理与健康养老需求。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蚂蚁集团架构调整,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应对时代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动选择,也是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深水区的行业缩影。

当前,大健康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政策利好、技术创新、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行业前进,对于蚂蚁集团来说,将医疗健康上升为战略支柱,无疑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时代机遇的明智之举,未来有望为其加速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三年科研投入超650亿,下一个十年拼AI

2024年是蚂蚁集团成立20周年,2025年则是另一个新十年的开始。

从参与中国的移动支付进程,让二维码支付深入日常生活,到数字普惠金融实践,让普通用户和千万的小微商家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蚂蚁集团的下一个十年也是面向AI时代的十年。系列战略调整的背后,蚂蚁集团希望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技术驱动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商业生态。

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科研投入分别达到204.6亿元、211.9亿元、234.5亿元,合计超过650亿元,连续三年占其总营收比超过10%。

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下,蚂蚁集团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蚂蚁集团系统展示了从底层大模型到场景化应用,再到可信安全数据基座的完整技术体系。

时代周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百灵大模型家族首次进行展出,目前已发布18款大模型,形成了涵盖语言、思考、多模态的全模态体系,模型尺寸覆盖百亿、千亿、万亿参数,且已全系开源。支持多款AI应用,覆盖医疗健康、金融、生活等服务领域。随着10月百灵万亿参数非思考模型Ling-1T、思考模型Ring-1T的发布,百灵大模型已正式迈入2.0阶段。

在数据要素领域,蚂蚁集团自2016年开始探索隐私计算技术,经过近十年技术攻坚,提出下一代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密态计算技术体系,并在2024年6月成立蚂蚁密算公司,推动密态计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11月7日,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向时代周报等媒体表示,密算的推广将遵循“高价值先行、逐步普及”的路径,目前已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高敏感、高价值领域落地标杆案例,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成本下降,应用场景将向更多行业延伸。

韦韬认为,未来将属于“数模一体”的新范式——海量专业数据与行业知识是构建大模型与专业智能体的基石;反之,这些智能体也成为挖掘与融合数据价值的核心引擎。数据与模型正如一体之两面,相辅相成,共同承载并驱动着产业的下一代升级。在他看来,当前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在一千亿元左右,未来有望达万亿级,市场远超想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进博论道:养老金融如何点亮银发新未来
又一家明星餐饮闭店,上上谦关闭广州门店,全国仅剩1家店在营
从辣味奶酪到奶酪火锅,这块“奶中黄金”正撬动千亿餐桌经济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