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比心APP携手院校共育电竞产业未来新生力量
近日,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市校园电子竞技运动协会、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等联合承办的“2025梦想起航校园电竞职业技能大赛”在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拉开帷幕。
比心APP作为面向Z世代,专注电子竞技指导及电子竞技社交生态领域的头部科技公司,受邀任大赛专家评审团成员,与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等知名院校及相关电竞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的评审团,从教育与产业的双重角度,对本次参与大赛的学生作品进行专业的指导与点评。
据介绍,本届大赛聚焦电竞产业前沿,首次在赛项中引入对AI技术的要求,旨在探索“电竞+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为上海建设“全球电竞之都”储备新生力量,大赛已吸引来自18所院校的107支队伍参赛。
大赛开幕式当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四级调研员谢俊、上海市校园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郭星兴、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书记兼校长杨晓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并致辞。
紧扣时代脉搏:大赛设计凸显“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双主线
本届大赛的赛项设置颇具匠心,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前沿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创新性地设立了“AI辅助赛事文创设计”“AI辅助赛事内容制作”及“赛事视频剪辑”三大核心赛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核心命题,要求参赛选手在电竞赛事的设计与内容制作中,主动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丰富的非遗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一设计思路,不仅考察了学生们在电竞内容制作、视觉设计、视频剪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更将考核重点延伸至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能力、跨领域的创新思维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它引导青年一代思考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挖掘、活化、传播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开幕式后举办的AI主题交流会上,行业与教育专家就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竞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院校教师提供了前沿视野与教学思路。
这充分响应了国家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号召。大赛通过“电竞+科技+文化”的交叉融合,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电竞之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人才储备和创新源泉。
校企协同发力:比心APP以产业实践反哺电竞人才培养
作为深耕Z世代数字生活、专注于电子竞技生态建设的科技企业,比心APP此次受邀参与大赛评审,是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比心代表与其他评审专家一道,从市场实际需求、技术应用落地、用户体验设计等产业视角,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为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来自产业一线的反馈和建议。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难题的关键。比心APP方面表示,持续关注并支持电子竞技领域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他们认为,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年轻一代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强调个人兴趣与职业灵活性的统一。许多年轻人倾向于选择契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就业形态,利用自身的数字技能和兴趣爱好,打破传统就业模式在时间、空间乃至“工作经验”方面的限制,将竞技爱好转化为可持续的职业能力与收入来源。
因此,高校及职业院校在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电竞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心认为,积极参与此类校园电竞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是为高校电竞相关专业学子及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技能、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其创新热情;另一方面,也是构建校企合作桥梁,将产业最新动态、技术标准和人才需求直接反馈至教育端,共同推动电竞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优化改革,是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尝试。
电子竞技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动电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满足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拓宽青年就业渠道、服务“稳就业”“保就业”大局、发展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
比心APP表示,未来希望携手更多行业伙伴、院校及研究机构,在电竞人才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前沿科技与文化融合应用研究等多维度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将企业在市场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资源,更有效地转化为助力人才培养的动能,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