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暴涨834%!北京人寿上半年赚1.5亿,综合投资收益率2.14%
59家非上市人身险企投资收益率出炉。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人寿”)在中国货币网披露2025年上半年报告。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24亿元,同比增长24.44%;净利润1.50亿元,同比激增834.05%。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寿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5%、2.14%,其中投资收益率居行业第2。
对此,北京人寿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盈利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公司投资管理能力改善和资产配置的优化导致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同时我司积极执行报行合一政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各项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已有59家非上市人身险企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从投资收益率来看,2025年上半年,59家非上市人身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值为2.13%,较去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均值为2.54%,较去年同期骤降1.53个百分点。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市场波动性加大,尤其是权益市场的调整,对非上市寿险机构持有的股权类资产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拉低了综合投资收益率。这表明尽管这些公司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的表现有所提升,但整体资产配置仍需更加谨慎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北京人寿上半年净利飙涨834.05%
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24亿元,同比增长24.44%;净利润1.50 亿元,同比激增834.05%。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京人寿的总资产为320.30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0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6.38%。
另据北京人寿披露的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寿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5%、2.14%。其中,投资收益率在59家已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的非上市人身险企中排名第2。
“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下,公司资产配置兼顾收益性与安全性,以资产负债管理为配置核心,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创新投资理念。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10%左右,固收类资产(含另类投资)占比80%左右。”北京人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同时,北京人寿称,为满足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需求,公司提升了长久期债券的配置比例,2025年上半年,受到股市上涨、政策预期波动、理财负反馈等因素影响,无风险收益率在3月份出现了大幅调整,对综合收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目前已采取多元化的产品形式和会计分类,降低利率风险波动,提升综合收益表现。
北京人寿于2018年2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28.6亿元,业务范围包括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从过去几年业绩来看,2018-2024年,北京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91亿元、12.7亿元、26.14亿元、45.47亿元、46.62亿元、54.44亿元、68.71亿元。
不过,2018年至2022年,北京人寿分别亏损1.13亿元、0.52亿元、1.56亿元、2.11亿元、1.89亿元,累计亏损7.21亿元。2023年,北京人寿净利润为0.12亿元,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北京人寿实现净利润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涨772.70%。
超八成综合投资收益率负增长
截至目前,已有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公布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投资收益率来看,上半年,59家非上市人身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值为2.13%,较去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均值为2.54%,较去年同期骤降1.53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有34家机构投资收益率实现正增长,25家机构出现负增长。其中,投资收益率超过3%的有5家,君龙人寿以4.67%的投资收益遥遥领先,北京人寿以3.65%的收益紧随其后,幸福人寿、国民养老及财信吉祥人寿则分别实现3.08%、3.01%和3%的投资收益率。
与此同时,有3家机构的投资收益率不足1%。其中,爱心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均为0.97%,和泰人寿则以0.96%的投资收益率垫底。
上半年,15家机构综合投资收益率实现正增长,44家机构出现负增长。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的险企为长城人寿,为6.82%。此外,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5%的还有小康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多数机构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在1.5%-3.5%之间。
去年同期,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7%的有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恒安标准人寿、华泰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等8家。今年上半年,上述4家机构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均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复星联合健康综合投资收益率由去年上半年的9.55%下滑至2.75%,下滑6.8个百分点。
“非上市险企在投资渠道上相对上市险企更为受限,主要表现在资金规模较小、信用评级要求更高以及监管限制更严格等方面。此外,由于公众监督和信息披露要求较低,非上市险企在风险管理、透明度方面的要求也相对宽松。这些差异意味着非上市险企在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时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同时灵活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余丰慧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上市险企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在监管允许范围内,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至25%-30%,重点配置高股息蓝筹股和REITs;增加另类投资,通过持有型不动产对抗利率下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建立专业团队开展信用债精细化择券,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评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