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成交额超422亿!期货市场迎来铂钯新品种,破解价格内卷难题
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及下游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铂、钯价格宽幅震荡,近五年的年度价格波动幅度均超过20%。
图片来源:广州期货交易所
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新能源金属期货板块又添“新军”!
11月27日上午9时,铂、钯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主力合约在开盘后快速拉升,均涨超11%,盘内最高分别达457.15元/克和409.85元/克,随后震荡回落,最终分别收于430.30元/克、370.60元/克,涨幅分别收窄至6.25%、1.53%。铂、钯是继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品种后,广期所上市的第四、第五个期货品种。
广期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15时收盘,铂、钯期货成交额合计422.8亿元。其中,铂期货成交量6.67万手,持仓量0.76万手,成交额292.31亿元。钯期货成交量3.42万手,持仓量0.27万手,成交额130.49亿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表示,铂、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交易,不但有利于铂族金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防控风险、稳定经营、妥善应对市场频繁波动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秩序与环境,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更好地促进价格发现功能发挥“风向标”作用,规范铂、钯产品定价体系,有效提升我国铂族金属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
据时代财经了解,铂、钯均属于铂族金属,是汽车尾气治理、风电及氢能等产业的关键原料,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应用分别约占60%和80%。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及下游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铂、钯价格宽幅震荡,近五年的年度价格波动幅度均超过20%。
图片来源:广州期货交易所
平安期货副总经理简翔在接受采访时亦表示,铂、钯的供应高度集中于南非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受地缘政治、气候、运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供给稳定性长期面临挑战。铂、钯的价格波动剧烈,使得产业链企业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期所推出铂、钯期货及期权产品,恰逢其时。一方面,这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厂商可借助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或利润,规避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期权产品的推出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风险对冲策略,特别是在价格剧烈波动时,具备更强的风险缓释能力。”简翔提到。
对于期货公司对新品种上市的准备工作,以及目前产业企业及市场主体对新品种的热情如何,简翔表示,铂、钯期货受到产业客户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加工及贸易类企业,对通过新品种实现风险对冲表现出兴趣。预计新品种初期参与将以产业龙头为主,随后随着市场认知提升、流动性增强,中小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将逐步扩大。公司也将持续通过培训、策略支持等手段,推动客户更快、更稳地接入铂、钯期货市场。
广发期货相关人士则对时代财经表示,为助力铂、钯期货平稳上市,公司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一是深化品种研究与产业链调研,发布系列产业研究及政策解读报告,做好市场培育;二是精准对接实体需求,举办行业会议,提供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协助企业申报交割品牌与交割库,促进“期现联动”;三是践行“一个广发”理念,联动广发证券各业务板块,为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
“相关产业企业认为铂、钯期货将成为其优化资源配置、稳定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预计随着市场认知深化、流动性提升,将吸引更多产业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广发期货相关人士表示。
五矿期货相关人士也提到,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外盘对冲渠道受限,对参与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有较强意愿。目前,五矿期货已协助多家产业链客户完成开户,为参与首日交易做好准备。
关于铂钯期货在国内上市对现货企业的意义,金川集团期货部总经理杜鹏对时代财经表示,一是可将其作为现货交易的定价参考基准价,从而减少交易双方的价格分歧,提升交易效率;二是为现货企业提供风险对冲工具,有效熨平铂、钯价格波动幅度,帮助企业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原材采购成本或产品销售价格,稳定企业经营;三是通过期货仓单质押和实物交割,可拓宽企业融资和销售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作为达成首单交易的国内铂族金属行业龙头,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亦表示,国内铂、钯期货、期权的成功上市,可以拓宽公司的套期保值渠道,帮助管理价格波动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专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从行业层面来看,铂、钯期货上市后,除吸引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外,还将吸引大量实体企业参与,从而改善铂、钯现货的流动性,改变价格内卷的局势,降低企业购销难度,进而以高流动性为基石,在全球铂、钯市场中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东方价格基准。加之,期货实物交割对商品品质和规格均有着严格标准,将推动行业内企业统一产品质量、提升现货市场交易的标准化水平,有助于减少非标交易,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杜鹏表示。
杜鹏进一步指出,大量中小型现货企业可通过运用期货工具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不但可以有效优化产业格局,使行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还可推动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