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价值竞争新阶段!中国光储产业共商全球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郝铎乾
2025-11-27 16:06:48
来源: 时代财经
随着全球制造体系的不断完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更多国家将光伏纳入能源安全战略,市场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阶段。

大会现场。图片来源:2025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多国共识。光伏和储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支柱,市场需求正从欧美成熟市场快速向印度、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展,海外市场空间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此背景下,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首届海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市场策略研讨会于11月19日举行,各级领导嘉宾、权威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全球优秀合作伙伴等齐聚蓉城,聚焦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共话光储产业新未来。

在研讨会上,围绕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原副司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先生指出,中国光储企业需构建可持续全球竞争力。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构筑技术护城河。二是应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建立本地化产业链。三是需积极布局全球供应链,通过多元化采购,强化风险管控。四是秉持开放合作,打造开放生态,反对脱钩断链。通过中国国际光储产业大会等平台,与全球伙伴共享创新成果。

这一战略转向在实践中已形成共识。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核心推动者,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持续为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质高价优的光伏制造产品及低碳装备产品。同时,海外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技术、标准、本地化服务的综合实力较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并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制定,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价值竞争的落脚点在于对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四川秦阳新能源科技董事长、扒解新能源海外新能源创始人侯瑞斌表示,海外有着广阔的新能源发展空间,不是几倍,而是数十倍。大多数国家的新能源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于中国的十几年前。他们享受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带来的红利,设备先进性红利和价格红利。在这些国家,可以跳过中国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火电高速发展时期,直接跨越火电,进入新能源时代。同时,海外市场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这里有国际资本,也有国内资本。所以对我们国内企业来说,越早出去,才能优先占领更多的市场。

在主题演讲部分,来自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法律咨询等机构的专家,围绕海外光伏与储能市场进行了分析与见解分享,内容涵盖市场发展趋势、投资机会等方面。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以“全球光储市场发展与合作”为核心议题,分享了来自亚洲、大洋洲、非洲、中亚及东欧等多个地区新兴市场的观察与见解,共同探讨了全球光储市场的合作机遇与发展前景。

本次研讨会凝聚了多方智慧,深化了国内外光储产业在政策、技术与市场层面的互信与合作。这不仅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也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注入了新动力。

除了战略层面的洞察,技术突破同样至关重要。在11月18日举行的2025通威高效组件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海外分论坛中,全球太阳能理事会高级顾问Jerry Stokes表示,如今的太阳能已不仅仅是“清洁能源方案”,而是为全球经济带来实质增量的关键力量,2035年,太阳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力来源。随着全球制造体系的不断完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更多国家将光伏纳入能源安全战略,市场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阶段。

“价值驱动”的核心是经济性,而提升经济性的根本路径是降本增效。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营销技术支持部部长助理袁志超,系统性地论述了通威G12规格TNC 2.0 & 3.0产品在全球常规场景下的系统成本优势,并针对部分可能会在单根跟踪支架上采用四串组件系统设计的场景给出了通威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打破了传统设计方式下追求单串组件功率之和的思维定式,创新性地提出了系统设计要考虑全局最优,通过减少每串组件内部的组件数量,从而增加单根支架的组件总数和功率总额,在跟踪支架上获取了更高的系统成本节省,有效地降低了电站业主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据统计,2024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总额达到110GW,如采用通威G12-Tracker解决方案,预计每年可为全球业主节省44亿元电站投资成本。

理论效益的充分释放,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同频共振与深度融合。围绕大型地面电站的系统化建设,各生态伙伴带来了不同环节的实践经验与技术思考。从跟踪支架系统、高效逆变技术,到组件安装与清洗智能运维方案,阳光电源、固德威、中信博等等产业链代表企业围绕以 G12 大尺寸组件为核心的协同生态系统进行技术分享,构建全行业生态链条,助力打通大型地面电站Tracker场景应用的“最后一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了覆盖全球主要能源市场的合作网络,吸引了来自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其中,海外采购商达100余家,涵盖欧美、亚洲、非洲、拉美等主要区域,涉及光伏组件、储能系统、核心材料、装备设备等新能源全产业链环节,促进了全球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协同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香港火灾涉事大厦保额20亿港元,中国太平旗下财险公司承保多个险种,盘中股价跌超8%
2800亿“城市矿产”争夺战爆发!背靠广汽,优湃能源增资至39亿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锂电回收千亿赛道启航:大厂逆市扩规模,资本鏖战“城市矿山”
招商基金新帅定了,招商银行70后副行长王颖再添新职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