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帮扶齐发力 精准施策结硕果 中国平安持续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0月30日,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组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实地回访调研重点帮扶企业,并开展帮扶项目发布、多学科专家义诊等系列活动。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及平安集团内蒙古地区统管党委、平安健康险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中国平安定点帮扶察右中旗、察右后旗(以下简称"两旗")项目发布仪式上,中国平安表示将在党建共建、产业帮扶、金融帮扶、民生帮扶、消费帮扶等五大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拟采购"两旗"特色农产品不低于3000万元;向"两旗"重点帮扶企业新增500万元授信并提供产业提升项目资金50万元;向"两旗"提供务农人员意外伤害保障资金55万元、交通安全设施资金30万元、医疗帮扶资金25万元;并落地中国平安与"两旗"新设的"乡风文明100"党建共建点2个。
金融"活水"精准帮扶,"小燕麦"做成"大产业"
30日上午,胡剑锋一行参观了阴山优麦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了解了马铃薯、燕麦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深加工车间的生产过程。阴山优麦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近年来,阴山优麦专注于燕麦等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通过"订单模式"累计收购燕麦原粮7万吨,为农户创收超2.9亿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中国平安引金融活水浇灌"中国燕麦谷",助力阴山优麦发展燕麦种植产业,以一套"综合金融+产业赋能"组合拳打通企业做大做强的堵点,助力企业发展,将"小燕麦"真正做成了当地"大产业"。经过中国平安多年连续帮扶,阴山优麦从一家年销售额仅有几百万元的小微企业,成长为如今年销售额过4亿元的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燕麦行业的领军企业。
据悉,自2018年承接结对帮扶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任务以来,中国平安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出"保险+贴息贷+订单农业+溯源+协销"模式,为阴山优麦提供"平安振兴保"帮扶解决方案。通过"保证保险+全额贴息"等手段撬动首期免息免担保的产业贷款"燕麦贷",贴息贴保费支持阴山优麦连续3年获得贷款9300万元,支持其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国产燕麦(裸燕麦)加工厂,可年产燕麦香米2万吨、燕麦片2万吨。为进一步支持当地燕麦产业链延展、销售渠道开拓,助力产业振兴,中国平安与阴山优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向阴山优麦提供1500万授信,目前首轮500万元贷款已经成功发放。
中国平安专门设计燕麦专属保险产品,为农户降低种植风险。此外,中国平安与阴山优麦共同制定了激励农户种植燕麦的帮扶方案,提供产业帮扶资金用于企业对种植户统一开展种子发放、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企业与农户签订原粮《保底收购合同》,按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收燕麦,解决农民"卖难"问题。2018年-2024年,阴山优麦累计收购燕麦原粮五万吨,为农户带来两亿元收入,累计带动农户近8000户。中国平安以消费帮扶兜底产品销售,不断帮助帮扶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商品,累计采购阴山优麦燕麦、马铃薯制品超1.3亿元,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多措并举全面帮扶,开创定点帮扶新局面
在与帮扶企业阴山优麦负责人、种植户代表、企业务工代表等一起参加的座谈会上,胡剑锋回顾了七年来中国平安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的情况。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重优势为依托,通过"三村工程"(村业、村医、村教)和"三下乡"(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医疗健康下乡)推动内蒙古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在"两旗"总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
党建共建方面,中国平安累计在"两旗"11个帮扶村建立党建共建点,捐赠党建帮扶资金55.7万元,帮助升级党群服务设施,助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惠及农户1.3万户。截止目前,中国平安已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通辽、包头等10个盟市,35个旗县落地党建共建点,累计投入资金376万元,升级、改造87个农村基层党建数字中心。
产业帮扶方面,2021-2025年,中国平安累计捐赠750万元帮扶资金重点支持燕麦深加工产业等"两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围绕本土人才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共同富裕发展路径等,组织"两旗"合作社带头人、涉农带头人、返乡青年、基层干部"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累计为"两旗"培育535名致富带头人;累计为内蒙古燕麦、红驼、肉牛、藜麦、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帮扶资金1088万元,用于产业设施升级、品牌建设及特色产业链建设。
金融帮扶方面,中国平安累计为阴山优麦撬动贷款9300万,助力当地燕麦产业发展,带动1087户农户,户均增收3380元;向阴山优麦提供1500万授信,进一步支持燕麦产业链延展、销售渠道开拓,助力产业振兴行稳致远;连续7年为察右中旗3797位老人群体为特定群体提供累计超7.62亿元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障;为察右后旗境内从事田间作业、农业生产活动的所有劳动者捐赠"农忙保"保险,覆盖人数超10000人,有效解决农忙人员的后顾之忧。
民生帮扶方面,中国平安在"两旗"开展"红绿灯公益行动",投入30万元援助建成平安示范路段,事故率下降明显;通过"村医工程"智慧医疗综合行动,累计升级当地52所智慧村卫生室,培训212名村医,捐赠450万元"光明行"白内障手术基金,深入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区644个行政村、社区及2800余个自然村,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665例;推出"三村智慧教育帮扶项目",在乌兰察布市升级平安智慧小学47所,捐赠爱心图书10万余册,招募长期支教志愿者11名,投入教学设备、教师培训等资金420万元。
消费帮扶方面,中国平安依托"平安消费帮扶平台"链接广大员工群体及客户资源,累计消费帮扶察右中旗阴山优麦、察右后旗康鑫羊绒等特色产品超1.7亿元,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销售渠道,助力当地数千名农户稳定增收。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在全国范围内有超400个帮扶点,在19个省市的76个村派驻了123名驻村帮扶干部。中国平安通过持续开展"三村工程",在产业支持方面,累计发放帮扶资金(含信贷、发债)1698.96亿元,累计在全国20省的166县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超8万名,购买消费帮扶产品超11亿元;在医疗帮扶方面,累计升级村卫生室1273所,培训村医11843名,开展移动体检及远程诊疗近1000场,覆盖76万人;在教育帮扶方面,升级智慧小学1039所,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近44万小时,覆盖乡村学生超31万人,培训乡村教师约2万人。
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坚持党建引领,将实地回访调研作为协调帮扶力量、提升帮扶成效的重要抓手,对照阶段帮扶成果,不断优化帮扶举措,提升帮扶资源的产出效益,力求实现帮扶价值最大化,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事业,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实践中,持续贡献更多力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