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大全能源上半年营收较高位下滑91%,技术路线更替或更为致命
多晶硅企业减产幅度与现金成本高度相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从300元/千克的高位跌至35元/千克的低位,多晶硅价格跌破不少企业的现金成本,目前行业已进入比拼谁“亏得少”的阶段。
上半年国内四大多晶硅头部企业均陷入亏损,亏损金额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大全能源(688303.SH)作为多晶硅头部企业之一,上半年多晶硅均价跌破其现金成本,其采取主动减产措施,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约60%,量价齐跌下,营收同比下降67.93%,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近期多晶硅价格有所回暖,对于后续有无提升产量的规划,大全能源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目前开工率仍维持稳定水平,后续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今年上半年,包括大全能源在内的国内四大多晶硅头部企业整体销量显著下滑,据数字新能源统计,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科技(03800.HK)、大全能源、新特能源(01799.HK)四家企业合计销售多晶硅36.88万吨,同比下滑37.4%。其中新特能源、大全能源销量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78%、52.49%,而协鑫科技销量则逆势增长3.96%。
除销量下滑外,多晶硅售价也大幅下降。上半年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为31.20元/千克,同比减少33.63%,同时售价也跌破现金成本(37.66元/千克),量价齐跌对业绩造成巨大冲击。
据数字新能源统计,今年上半年四家多晶硅头部企业中,大全能源的多晶硅现金成本最高,达到37.7元/千克;新特能源为30.5~31.5元/千克;通威股份现金成本在29元/千克以内,在棒状硅企业中具有成本优势;而协鑫科技颗粒硅现金成本已降低到26元/千克左右。
大全能源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公司与同行的单位现金成本差距或与统计口径有关,公司的成本计算较为全面,包含在产以及不在产设备维修费用之类的成本。
多晶硅企业减产幅度与现金成本高度相关。以大全能源上半年多晶硅平均售价(31.20元/千克)作为参考,大全能源、新特能源(部分)上半年的现金成本将高于平均售价,同时上述两家企业也是四家多晶硅头部企业中上半年减产幅度最大的。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多晶硅产量为 5.08万吨,同比下降约 60%;新特能源多晶硅产量为3.36万吨,同比下降77%。而以销量数据作为参考,协鑫科技及通威股份的减产幅度较小,协鑫科技甚至实现销量正增长。
由此可见,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业减产幅度与多晶硅价格是否跌破现金成本高度相关,大全能源等现金成本较高的企业或采取主动减产措施以减少亏损。
减产下,上半年大全能源的产能利用率也降至33.31%,同比减少50.1个百分点。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大全能源的总单位生产成本(包含现金成本及折旧、运费等)也显著上升。财报显示,上半年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单位成本达55.07元/千克。
对大全能源来说,与业绩压力相比,更大的威胁或来自技术路线的更替。
在多晶硅生产上,全球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改良西门子法;一种是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下称“颗粒硅技术”)。
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成熟,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2020年,以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硅料产品市场份额达97.2%以上,而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市场份额仅2.8%。
颗粒硅技术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其源头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尽管技术概念提出得早,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由于无法稳定生产高纯度多晶硅,加之同期改良西门子法因其成熟工艺成为主流,颗粒硅技术的发展一度缓慢。
颗粒硅的低成本得益于其流化床反应器(FBR)的工艺特点,该工艺实现了连续化生产,相比传统棒状硅的改良西门子法(批次生产),其流程更短,能耗自然就大幅降低。
此外,颗粒硅碳足迹值也远低于棒状硅,符合“双碳”的方向。无论是2024年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还是2025年9月发布的《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均旨在降低多晶硅项目的能耗,淘汰高耗能产能,多晶硅行业的环保趋势愈发明显。
尽管成本及环保优势明显,但品质一直是限制颗粒硅路线的痛点。大全能源此前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出于质量方面的考量,公司暂不考虑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路线。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颗粒硅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颗粒硅的品质逐渐改善,成本及环保优势开始凸显,目前颗粒硅市占率已经突破20%。
协鑫科技一直是颗粒硅技术路线的拥趸。2021年,协鑫科技实现了颗粒硅的万吨级模块化量产;2023年,该公司宣布停止棒状硅生产,全面转向颗粒硅,展现其对颗粒硅技术路线的信心。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到2023年,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品中关键金属杂质含量极低的产品比例已稳定在高水平,能够满足对纯度要求极高的N型电池片需求。
颗粒硅路线的崛起从协鑫科技的销售情况也可看出。2024年4月,隆基绿能与协鑫科技签订42.5万吨多晶硅料(颗粒硅)的采购大单,金额超百亿元,光伏龙头的大规模采购为颗粒硅的品质做了背书。2025年上半年,协鑫科技成为四大多晶硅企业中唯一销量正增长的企业。
随着颗粒硅路线被验证可行,大全能源对颗粒硅路线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早期的“暂不考虑”到开始跟踪研究。2024年底,大全能源宣布成立内蒙古大全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该研究院将专注于颗粒硅、钙钛矿等先进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大全能源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颗粒硅与改良西门子法两种技术路线优劣势明显,预计未来两种技术会共存,公司目前对颗粒硅主要停留在理论技术储备的阶段,尚无产能方面的规划,也不会作为研发重心。
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成本是多晶硅行业的核心指标,目前多晶硅价格已跌破部分企业的现金成本(改良西门子法),叠加环保趋势,颗粒硅优势将愈发明显, 而部分高成本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产能或将遭淘汰。
量价齐跌下,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营收同比下降67.93%至14.70亿元,较2022年高峰(2022年上半年营收163.40亿元)下滑91%。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亏损幅度为有公开数据以来的新高。
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08亿元,同比收窄(2024年上半年净流出34.65亿元)。大全能源解释称,主要为公司降本增效、单位现金成本持续下降,以及减产后整体运营支出下降所致。
尽管业绩大幅下滑,但大全能源仍维持十分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大全能源的资产负债率为8.04%,无任何有息负债,货币资金、银行承兑票据、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达 120.9 亿元。
近年来多晶硅企业频繁向下游延伸,如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向下游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延伸。尽管坐拥大量现金储备,但大全能源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公司并未考虑向下游延伸,仍将维持多晶硅主营业务。
(全文2737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