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GMV破130亿元业绩却两年连降,凯诘电商拟海外“远征”能否破局?
业务规模的提升并未给凯诘电商带来业绩上的提升,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反而双双出现下滑。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两度冲击A股无果后,深耕电商代运营赛道的凯诘电商(全称“上海凯诘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转道港股能否圆梦资本市场?
2025年5月28日,凯诘电商向联交所递表,拟登陆主板,此次募资将用于业务运营扩展、升级数智化能力以及发展海外业务。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2022—2024年(下称“报告期”),凯诘电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3%。然而,业务规模的提升并未给凯诘电商带来业绩上的提升,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反而双双出现下滑。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电商代运营行业整体正面临上下游的双重挤压,上游品牌方压缩服务费率和下游平台流量成本攀升,都让电商代运营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限制,传统代运营业务的价值逐渐稀释,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6月11日、8月21日,就业绩下滑、业务转型升级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凯诘电商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GMV增长而收入下滑,低毛利产品库存周转加快
招股书显示,凯诘电商是一家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品牌方提供品牌定位、产品开发咨询、零售运营、渠道管理、营销推广等全链路和全渠道服务,涵盖食品与饮料、美妆个护、婴童、潮玩、宠物等行业。
招股书显示,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GMV计,凯诘电商是中国第五大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最大的O2O(线上到线下)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体来看,凯诘电商的业务分为To-C、To-B两种模式。
招股书显示,在To-C模式下,品牌方向凯诘电商提供商品,凯诘电商则主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直接面向消费者卖品牌方的产品,并制定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销量。
To-B模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向电商自营平台销售品牌方的产品,帮助客户解决电商平台销售规则复杂的痛点;二是向分销商销售品牌方的产品,促进产品转售,从而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及市场渗透率。
此外,凯诘电商还向品牌方提供流量获取及品牌营销服务、零售营运服务和品牌价值提升服务等,并就此收取相关服务费。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凯诘电商GMV分别为81.78亿元、100.02亿元、134.59亿元,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凯诘电商同期营收分别为18.29亿元、17.23亿元、16.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50万元、6760万元、6040万元,营收与净利润双双逐年下滑。
为何在凯诘电商身上似乎出现了“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的盈利困境?
从毛利率来看,报告期各期,凯诘电商整体毛利率分别约为24.04%、22.91%、21.79%;净利率分别约为4.73%、3.92%、3.56%。
其中,To-C模式的毛利率分别是26.4%、27.0%、25.8%;To-B模式的毛利率分别是14.5%、11.7%、11.2%;提供服务的毛利率分别是39.6%、38.1%、37.9%,整体均呈现下滑趋势。
毛利率的下滑,或体现了凯诘电商作为乙方“夹缝求生”的无奈。
一方面,越来越多品牌方认识到线上业务的重要性,自建电商运营团队成为趋势,逐渐减少对代运营商的依赖,使得凯诘电商这类代运营企业受到挤压。
例如招股书显示,由于续约条款不利,凯诘电商在报告期内终止与某低利润宠物品牌、某美妆品牌的合作,导致2024年收入出现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进入存量时代,获取新用户难度加大,且用户高度集中于头部电商平台,流量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凯诘电商的平台费分别为8431.2万元、7344.6万元、8179.7万元,占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比例分别为33.6%、32.2%、37.4%,始终超过三成。
此外,凯诘电商还要面对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为了争夺客户提升市场渗透率,部分同行可能采取低价获客策略,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在招股书中,凯诘电商就解释称,2024年毛利率下滑是为了提升毛利率较低的食品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采取了战略决策,通过大量快速销售食品产品,加速存货周转,降低存货风险,导致整体毛利率出现下滑。
代运营模式亟待转型,拟募资开拓海外市场
从电商代运营这一赛道的业务特点来看,电商代运营企业更像是品牌方在电商平台的“职业经理人”与“流量中介”。
品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合作效果不佳、战略重心调整等,选择终止合作、投向MCN机构的带货达人或自建电商运营团队等。与此同时,为缩减营销成本,即使有续约意向,品牌方也可能向代运营企业提出压价要求。
可比同行丽人丽妆(605136.SH)2024年年报显示,因与合作美妆品牌“雪花秀”、“后”终止合作,同时与雅漾等品牌的合作模式发生转变,对于其整体的营业收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024年丽人丽妆营收同比下滑37.44%、归母净亏损2440万元,这也是其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近年来,电商代运营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主要电商代运营企业业绩分化趋势明显。
从2024年营收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国内已经上市的6家电商代运营商中,宝尊电商(09991.HK)以94.22亿元总营收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7%;若羽臣(003010.SZ)和青木科技(301110.SZ)的营收分别为17.66亿元和11.5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29.26%、19.2%。
而同期,丽人丽妆、凯淳股份(301001.SZ)及壹网壹创(300792.SZ)三家公司的营收则分别同比下跌37.44%、33.91%、4.02%。
从2024年盈利表现来看,宝尊电商、丽人丽妆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85亿元、0.24亿元。其他四家公司虽都实现盈利,但仅有若羽臣和青木科技两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
代运营商或是品牌方在电商发展初期的“过渡性选择”,随着品牌客户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代运营的价值将逐渐弱化,整个电商代运营行业正面临“存在价值”的考问。
随着传统服务费模式利润率持续下滑,不少电商代运营企业开始转型升级,收购品牌业务或推出自有品牌。
其中,宝尊电商完成对“GAP”“HUNTER”品牌中国业务的收购;丽人丽妆也推出自营品牌“玉容初”“美壹堂”等,涵盖高端中式护肤与大众功效市场;若羽臣也在高端精致家清领域推出“绽家”和保健品牌“斐萃”。
从上述可比同行公司的业务转型来看,构建品牌资产旨在降低对代运营业务的依赖、提升毛利率。
目前,凯诘电商仍以传统的代运营业务为核心,从本次募资计划来看,其未来计划的重心放在了业务运营的扩展及创新、升级数智化能力及技术能力、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尚未有收购品牌业务或建立自有品牌的计划。
(全文2449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