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否认卖“0公里二手车”背后:上半年销量超9万辆,回归吉利后独立性几何?
极氪品牌是吉利控股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利刃。
2024年5月,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继“蔚小理”之后又一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但仅仅过了1年,今年5月7日,吉利控股集团就宣布将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并私有化后者,回归“一个吉利”。
极氪生产线 图片来源:极氪
回归“一个吉利”的背景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吉利控股旗下原有吉利汽车、几何、领克、极氪、银河等多个品牌,内部协同成本高且资源内耗,官方称之为“小而散、散而乱”。因此自去年9月开始,吉利控股旗下多个品牌开始整合。
极氪方面,今年2月极氪收购领克股权,合并为一家公司——极氪科技集团。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极氪在部分直营门店中销售已投保过户的“零公里二手车”。对此极氪称,相关产品为投交强险的展车,并未上牌登记。“这种新能源展车折扣销售模式,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展车”与“零公里二手车”有本质区别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今年5月以来,极氪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部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
“零公里二手车”是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产物:部分车企或经销商将新车注册登记变为“二手车”,一方面可以增加车型销量数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变相降价提高销量。“主要是为了销量数据好看,展现品牌竞争力,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一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这种做法并非新鲜事。
通常在每年6月末或者年底,部分车企和经销商会采取这一手段粉饰销量数据,来完成年初摊派的任务和目标。“尤其是在12月,不少经销商会把新车登记在员工等人名下,做成数据上报给主机厂,来拿到厂家的达标奖励。”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7月20日,极氪方面否认了媒体关于“零公里二手车”的说法,称“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极氪也补充说,展车通常存在3-5个月的库龄,因此会根据商品车的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折扣明示销售。
极氪不再追求完全直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对新势力品牌而言,库存超过2个月就会面临不小压力。“一般1个月(的库存周期)就很高了。”
极氪“展车”的库龄达到3-5个月。对于以销定产(根据订单量确定产量的模式)的新势力品牌模式而言,这一周期具有一定的库存压力。
2024年6月,极氪品牌销量达到20106辆,在新势力品牌中处于中上游;但在今年6月,极氪品牌销量降至15254辆。在多家新能源品牌月销超过3万辆的情况下,极氪比去年同期少卖了4852辆。
与此同时,极氪品牌的车型增加至6款,分别是极氪001、极氪009、极氪007、极氪MIX、极氪X和极氪7X。其中,曾经的热销车型极氪001也从单月近万辆跌至今年6月的2437辆。
极氪科技大厦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时代周报记者从极氪方面了解到,今年二季度,在渠道上采用直营模式的极氪开始引入了合伙人(代理制)模式,即: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原直营门店原则上仍直营;空白市场和四线及以下市场引入合伙人模式。合伙人模式并非传统经销商模式,原则上不承担库存,主要负责建店、销售等工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或不承担库存压力,但引入代理制的合伙人模式有利于降低极氪的下沉成本,填补极氪在下沉市场的渠道布局空白。
对于未来是否会引入经销商模式来降低库存压力,尚不可知。
至此,原采用直营模式的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均转为混合销售模式。
回归吉利,机遇与挑战并存
极氪品牌是吉利控股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利刃。在汽车市场不进则退的当下,这把利刃逐渐显得迟钝。在2024年年底,吉利控股开始收回这把利刃。
极氪回归吉利体系分为两步走:先是今年2月14日,极氪完成对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两个汽车品牌开始在新成立的极氪科技集团下运营。
后在7月15日,吉利控股旗下两大主要汽车上市公司——港股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0175.HK)与美股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完全回归吉利体系。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分析人士看来,极氪回归吉利体系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极氪自身发展角度,二是集团融合角度。
“极氪面临着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压力。”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对记者表示:“回归吉利体系后,极氪有望获得更多内部支持、优化成本控制,不过独立性也会降低,所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集团层面,纪雪洪认为吉利控股能够更加理顺旗下各品牌定位、加强协同、减少内耗,集中力量办大事。“极氪回归对于吉利方面来说是重大战略和转折点。吉利方面后续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极氪的品牌资源,同时保持这一品牌的调性。”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5月的合并说明会上称:进一步提高整合效率,解决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把公司资源深度整合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面对激烈竞争,市场不给容错空间,吉利要快速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以及原有中国星燃油车系列。极氪科技事业群拥有极氪、领克两个品牌,极氪定位豪华、极致、科技;领克定位潮流、运动、个性。吉利银河事业群主要定位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国星燃油车系列将会聚焦节能化的燃油车、智能化的燃油车等产品。
“这4个品牌将会非常清晰地有着自己的定位,将会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
对于极氪而言,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在今年推出5款全新车型。其中,领克将推出2款全新车型,全年销量目标为39万辆;极氪将推出3款全新车型,全年销量目标为32万辆。
今年前6个月,极氪科技集团共销售24.5万辆汽车,为全年目标的34.5%。极氪品牌前6个月销售90740辆汽车,为全年目标的28.4%。
不过吉利方面对销量目标的达成极为乐观。“我们非常有信心完成或是超额完成今年的年度目标。”桂生悦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