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康药业创新药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AI研发赋能技术出海布局全球
公司累计获专利317项,21款在研创新药密集推进。
在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的中国医药创新浪潮中,悦康药业集团(股票代码:688658)以“硬科技+全球化”为核心战略,凭借核酸药物、AI研发、中药创新三大利器,正加速从本土领军企业向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标杆跃迁。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4.22亿元,占营收11.16%,累计获专利317项,21款在研创新药密集推进,展现出中国药企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硬实力。
技术筑基:十一大平台构筑全链条创新生态,创新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
悦康药业当前已组建500余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构建了覆盖临床前研究至商业化的全链条研发体系,自主研发了核酸药物靶点发现平台、全流程AI药物研发平台等十一大核心技术平台,并在GalNAc递送、肝外靶向等底层技术上取得专利突破,以底层技术突破为矛,打造了覆盖药物研发全周期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核酸药物领域,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全球突围。2025年1月,悦康药业自主研发的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mRNA疫苗YKYY025注射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试验批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反义核酸药物注射用CT102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超长效降脂小核酸药物YKYY015注射液,同步获中美临床试验批准,有望实现“一年两针”长效降脂,技术稀缺性显著;自主知识产权阳离子脂质辅料(YK-009)完成FDA备案,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得悦康药业成为全球少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药企之一。多肽药物方面,公司广谱抗冠多肽YKYY017雾化吸入剂即将启动国内III期临床,为冠状病毒治疗提供新选择。
AI研发颠覆传统,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进程。悦康药业开发了先进的深度学习AI模型AVP-GPT。该模型可实现单日生成一万种全新多肽药物分子,与 LSTM、SVM 等前沿模型相比,AVP-GPT 设计筛选出的多肽活性成功率为76%,远高于人工专家36%的成功率。2024年,悦康药业提交14项AI药物算法发明专利,并成功授权10项,并在国际知名期刊《Viruses》发表2篇AI药物算法SCI论文,均属于国际首创。目前,悦康药业首款完全基于AI研发的多肽药物YKYY018(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已进入临床前研究。
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研发创新确保质量与疗效。悦康药业3款国家1类中药创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络健脑片(原“复方银杏叶片”)、紫花温肺止嗽颗粒均已获得CDE受理NDA申请,目前处于NDA审评阶段。三大重磅产品针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展现了中药“多靶点协同治疗”的优势。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表示,公司始终秉持“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的核心理念,聚焦重大疾病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这一理念贯穿于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了药品的高质量和高疗效。
全球化布局:从技术出海到生态输出打造全产业链国际化企业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国际化成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合作金额达630亿美元,在ADC、细胞治疗等领域的技术平台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悦康药业自主研发的YK-009阳离子脂质辅料获美、日、以色列等多国专利授权,LNP递送技术全球领先;包括降脂小核酸药物YKYY015、RSV(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YKYY025和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mRNA疫苗YKYY026注射液等多款创新药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通过欧盟GMP认证,广州药厂通过日本JGMP认证,原料制剂一体化降低集采成本,打通了技术出海、产品出海及产能出海等多条路径。
悦康药业董事、药物研究院院长宋更申指出:“FDA的高标准审评将提升国际认可度,而NMPA的数据互认政策可减少重复试验,加速全球上市。悦康的目标是打造创新引领的医药全产业链国际化企业,未来将通过License—out等模式加速海外商业化合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