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辛锋:加快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发展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加快推动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发展走深走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我国1983年在“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上首次提出的核能发展总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面对国际上核大国对该领域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新一代核技术对资源、技术等方面要求的跨越式提升,我国核领域科技创新的紧迫感愈发凸显。
时代周报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辛锋准备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聚焦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研发。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快堆的全称为快中子反应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主力堆型。根据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六种四代先进堆型分别为钠冷快堆、超高温气冷堆、铅冷快堆、熔盐堆、超临界水冷堆和气冷快堆,其中三种均为快堆。
快堆可将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并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可解决铀矿资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废料难以处理等问题。中国是全球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辛锋表示,积极发展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是落实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
“一体化快堆同时具备发电、增殖、嬗变三个功能,是发展快堆的现实选择和较优路线,可突破核能发展天花板。”辛锋介绍,在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指导下,我国快堆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科研技术体系,为一体化快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一体化快堆闭式循环系统,可以实现铀资源循环利用,理论上可使我国铀资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资源可利用时间从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支撑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及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辛锋建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加快推动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发展走深走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另一份提案中,辛锋建议推动核领域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利用。
大型核科研设施是推动核科技进步、催生源头创新的必要条件,推进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建设和综合利用,是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辛锋表示,我国核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了一批大型科研设施,如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北京串列加速器等,运行良好,取得丰硕成果。
但随着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变化,对现有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的性能和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现有大型核科研设施数量和性能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辛锋建议,制定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有偿开放共享制度,提高大型核科研设施综合利用效能;同时建立国家专项经费,确保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