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人:中国纪录片在日本一票难求、玩转短视频成美食博主

郭美婷
2023-12-05 15:56:35
来源: 时代周报
“真实本身就很有魅力。”

“我两次走遍了6300公里(从长江源头到上海),这样的日本人,估计全世界只有我一个。”在近日举办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中的一场短视频相关活动上,日本导演竹内亮自我调侃道。

12月1日至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期间,会议举办“读懂中国·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表彰典礼。据了解,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本届共征集作品数量达1568部,最终确定推优作品59部,入围作品40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更需要我们不断增进与世界的思想沟通交流合作。‘读懂中国’是理解与认同中国的基础,只有先读懂中国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出版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表示,通过短视频这一时下最为大众所喜爱的传播方式,聆听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感受中国力量,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国创会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斯明诚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如今,全世界都习惯通过短视频去获取信息,以短视频为出发点,能够改变我国对外“讲故事”的模式,从而改变中国对外传播的格局。“希望更多优秀的新媒体创作者用短视频抓住世界的注意力,让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可以拥有快速了解另一个国家的视角和渠道。”

借“读懂中国”大会的契机,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职业的视频创作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视角和风格,用镜头展示出多面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是相互了解”

1974年出生的日本导演竹内亮,在南京生活了10年。

多年来,他钟情于中国的人文和美景。从2010年的《长江天地大纪行》,到移居中国后拍摄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走近大凉山》等一系列纪录片,竹内亮在中国和日本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2020年,他又再一次站在长江江边,拍摄纪录片电影《再会长江》。

“长江吸引我的首先是风景,我特别喜欢拍有水的地方,尤其是如此壮观的水景;其次,我可以通过一条河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从青藏高原、云南少数民族,到重庆、湖南、湖北、江西、上海等,多地文化各具魅力。”竹内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对于个人而言,这十年光阴也让竹内亮对中国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称自己10年前拍摄长江时“和游客差不多”,需要通过翻译与当地人交流,难以获取到深度的内容。尽管最终出片后大受好评,但竹内亮一直对影片不甚满意。

“我想弥补这个遗憾。”他表示,如今重拍长江,是存着超过10年前作品的心态,但仍未达到最满意,“长江的魅力之处太多了,有可能的话,我还想继续拍。”

《再会长江》海报,图源:竹内亮社交平台

今年,《再会长江》在东京电影院做了点映,一共有16场。东京电影院的老板告诉竹内亮:“上座率20%可以说成功了。”

但最终,《再会长江》上座率拿下了70%,几乎坐满,后面几场也都一票难求。该电影最终在日本全国电影院上映。

关于中国的故事能在日本受到如此青睐,竹内亮既意外也高兴。“当一部纪录片在中国和日本两国都受到欢迎时,我的成就感是很高的。”

他将原因归结为运气、华人和粉丝捧场,以及受部分喜欢中国的日本群体青睐。同时,还有一点点小技巧。

由于日本人喜欢《三国演义》,竹内亮特地在影片中加入赤壁、白帝城等元素。“归根结底,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还是互相了解,我们希望中国故事传遍全世界,但是,我们也同时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日本人想看什么,美国人想看什么,非洲人想看中国的哪个点,每一个国家的人对中国的感兴趣的点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了解他们想看的点在哪儿。”

而在纪录片之外,竹内亮还在持续拍摄其他关于中国的短片。每周四,他在自媒体上持续更新在中国的外国人及在日本的华人等系列短片。不久前,他还和媒体合作制作了《我在广东》系列微纪录片。

“在拍摄中国的过程中,我不是刻意引导美好,只是记录真实。为了夸而夸,很难打动观众,真实本身就很有魅力。”竹内亮表示。

“20年间,我们对中国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宗德做短视频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意大利。

这名90后的意大利小伙已经有20年的中文学习史了,在采访中,他操着标准的普通话。“我在中文上有优势,希望利用中文给中国人介绍意大利的文化、美食、景点和语言。”于是,在两年前,宗德开始在小红书和抖音上做短视频。今年初,他又开始经营B站账号。

宗德,图源:受访者供图

尽管从小学习中文,但宗德第一次到访中国是在2010年左右,他刚好18岁。后来,宗德从事外贸行业,帮助意大利商品出口中国。为此,他频繁地到中国出差,时间最长的一次曾在中国住了一年半。除了热门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他还去过开封、洛阳等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城市。他将自己在中国的这些经历和看到的美景、吃到的美食一一记录在自己的短视频中。

通过宗德的视频,中国观众既可以了解到意大利的文化,又能看到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两种文化交融碰撞。

“比如,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对于自己的美食是非常骄傲的,我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就是中国菜和意大利菜。所以,当我去拍摄中国很多‘奇怪’的披萨时,比如菠萝披萨、榴莲披萨、臭豆腐披萨,我的心都要碎了。当然,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宗德也给这些在中国拍的视频加上英文字幕,发到TikTok或者其他视频平台上,让外国人看看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

这些年,宗德见证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前,如果你跟任何欧洲人说‘made in China’,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低质量的产品。但是在今天,谈起‘made in China’联想到的是高楼大厦,是比亚迪、大疆等高科技公司,还有富有的企业家们。我们现在对中国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宗德说。

他表示,未来如果有好的机会,也许会考虑留在中国发展。“其实中国还挺大的,有好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

“成为了解中国的窗口”

“大家好,TC来了!今天开盲盒,司机推荐什么我吃什么,let’s go……”视频中,TC身着笔挺西装,向观众介绍中国美食。

TC,图源:截图自TC社交平台

TC来自约旦,高鼻深目,胡须短而整齐,典型的中东长相。一开口,却是流利的、略带口音的中文,语速偏快。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TC的含义是Top Chef(顶级大厨),他的职业是餐厅和酒吧顾问。

9年前,TC来到中国深圳寻求商机。“深圳是一个由外来人口组成的城市,它很包容。”初到深圳时,他除了“你好”“谢谢”两句话,不会讲其他中文。他通过网络翻译自学中文,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异国的大城市。

2017年,TC开始接触短视频。最初,他做短视频是为了发布自己的说唱作品——这是他的业余爱好,并积攒了上百万的粉丝。今年以来,他开始用另一个账号拍摄各地的餐厅、酒吧等。他常常在粉丝的推荐下到餐馆试吃不同类型的中国菜,了解菜品背后的故事。

他的视频也成为了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如果外国人来深圳不懂得怎么吃、怎么喝,不了解中国文化,可以看我的短视频,我会教他们喝茶吃饭的礼仪。”TC表示,当他把在中国拍摄到的视频同步上传至国外的视频平台后,得到了外国好友的一致好评。他希望展现中国真正的饮食文化,这和国外的中餐风格完全不同。

TC提到,部分外国人此前对中国有一些误解,例如担心会被当地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但实际情况与此恰恰相反,TC碰到了很多对他友好的中国人。“有时候,我在酒吧,有中国人会过来跟我打招呼,邀请我喝一杯,没有特别的意思,不是为了加我微信,也没有其他意图,只是为了告诉我——‘欢迎来中国’。”

偶尔,还会有路人认出TC,并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一次一位小朋友认出了他,并表示自己很喜欢他的视频,还有一回,他在出租车上被司机一眼认出……这些都是他做短视频的快乐和动力。

“当你来到中国之后,你才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文化。”TC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贵州茅台6年4次换帅,“技术派”回归,张德芹的挑战是什么?
全国首份货车司机全网集体合同正式签订
卫龙首次冠名漯河龙舟公开赛 赋能河南文旅事业兴荣发展
领跑高端咖啡赛道,星巴克中国Q2利润率环比增长,上线27款新品“卷”研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