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观察第19期 | 19只新股业绩大变脸,中信建投等10家券商卷入其中
来源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 孙一鸣
编辑 | 李乾韬
市场表现
3月,沪深300指数下跌7.84%,券商(申万二级)指数下跌6.35%,跑赢沪深300指数1.4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3月,月度涨幅前三的券商分别为中银证券(14.33%)、红塔证券(6.03%)、华林证券(4.39%),月度跌幅前三的券商分别为长城证券(-11.11%)、东方证券(-10.44%)、中信证券(-10.42%)。
从估值看,截至3月31日,证券行业的市净率为1.43倍,较2月末下降7.14%;市盈率(TTM)为16.04倍,较2月末下降11.72%。
行业和企业要闻
【3月份证券公司“白名单”出炉,27家上榜较上期减少3家】
3月18日晚间,根据“白名单”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证券公司合规风控及业务风险情况,证监会发布2022年3月份证券公司“白名单”,共有27家券商“入围”。经梳理,与上一期(2021年12月份)名单相比,少了3家,分别为华宝证券、西部证券、浙商证券。
自2021年5月28日,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中共有29家券商,此后的“白名单”虽有调整,但仅今年3月份证券公司“白名单”出现一次性减少3家的情况。(证券日报)
【央行等四部委及浙江省政府:鼓励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
3月18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四部委及浙江省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鼓励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起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服务挂牌企业投融资,最高出资比例可达50%。按规定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探索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服务,稳步发展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支持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深化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期现合作,共建保税商品数据中心,推动双方仓单业务合作,完善长三角油气交易市场体系。(第一财经)
【证券公司315:收到177起投诉,涉及广发、中信等31家券商】
3月15日,根据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后台统计数据,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到有效投诉177起,涉及31家证券公司,主要为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证券、财通证券、新时代证券、华西证券等。投诉问题主要涉及收费问题、账号问题、客户服务问题以及信息泄露疑问。还有部分投资者对券商霸王条款、虚假/误导宣传、兑换奖励不到账等问题不满。(新浪财经)
【年内近3000亿交易所债券项目终止】
3月4日消息,今年仅两月余,沪深交易所已有近3000亿元、125单债券项目(含小公募、私募债以及ABS)遭终止审查,而这其中有过半项目终止于2月。
从这些终止项目的承销商来看,所涉名单较为分散,共有65家主承销商在列。五矿证券、中信建投、开源证券、国泰君安、国金证券、东兴证券等,在年内有5单以上债券项目被终止;这当中,五矿证券被终止项目最多,共9单。而终止金额最大的项目则归属华融证券的一单ABS。
分债券品种看,被终止项目中ABS占比最大。截至3月3日,共有38单ABS遭遇终止,合计金额超1700亿元,规模占比接近六成。其中有24单ABS终止于2月,对应金额接近880亿元,而2021年则有50单ABS遭终止。(财联社)
【山西证券:子公司被罚1132万元,祸起乐视网保荐业务】
3月20日,山西证券公告,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及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杨丽君、王鑫于3月18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据公告,中德证券在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保荐业务中存在:(1)未完整获取和编制前十大客户销售情况;(2)未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证监会拟决定:对中德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566.04万元,并处以1132.08万元罚款;对杨丽君、王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
【中天国富被证监会罚后:又“吃”深交所罚单,因保荐项目招股书信息披露存严重错误】
3月15日,深交所发布了对中天国富的警示函处罚以及2名保荐代表人的通报批评。深交所称,中天国富在担任鑫甬生物项目在创业板上市的保荐人,但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存在遗漏,同时还存在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错误以及多处披露不准确、前后不一致等情形,比如关于境外销售主要客户的相关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错误。此外,深交所还对鑫甬生物及3名签字会计师也均进行了相应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2月18日,证监会曾因鑫甬生物项目对中天国富进行了警示函处罚。
【安信证券首席投顾陈南鹏因出具风水研报被采取监管措施】
3月11日消息,深圳证监局称,陈南鹏制作并在公司微信群发布的《仁者无敌-2022中国股市预测》被转发并对外传播,相关预测对行业、市场的评论意见不审慎,将股票根据五行属性分类进行分析,投资建议不具有合理依据。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20〕20号)第四条、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三十三条,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发表的意见不真实、不准确,凯德科技主办券商中山证券“吃”罚单】
3月2日,全国股转公司披露了对中山证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决定。全国股转公司称,中山证券作为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推荐挂牌主办券商,在公开披露的文件中,发表的意见不真实、不准确,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形。
同时,中山证券推荐凯德科技挂牌项目小组负责人何黎辉、项目小组法律事项调查人员何庆桥未能勤勉尽责,对中山证券的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因此,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及情节,全国股转公司决定对对中山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对何黎辉、何庆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行业数据
1.整体概况:3月承销总规模同比下滑16.94%
Wind数据显示,3月,按发行日统计,94家主承销商的承销金额合计1.0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94%。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分别以1599.19亿元、1082.07亿元和803.4亿元位居前三。
去年3月,96家主承销商的承销金额合计1.25万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分别以1847.84亿元、1469.64亿元和1014.2亿元位居前三。
对比可见,今年3月,券商承销规模下滑明显。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均减少约300亿元规模,但仍占据前二位置。华泰证券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位,排名第5,但承销规模同比下降65.86亿元。招商证券的承销规模则同比增加5.77亿元,排名从第10升至第8。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联合、光大证券排名与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今年1-3月,99家主承销商承销金额合计2.77万亿元,承销金额均值为280.08亿元。其中,承销金额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4344.44亿元)、中信建投(3492.38亿元)、中金公司(2222.69亿元)、国泰君安(1876.9亿元)和华泰证券(1379.61亿元)。
去年1-3月,102家主承销商承销金额合计2.57万亿元,承销金额均值为252.1亿元。其中,承销金额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3382.08亿元)、中信建投(2670.56亿元)、国泰君安(2050.27亿元)、中金公司(1753.29亿元)和海通证券(1227.17亿元)。
整体而言,今年前3月,券商承销总规模同比增加7.78%,企业融资需求保持高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前四座次保持不变,华泰证券取代海通证券跻身前五。
2.IPO承销:3月募资超600亿元
Wind显示,按发行日统计,3月有21家企业成功IPO,募资合计613.93亿元。截至3月末,今年合计66家企业成功IPO。
从主承销商保荐企业的募资总额看,今年3月,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中信证券位居前五,保荐企业的募资总额分别为92.5亿元、80.4亿元、66.91亿元、66.12亿元、59.98亿元。
去年同期,华泰联合、国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分别以46.14亿元、38.3亿元、28.36亿元、22.37亿元、20.6亿元的募资总额位居前五。
从保荐企业数量看,今年3月,国泰君安以9家数量遥遥领先,位居榜首。中信证券以5家屈居次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均以4家紧随其后。
去年3月,华泰联合、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均以保荐5家企业数量并列第一,长江证券、安信证券、中信建投则各以4家并列第二,民生证券以3家排名第三。
3.增发承销:增发募资总额同比腰斩
Wind显示,按发行日统计,今年3月,合计15家主承销商协助26家企业完成增发事项;总募资金额达363.16亿元,同比下降51.92%。
其中,安信证券、华泰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分别以120.97亿元、55.08亿元、27.02亿元、22亿元、20.4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居前五。
去年3月,合计22家主承销商协助49家企业完成增发事项,总募资金额为755.28亿元。其中,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分别以248.62亿元、200.77亿元、59.06亿元、41.5亿元、38.11亿元的承销规模位居前五。
从增发的企业数量看,今年3月,华泰联合、国泰君安、中泰证券以3家并列第一。安信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平安证券紧随其后,保荐企业数量均为2家。
去年同期,中信证券、华泰联合各以6家并列第一,中金公司以5家次之。申万宏源以3家数量位居第三。
对比可见,今年3月,无论是增发项目数量还是增发金额,企业增发募资的动作较去年同期均大幅降温。
4.债券承销:中信证券大幅领先,承销规模超1200亿元
3月,按发行日统计,从承销的债券募资总额(债券统计品种包含可转债、可交换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债、国际机构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下同)看,排名前五的主承销商分别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承销债券的募资总额分别为1225.33亿元、759.97亿元、572.77亿元、552.46亿元、442.67亿元。
去年3月,从债券募资总额看,排名前五的主承销商分别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金公司、海通证券,承销债券的募资总额分别为1309.94亿元、1047.64亿元、719.56亿元、537.81亿元、435.17亿元。
对比可见,在债券承销方面,今年3月债券市场融资需求较去年有所降温,第一阵营的龙头企业承销规模均有所下滑。
券商3月研报精选
华宝证券:本次券商股的下跌与年初赛道股调整、新发基金遇冷及存量公募基金赎回有关,市场对于券商财富管理的负面情绪导致了本轮券商板块的下挫。但从长期看,居民存款搬家趋势不改,券商财富管理空间广阔,此外证券行业2021年业绩在高基数效应下维持高速增长趋势,基本面无需担忧,板块短期的波动不改长期发展趋势,本轮下跌或许为券商板块带来布局机会。
银河证券: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提速,利好投行优势显著的龙头券商以及创投机构。居民权益资产配置需求增加、资本市场机构化、直接融资比重提升环境下,券商大财富管理以及机构业务是发展主线,大财富管理以及机构业务优势券商更易获得估值溢价。
中银证券:近期券商回落主要受海外紧缩预期和国际形势不稳、A股市场和公募基金市场降温的影响。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引起市场情绪化波动,持续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长期利好券商。近期利好政策步履不停,券商仍然面临广阔发展空间,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低估值下更加坚定看多券商未来走势,若海外局势缓和、市场估值修复重新带动交投活跃,将有望助力板块估值修复。
每月市场观察:新股频现业绩变脸,保荐人难逃其责
企业上市是一场实控人和资本机构的财富盛宴,不少IPO企业“粉饰报表”的冲动极大,甚至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运用各种手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构造,甚至大玩财务造假以包装上市。而登陆资本市场后,在合规压力之下公司真实的业绩逐渐原形毕露。
随着A股年报季拉开帷幕,不少新股业绩爆雷。
据时代商学院统计,截至4月13日,2021年和2022年上市的619家企业中,已有211家企业披露了2021年年报,其中51家亏损,占比高达24.17%。
而在这211只披露年报的新股中,有19只新股业绩大变脸,占比约为10%。其中,5家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30%,17家企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0%,7家企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40%。此外,有3家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超30%,分别为金迪克(688670.SH)、义翘神州(301047.SZ)、灿勤科技(688182.SH)。
以中信建投保荐的灿勤科技为例,该公司于2021年11月16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年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下滑67.99%;实现归母净利润8750万元,同比下滑67.15%。
需注意的是,灿勤科技上市前业绩增长惊人,2018年和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18%、419.29%,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2.95%、856.24%,被包装成一家极具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招股书还表示公司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0年(第3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第21名、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首届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公司配套研制的大功率全介质填充双工器在国内属于首创,“代表了该频段航天产品的最高技术水平”。
然而2021年上市首年其业绩就原形毕露,营业收入从2019年14.08亿元断崖式降至2021年的3.34亿元,而其上市时间至今不足5个月,可谓爆了个大雷。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15日,上海金融法院受理投资者起诉科创板上市公司紫晶存储(688086.SH)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该案系首例涉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紫晶存储的首发上市由中信建投保荐承销。
此前,2022年2月,紫晶存储已遭证监会立案调查。4月9日,紫晶存储披露公告称,该公司及5位有关责任人被上交所处以纪律处分,时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李小伟被予以监管警示,2位中信建投涉事的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被予以通报批评,原因在于该公司多次违规对外提供大额担保,且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
在这19只业绩变脸的新股中,7只来自科创板,10只来自创业板,上证主板和北交所各有1只;16只于2021年上市,3只于2022年上市,其中上市不足1年的新股高达14只。
从保荐机构看,合计10家券商保荐上述19只业绩变脸的新股。其中,中信证券保荐7家,中信建投、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均保荐2家,中金公司、中航证券、民生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东莞证券各保荐1家。
随着注册制的实施,保荐机构在IPO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审核上承担起主要的责任。而新股业绩变脸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保荐机构对财务数据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过场”的情况。
3月28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了三份罚单,涉及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银证券的6名保荐代表人,其中国泰君安两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3个月措施;海通证券与中银证券各有两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措施。
从事由来看,这6名保代均因保荐的可转债或IPO项目业绩变脸而被追责。其中,国泰君安两名保代保荐的可转债项目公开发行证券航新科技(300424.SZ)上市当年即亏损;另外4名保代保荐的项目则是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分别为中银证券2020年保荐的IPO项目宝明科技(002992.SZ)和海通证券2020年保荐的可转债项目深圳新星(603978.SH)。
时代商学院认为,注册制实施后,A股大幅扩容,但不少企业鱼目混珠包装上市,上市后业绩急剧变脸,背后折射出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低下,保荐机构难逃其责。保荐机构如果玩忽职守,甚至成为IPO公司弄虚作假的帮凶,那么新股的质量就难有保证。因此,守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从严压实保荐机构的“看门人”责任是极其有必要的。
(字数6935字)
参考资料
《证券行业月报:规模营收高速增长,财富管理成长性可期》.华宝证券
《证券行业:全面注册制提速,利好投行优势显著的龙头券商》.中国银河
《证券行业周点评:退市制度再优化,估值低位坚定看多券商》.中银证券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