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被清华树洞里的微光照亮了

2021-11-26 10:23:02
来源: 踏浪青年

先做个小调查:

大伙上大学时,每个月生活费是多少?

我上大学时,最开始每个月1500块,

后来考研时为了租房,爸妈又给涨了500。

但还是感觉钱不太够用,一到月底就要吃土,

总觉得也没买啥,钱咋就没了?

如果把每个月的生活费缩减到400块,要怎么过?

那我再给大家看一份账单。

这份看得让人心酸的账单,出自一名清华学生之手。

01
2014年8月,一列编号T35的白皮火车从合肥准时发车,

就是这班列车,今天还在运营。
从傍晚到第二清晨,将近12个小时,
火车上的环境注定不会很好,
聊天、嗑瓜子、手机外放的嘈杂,
汗酸味和脚臭味充斥。
车厢尽头,有个坐在小马扎上的18岁少年,
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他,就是上面那个账单的主人公。 那一年,
他以高考全省前十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和绝大多数新生对大学充满憧憬的心情不同,
那时他心里非常忐忑。
父辈含辛茹苦供他读了十二年书,
家里的积蓄早就被掏空,他又焦虑又迷茫。
但转念一想:
如果不读书,没有高考,
穷人家的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出人头地呢?
所以他发狠,
城里孩子能考上最好的大学,我也能!
别人能发光发热,我也可以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那到底是中国最高学府,同学们卧虎藏龙,
说没有羡慕,是不可能的。
这关乎物质,
更关乎物质之外的,方方面面的压迫感。

同班同学热了渴了,随意就能买的西瓜冷饮,他只有咽口水的份。
同学们一进学校,就有的手机和电脑,他直到大三那年才买上。
同学穿着合身的礼服参加新生舞会,他没钱置办西服,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别人衣着光鲜地翩翩起舞。
大学对他来说,养活自己就意味着一切。
这也就有了开头那份菜谱。
每一块钱都很宝贵,都要掰成两半花。 食堂肉贵,米饭便宜,
那每顿塞个4两饭,也就饱了。
在那之后,清华园的同学,有时能看到一个男生拿米饭,一脸满足地,把盘子里的酸甜酱汁全部沾干净吃掉。
那是他难得吃上一次的糖醋肉。
食堂人来人往,他有时能感受到别人在看他,
但他对自己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虽然那些目光,对这个18岁的少年来说,
多少还是有些刺眼。
他觉得难受,自己与这里太格格不入。

02
当你身怀梦想,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这个每天吃着8毛钱豆浆油条的少年,咬牙坚持了三年。
日子再紧巴巴,他相信有一天也会到头。
每天锻炼,清汤寡水照样练出一身腱子肉。
先是成功找到兼职,终于有了自己第一笔积蓄。
在外面做家教,教的那个小女孩,中考数学拿了98分。
在图书馆不知白天黑夜地看书,他成功保研了!
2019年,他硕士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他再也不用为了一口浓油赤酱的酸甜肉馋得口水直流,
再也不会盯着食堂阿姨手抖落下的那一块排骨,
再也不用挤白皮火车,在小马扎上头昏脑涨到天明。 所有人听了,都说这是个励志的故事。
说他有勇气、很坚韧,说他独立、有梦想,
但没有人知道他过得多苦。
没人知道他看着卖汽水的窗口排队的人群,心里有多失落。
没人明白第一次班级聚会,他因为拿不出150块钱时,心里有多难过。

后来大四他攒了钱,请同学吃了顿散伙饭。
饭桌上,他吐露了一点心声,
他说,大一的时候同学出去聚会,
他当时没去成,真的好遗憾。
同学愣了,告诉他,那次聚会本来想叫他的,
也没想让他掏钱,但又怕伤他自尊。
大家都不知道咋整,就没叫。
他当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家也跟着哭得稀里哗啦。原来,他以前总觉得别人投来的目光刺眼。
其实,那些目光也包裹着他,
是同龄人小心翼翼的保护,和温柔以待的善意。
那顿饭他花了2000块,
放在大一,这是他大半年的伙食费。
但他觉得,同学值得,人生值得。 其实,我身边也有个这样的例子。
他就住在我家不远,
从小就是留守儿童,被爷爷拉扯着长大。
比清华树洞主人公更不容易的是,
他的手指还有一点残缺。
因为小时候砍柴,把手砸伤了,
大拇指缺了截骨头,立不起来。
他家从初中以后,就给不起学费了,
所以从高中开始,他只能靠地方政府的助学贷款交学费。
不少同学说他性格孤傲。
但殊不知,从小吃苦长大的孩子,
心里本就是自卑的。 好在这个同学不但聪明,更加勤奋,
每天都第一个到教室;
晚上他宿舍床铺上的小台灯,永远是最后一个熄灭的。
最后,他考上了一所985高校,进了最好的专业。
你看,命运从来不会亏待那些努力的人。
现在他已经研究生毕业,
还清了多年来家里为了供他读书的借款。
还谈了一个女朋友,也是我高中同学,正在一起谋划幸福的未来。
前两天,他发朋友圈说,
和女朋友因为小事吵架了,很自责。
如果说别的情侣吵架,
我可能还会觉得男生有点不成熟,
但唯独对他,我居然有一点高兴。
因为这个从来不敢向人展示内心的同龄人,
终于有了正常男孩的喜怒哀乐。
对别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他来说,却足足花了25年。

03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清华树洞的主人公一直都很清楚,相比诗与远方,
人更多是活在当下,去解决生活的窘迫。
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他连喝水都是从图书馆里接。

即便这样,他每月仍会省下10元钱去理发。
他过得捉襟见肘,但不想显得落魄;
他上进勤奋,但不是不修边幅。
他有读书人的风骨,和聪明人的体面。
我想,大概正是这些特质,能够带着他走出乡村,
也让他见识到了繁华都市,仍能不忘初心。
他在苦难中成长,将砂砾磨成珍珠,
现在他想把这颗珍珠送给别人。
他说,我想照亮其他人,哪怕一个人也可以。

他是农村苦孩子出身,他太知道乡村孩子缺什么了。
不是一口粮食、几包零食、一堆玩具,
而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志气啊。
所以他每学期回家,都会去看这4个孩子,抓着小家伙们开一天的会。
他想让孩子们的目光越过田野和大山,看到远方的样子。
他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送把伞。
他符合我想象中的民族脊梁与希望,
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街角早餐车旁边戴着袖套的大叔;
写字楼里将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大姐;
地铁里提着午餐饭盒的年轻女孩;
科技园穿着格子衬衫,戴着框架眼镜的程序员;
骑着电动车,载着保温箱,匆匆驶过斑马线的外卖小哥;
那些沾满泥点的裤腿,疲惫沉重的步伐,粗糙干燥的手掌;
无关环境,无关身份,
我们都在挺直脊梁,为了梦想风雨兼程。
每个平凡的你我,都在生活里熠熠生光。
心中常怀月亮,也许有一天你就成了照亮别人的月光。 前两天有个高二的小朋友在后台私信我。
说这次半期考试成绩不好,很挫败。
写下这些故事,我也是想借此回复TA:
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日子都是在走上坡路。
祝你们永远年轻,永远相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