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整合3大自主品牌:东风奕派科技成立,将与华为合作推出智驾车型

武凯
2025-08-01 21:47:48
来源: 时代周报
东风奕派科技计划到2028年累计推出20款车型。

8月1日晚,东风汽车集团在武汉宣布正式整合旗下东风风神、东风纳米和东风奕派三个自主乘用车品牌,并成立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奕派科技)。新公司将下设两个汽车品牌:原纳米品牌将并入奕派,与风神并列为新公司两大品牌。

奕派科技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此前在6月底,东风奕派科技已注册成立。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也在今日亮相。此前他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的CTO(首席技术官)。

东风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青在现场表示,东风奕派科技将作为集团“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旗下品牌产品将面向多元化的用户市场。

汪俊君补充称,奕派品牌将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后续部分产品将搭载华为辅助驾驶方案。“奕派将携手华为打造一个智能精品车系列,进军中高端市场。”汪俊君称。至此,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现有三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均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

整合三大自主品牌

在与长安汽车重组计划搁置后,东风汽车集团也开始了内部整合,此次主要整合对象为原东风风神、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三个自主乘用车品牌。

其中,东风风神是集团在2009年推出的子品牌,也是三大自主子品牌中最早成立的品牌。在燃油车时代,东风风神是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主力军,推出了多款燃油车型。当下这一品牌正不断推出主打节能的燃油车型。

2026款奕派008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东风纳米是集团在2023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主要聚焦年轻用户,旗下两款车型纳米01、纳米06都是微型或小型汽车,定位类似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等。

东风奕派是东风汽车集团在2024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聚焦主流汽车市场。东风奕派目前共有2款车型,分别是去年3月上市的奕派007和去年6月上市的奕派008。

三个品牌合并成立新公司后,原纳米品牌将作为奕派品牌的一个系列。奕派与风神并列为新公司下的两个品牌。奕派主要聚焦主流市场,打造A0-D级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风神将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海外市场的主力品牌,打造全球化节能燃油车。

官方称,东风奕派科技计划到2028年累计推出20款车型。在今年8月,2026款东风奕派008六座版将率先上市。

业内人士分析称,与前期吉利控股整合旗下多品牌类似,东风汽车集团整合三大主流乘用车品牌有利于减少内耗、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内部协同和品牌竞争力。在面临外部巨大挑战时,聚焦、协同更利于应对市场竞争。

东风全面拥抱华为

汪俊君还在今天透露称,奕派科技将与华为合作打造一个精品智能系列。“我们将和华为在研发、营销、生态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汪俊君说:“首款合作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在2026年正式上市。”

至此,东风汽车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均与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

除了东风奕派科技,东风汽车集团还有岚图、猛士两个自主品牌。这两个品牌分别在2023年、2024年与华为达成辅助驾驶领域的合作,并已推出了合作车型。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岚图于2019年成立,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此次整合并不包括岚图品牌,这意味着东风汽车集团后续自主品牌乘用车将分为聚焦主流市场的东风奕派科技、以及高端市场的岚图品牌。

猛士品牌则聚焦更加小众的新能源越野车领域。

对于这两个品牌与东风奕派科技的定位和关系,东风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三者都是集团独立的二级板块,岚图聚焦高端市场,东风奕派科技定位主流用户,猛士聚焦较为个性化的硬派越野市场。

在面临激烈市场挑战的当下,自主品牌正成为东风汽车集团的核心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东风乘用车公司(风神、纳米等)、岚图、猛士三家自主品牌公司汽车销量分别达104755辆、56120辆、1291辆,分别同比增长23.0%、84.8%、34.6%。合资品牌中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神龙公司同期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3.5%、37.4%、28.3%。

分析人士认为,华为在汽车领域已形成独特的优势,能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支持。双方加强合作后,东风汽车集团与东风奕派科技有望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加速推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读懂IPO|首家亏损企业冲刺创业板,大普微称预计于2026年扭亏为盈
娃哈哈争产案后的家族信托市场:设立门槛1000万,规模超6000亿
增程车再添新玩家,智己发布超级增程技术,综合续航里程1500km
读懂IPO|靠金属密封环突破亿元营收门槛,威易发第二增长曲线何时发力?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