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投研ESG周报第23期 | 储能行业频迎政策利好,多家公司涉蹭锂电池热点被发关注函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徐墨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上周(8月9日-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7.99万吨,总成交额1957.23万元。周五收盘价为54元/吨,较上上周五上涨1.96%。截至上周五收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51.88万吨,累计成交额3.29亿元。
基于舆情监测系统,时代商学院对上市企业及相关行业2021年8月7日—13日期间的网络信息进行梳理,并监测上市企业及相关行业的(ESG)信息、行为等方面对公司外部产生的影响,以评估其对上市企业的股价和高质量发展影响程度。
其中,每一事项的性质都会有相应的标识符号,E、S、G分别表示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绿色符号表示正效应事件,黄色表示中性(或无法表明影响)事件、红色表示负效应事件。
环境(E)
1. 两部门力挺新能源企业提升配储能力,鼓励多渠道增加调峰资源(E)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 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为努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和充分消纳,依据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按照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要求,在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发改委官网)
2. 360数科公布碳中和计划新进展:新能源专项产品规模突破20亿(E)
8月13日360数科(QFIN.O)公布其专项新能源扶持产品阶段性成绩,截至2021年6月30日,360数科已帮助金融机构发放新能源绿色贷款逾20亿元,服务8.5万新能源车主,而且放款数量和服务人数增长态势不减。360数科表示,对金融科技企业而言,除加强自身绿色治理外,更应善用绿色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行业。(新华财经)
社会(S)
1. 四部门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治理,14家APP厂商被约谈(S)
据中国网信网8月9日消息,今年5月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对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行为进行集中治理。
中央网信办指导各地网信办督促各类平台清理相关违规有害信息2.2万余条,处置平台账号4000余个、群组132个,下架违规产品1600余件。其中,百度、腾讯、UC等重点网站平台,清理有害信息8000余条、处置违规账号134个;京东、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下架违规宣传或违规售卖摄像设备1600余件、处置违规账号3700余个、清理违规信息1.2万余条。对存在隐私视频信息泄露隐患的14家视频监控APP厂商进行了约谈,并督促其完成整改。(中国网信网)
2. 永辉超市未征得消费者同意,收1元包装费(S,当日股价上涨)
8月10日凌晨,永辉超市(601933.SH)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称高度重视“永辉生活小程序收取1元包装费”的问题,表示诚挚歉意,同时称已紧急优化商品包装服务及收费规则。此事源于上海市场监管局的一则行政处罚。微信小程序“YH永辉生活+”未征得消费者同意,违规收1元包装费,永辉超市关联公司被罚没合计4万元。当日收盘,永辉超市报4.36元/股,上涨4.31%。(每日经济新闻)
3. 阿里高管涉嫌性侵女下属,敲响企业价值观警钟(S,当日股价下跌)
近日,阿里巴巴(BABA.NYSE)员工爆料称,一位女同事在公司食堂发传单维权,维权内容为:该女同事在出差过程中被灌醉,后遭到商户猥亵,而后其工作组长在女同事醉酒后多次进入其房间实施侵犯,事后公司一再拖延处理。随后,相关截图和聊天记录在网络流传,引发公众关注。8月9日凌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内网公布了“女员工被侵害”的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辞职,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记过处分,涉嫌男员工被辞退,永不录用,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警方正在调查取证。8月9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0.58%,收盘报195.25美元/股。(第一财经)
公司治理(G)
1.南京聚隆连夜改互动易回复或涉信披违规?交易所紧急发函(G,次日股价下跌)
南京聚隆(300644.SZ) 8月6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称,已获得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并供货等。对此,深交所10日向南京聚隆下发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详细说明与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厂商合作的供应商认证、供货、业务收入及占比、目前产能及在手订单情况;说明该公司是否存在以互动易回复替代临时公告的情形,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后南京聚隆就取消了8月6日关于在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回复。11日收盘,南京聚隆报23.8元/股,下跌5.1%。(每日经济新闻)
2.亿邦国际董事长实名举报,财务造假迷雾笼罩华铁应急(G,次日股价下跌)
8月6日,全球三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之一亿邦国际(EBON.O)董事长胡东于实名向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上海交易所实名举报A股上市公司华铁应急(603300.SH)涉嫌严重财务造假、严重信息披露违规,以及实际控制人胡丹锋及其配偶潘倩涉嫌巨额职务侵占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等违规问题。亿邦国际为了举报华铁应急一事,甚至在8月8日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日晚间,上交所紧急下发监管函,要求华铁应急就媒体报道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8月9日,华铁应急发布公告称,经公司核查,并与实际控制人胡丹锋及其配偶潘倩确认,公司不存在涉嫌严重财务造假、严重信息披露违规以及实际控制人胡丹锋及其配偶潘倩涉嫌巨额职务侵占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等违规情况。一边是亿邦国际董事长的实名举报,另一边则是华铁应急的自查澄清,真相究竟如何,扑朔迷离。8月9日,华铁应急股价下跌9.97%,收盘报10.3元/股。(时代周报)
3.通鼎互联两董事涉嫌内幕交易,一人曾任董事长(G,次日股价下跌)
8月8日晚间,通鼎互联(002491.SZ)一则公司董事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颇受关注。据披露,该公司收到相关通知,公司董事钱慧芳于8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内幕交易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同时,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贺忠良也于8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内幕交易,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8月9日,通鼎互联股价下跌6.27%,收盘报3.89元/股。(证券时报)
4. 连续两年财务数据虚假记载,*ST永林被证监会处罚(G,次日股价上涨)
8月11日晚间,*ST永林(000663.SZ)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公司因2016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和2017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被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同时,多名时任董监高也被处罚,苏加旭、陈松柏、陈振宗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吴景贤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据公告,此次*ST永林被处罚,是因为一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全资孙公司在项目中对营业收入等提前确认,从而造成了上市公司的年报虚假记载,进而被处罚。12日收盘,*ST永林报11.22元/股,上涨0.09%。(证券日报)
【ESG评论】长荣股份、南京聚隆被发关注函,涉嫌蹭锂电池热点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频迎政策利好。而在储能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大量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今年以来锂电池行业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8月以来,*ST达志(300530.SZ)、杉杉股份(600884.SH)、亿纬锂能(300014.SZ)等多家上市公司均通过公告或互动平台宣布涉锂或储能的信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关注函,被要求就涉锂或者储能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上周,就有长荣股份(300195.SZ)和南京聚隆(300644.SZ)这两家公司因涉嫌蹭锂电池热点而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
8月9日,长荣股份披露了关于签订与海目星(688559.SH)签订《采购意向框架协议》的公告,当中指出海目星将向长荣股份采购锂电池生产相关设备及模组。次日长荣股份股价开盘涨停。
然而,长荣股份前期披露的公告显示,该公司业务涉及印刷设备、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区块链应用平台,并不包括锂电池相关业务。据此,深交所向其下发关注函,要求长荣股份说明是否存在锂电池相关业务及产品,是否蹭热点炒股价。
无独有偶,南京聚隆也因发布“涉锂”公告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
8月6日,南京聚隆通过互动易透露,该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储能领域装备的配套材料上,比如可应用于新能源动力装备电池壳体及相关配套系统材料。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和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已获得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并供货。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扩大市场份额。此后两天股票大涨。
同样,南京聚隆此前的业务范围与储能并不沾边,而是一家主营改性塑料业务的企业。而且8月9日该公司还收到了六位股东的减持通知。这不禁让投资者怀疑南京聚隆通过在互动易上发布利好信息来助力股东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南京聚隆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关于成功开发无纺布用聚丙烯熔喷专用料文章。此举也因涉嫌“蹭热点”收到监管关注。
8月13日,上述两家公司均已就深交所关注函相关问题进行回复。但是,无论是否存在“蹭热点”的行为,上市公司都应该严格遵循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南京聚隆两次通过非公告形式公布利好信息,并且未在业务出现变更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损害了部分投资者的权益。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