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投研·医药生物周报 | 卫健委定调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方向,中药板块大涨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雷映
市场表现
上周(6月28日—7月2日),沪深300指数下跌3.03%,A股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一级)下跌0.8%,跑赢沪深300指数2.2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六个申万二级子行业周涨幅分别为7.19%、-0.86%、-1.28%、-2.09%、-2.22%、-2.47%,中药板块逆势大涨7.19%。
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上周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排名第5。年初至今,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整体上涨7.05%,跑赢沪深300指数9.55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
上周A股医药生物行业中,剔除新股,涨幅前三分别为吉药控股(47.63%)、广誉远(45.4%)、昊海生科(41.2%);跌幅前三分别为兴齐眼药(-20.04%)、盈康生命(-16.05%)、ST运盛(-14.44%)。
行业及企业要闻
【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正式运行】7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共同发布《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7月4日施行。此举意在保护药品专利权人合法权益,鼓励新药研究和促进高水平仿制药发展,该办法介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建立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对已获批上市药品的相关专利信息予以公开,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登记在中国境内注册上市的药品相关专利信息。
其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后30日内,自行登记药品名称、剂型、规格、上市许可持有人、相关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权人、专利被许可人、专利授权日期及保护期限届满日、专利状态、专利类型、药品与相关专利权利要求的对应关系、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信息变更生效后30日内完成更新。(药通社)
【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启动】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据悉,今年是实施申报制的第二年,国家医保局将对目录调整的范围、条件、程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并进一步提高各方参与度。在方案制定阶段,通过企业接待日、集中座谈等方式,主动听取相关企业、学协会对目录调整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评审阶段,拟进一步增加与相关企业沟通交流的环节,更加充分地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解疑答惑,提高透明度。(米内网)
【安徽省163个增补药品将于2021年消化】6月30日,《关于安徽省医保原增补药品2021年消化药品清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数据显示,该省不在201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含剂型)共计411个,2020年已消化166个,计划在2021年消化163个。其中,已纳入2020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10个药品,视为2021年已完成消化;省药采平台提供待消化药品2020年度采购量,按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前153位药品拟在2021年消化。今年以来,已经有多省陆续发布对于增补药品消化的工作通知。总的来看,地方增补品种进行药品消化已经在持续推进。(赛柏蓝)
【关于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7月2日,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要求,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医药地理)
【卫健委联合发文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经验做法。适时组织遴选部分技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发展潜力足的综合医院,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辐射带动全国整体中西医结合医疗水平提升。(健康中国)
【国家卫健委: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全面开放】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了解,这份通知也是国家近10年推进“社会办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改革”首次发布的“专门性”政策。《通知》指出乙类、甲类都要改革,社会办医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限制或将进一步放宽。《通知》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开始实行告知承诺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将由审批改为备案管;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审批服务。众所周知,在我国大型医疗设备一直有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医疗机构需获得配置许可证后,才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其中甲类有国家卫健委审批,乙类有省级卫健委审批。(器械之家)
【今年首个心血管1类新药获批上市】第6月28日,NMPA官网消息显示,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了两个1类新药上市。海正药业(600267.SH)的海博麦布片作为饮食控制以外的辅助治疗,可单独或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联合用于治疗原发性(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江苏艾迪药业的艾诺韦林片可用于与核苷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2021年至今已有17个国产1类新药获批上市,海正药业的海博麦布片是今年首个获批上市的心血管系统药物1类新药。(NMPA官网)
【一品红切入疫苗等生物医药领域】7月1日,一品红(300723.SZ)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瑞奥生物拟与华南疫苗及其控股股东签署投资协议,约定瑞奥生物以增资入股和转让老股方式合计1.35亿元投资华南疫苗,完成投资后,瑞奥生物共持有华南疫苗52.71%的股权,华南疫苗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通过本次投资合作,公司将战略性地切入疫苗等生物医药领域,有利于公司产品管线延展。(上市公司公告)
【热景生命成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增王”】6月30日晚,热景生物(688068.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13.8—16亿元,同比增长70546.05%—81808.47%,成为了业绩“预增王”。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热景生物表示,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受欧洲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发展的影响,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前鼻腔)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唾液)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产品,先后获得欧盟CE认证等,并于第一时间获得了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检测的认证,驰援德国抗疫需求,导致公司的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使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呈现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去年同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较小,导致与2021年同期对比基数也较小。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报业绩预告中,热景生物也成为过“预增王”,并且在此后股价经历一轮暴涨。(上市公司公告)
【东方生物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超30亿元,增长超500%】6月29日,东方生物(688298.SH)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80—35.30亿元,同比增长468.76%—573.73%。东方生物表示,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持续投入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事业,深入拓展国际市场,新冠检测试剂销售取得重大突破,原有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促使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继续呈现大幅度增长。(上市公司公告)
【华熙生物2021年上半年预计营收达19亿,功能性护肤品高增长】 7月1日,华熙生物(688363.SH)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收18.47—19.42亿元,同比增长95%—105%;归母净利润3.47—3.74亿元,同比增长30%~40%。华熙生物表示,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降低,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一定增长,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板块收入在2021年上半年延续高增长态势,增长幅度较大。(上市公司公告)
【珍宝岛: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6月30日,珍宝岛(603567.SH)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04万元到27,769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5,558万元到9,323万元,同比增长30.13%到50.54%。珍宝岛表示,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借助中药全产业链优势,推进道地药材资源产业布局,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智慧药市)、搭建中药材第三方交易平台,将实体市场和线上市场相结合,与药材种植户、贸易商以及生产厂商形成战略联盟,扩大中药材贸易业务规模所致。(上市公司公告)
【三友医疗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95%】6月30日,三友医疗(688085.SH)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5,000万元至27,8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9,960.21万元至12,760.21万元,同比增长66.23%至84.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00万元至7,4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3,198.68万元至3,598.68万元,同比增长84.15%至94.67%。该公司表示,公司坚定执行渠道下沉的既定战略,进一步扩大销售团队,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并加大了疗法创新产品的线上、线下医学教育培训,全力推进市场开拓,公司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取得了持续增长。(上市公司公告)
【每周观察】
卫健委定调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方向,中药板块闻声大涨
本周A股市场整体以深度调整为主,沪深300跌幅达3.03%,但中药板块却以7.19%的周涨幅位列102个申万二级子行业的周涨幅榜首。与此同时,六个医药行业二级行业2021年涨幅排名看,中药板块亦以24.2%的涨幅位列第二,仅次于医疗服务。
然而,从过去三年的年度业绩看,中药板块却是所有医药行业二级子行业中相对落后的,中药板块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行业政策的刺激。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工作提出了7方面17项系统性要求,同时要求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参照综合医院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意见发布当日,中药板块涨幅达1.66%,7月1日再次上涨3.55%,个股上广誉远(600771.SH)、马应龙(600993.SH)、江中药业(600750.SH)等纷纷于7月1日涨停。
时代商学院梳理中药行业相关政策出台发现,自2016年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出台起,监管部门对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攀升新的高点,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调研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政策支持大多处于宏观战略层面,此次《意见》对于综合医院加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指导,对中医和中药的刺激程度可能超过以往许多政策的力度。《意见》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门诊和病床,要求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置中药房,并鼓励提供互联网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在临床上,还要求将中医纳入综合医院多学科会诊体系,强化临床科室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并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基于《意见》要求,时代商学院认为,由于中药板块在医药行业的结构分化趋势下,板块的估值长时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医药企业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综合医院向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努力,为我国中药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但从临床角度出发,该项政策落地将更多的利好在中西医结合上具有先发优势的中药企业,尤其是具备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能够将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均有效结合的中药企业,如天士力(600535.SH)。其次,本身位于中医药优势病种适应症下的品种,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先发优势,比如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治疗领域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相关疾病,如江中药业、以岭药业(002603.SZ)。
【本周关注】
新冠疫情、政策动态、上市公司半年报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监管动态,医疗安全事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