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爆款小品化、短视频化,市场和资本造就中国新电影

陈婷
2021-02-24 13:34:17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 陈婷

投资一部电影的收益越来越难算了。

今年春节档,《你好,李焕英》以黑马姿态突围,截至2月24日,票房突破43亿元,已坐实春节档影片的票房榜首,并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目前位列中国影史上国产电影票房排名第四。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该片背后足足有25个出品方,除了主动公开披露的部分影视公司之外,票房这笔帐如何分,外界只能雾里看花。

“这是资本为了分散风险的举措,因为电影产业化程度还不够,一直缺乏一种稳定的商业模式,盈利渠道也比较集中在票房收益,所以投电影是很冒险的。”2月19日,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像现在一部电影投十几亿,要做到三、四十亿票房才能盈利,这太不现实了。有人说《战狼2》不是能做到五十多亿吗?问题是一年能出几部,或者几年才能出一部《战狼2》?”石川直言。

作为在影视行业扎根超过20年的资深人士,石川见证了中国商业电影市场几乎从无到有的变化。石川认为,基于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规模,中国电影的产业和市场正在走向好莱坞化。

但走向好莱坞,并不等同于“走出去”,在石川看来,中国电影离走出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

电影市场正在恢复

时代周报: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分化,怎么看这个现象?

石川:我原本预测是三部影片平分票房,分别是《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和《刺杀小说家》。

但《刺杀小说家》的表现不如预期。其实从电影质量上来说,《刺杀小说家》和《人潮汹涌》都不差,只是题材似乎都不太对春节档的胃口。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上世纪90年代形成贺岁档的概念以来,这个档期就逐渐形成了欢乐,温暖、祥和的文化特色和总体氛围。上述这两部电影如果换一个档期的话,表现或许会更好一些。

今年春节档80%的票房收益都集中在两部电影身上,总体上对市场其实不太有利。一来市场资源的分布更加失衡,二来也会助长资本的投机心理。比如把大量投资“押注“在像陈思诚、贾玲这样收益率比较高的少数导演身上,会给这些创作者带来更大的商业压力。 

比如说,作为导演,贾玲的第二部作品对她就将是一个考验。资本是功利而现实的,只要是能够赚钱的事情,资本的态度都是很开放的。赚钱的话,马上笑脸相迎,但如果第二部作品一旦失败,资本就会冷若冰霜。

时代周报: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大,现在恢复正常了吗?

石川:我去年疫情期间说过,《唐人街探案3》可以被视为一个风向标,什么时候它重出江湖,就标志着电影市场全面恢复了。因为这部片子成本很高,在防疫措施限制的市场条件下,是难以支撑它收回成本的。

不过,目前对于电影市场的恢复情况也不能过于乐观。去年国庆档的票房情况也出现过一个小高潮,但也很快沉寂下去了。今年春节之后,同样的现象恐怕还是难以避免。

学院派需要警醒

时代周报:今年春节档电影的导演很多都有跨界的身份,贾玲是小品演员,陈思诚以前是演员,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石川:如今,除张艺谋等个别导演还在拍片之外,第五代导演已经在慢慢退出市场角逐。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他们更擅长个人表达,或是一般人说的文艺片拍摄,从来都不是商业电影市场上的主力。


贾樟柯作品《站台》

商业电影市场主要导演是两拨人。一拨是像徐峥、黄渤、吴京这一类更年轻的跨界导演群体,一拨是像徐克、林超贤、李仁港这一类“北漂”香港导演。

这就给人一个感觉,好像导演专业出身的拍不过跨界的。这是学院派需要检讨的地方,高校里现在这套教学体系,已经很难适应电影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了。它更多是在培养欧洲电影那样的“作者导演”,而不是为快速成长的电影产业培养批量的优质从业者。

这些年来,中国观众的口味已经被好莱坞电影养“刁”了,观众喜欢看《钢铁侠》《速度与激情》和《复仇者联盟》这种电影。由于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中国电影不可能走韩国电影、欧洲电影那种模式,它的产业规模决定了它必须走好莱坞模式,否则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产业。

甚至关于电影的定义,近些年来也在经受挑战。比如《你好,李焕英》有点像小品,《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都是集锦类的,甚至有短视频化的趋势。这些都不太符合传统电影的定义,但在市场却非常畅销。在我看来,目前电影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一类是所谓“适销对路“的产品,从商业角度,资本肯定会更青睐后者。但电影毕竟有100多年的文化积累,难道我们对它的经典美学形态和定义就不再坚守了吗?

时代周报:无论是这几年非常活跃的开心麻花,还是今年的大碗娱乐,制作的电影都有突出的市场表现,这说明行业新势力正在崛起吗?

石川:资本的态度是最开放,最务实的。不管你什么团队,什么背景,只要能挣钱,他都会把你纳入麾下。就像好莱坞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因为好莱坞之外,还有很庞大的独立制片群体,分别以纽约和温哥华为中心。

一旦有好的苗头出来,好莱坞就会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将其纳入好莱坞的体系内,这就保障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灵感、题材涌入进来,保证了好莱坞一百年来的长盛不衰。

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要稳定发展,也要形成类似一个金字塔结构,能从别的文化领域源源不断吸纳人才,包括像开心麻花和贾玲这样来自舞台剧、新媒体的新人。不能说贾玲是个演小品的,好像就低人一等。 


《英雄》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起点

时代周报:你前面提到,投资电影是很冒险的行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资金涌入电影市场?

石川:电影虽然风险大,但市场的成长性也最高。20年成长了60倍,平均增长率30%,其他哪个行业有这样的成长性?所以很多社会资本还是很愿意到电影这边来冒险。

不过,这几年因为政策调整对外来资本也有一些影响,比如说限制了第三方票补,还有新的税收政策、明星限薪令等等,再加上疫情防控,导致投资热度有一些降温。但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让电影投资慢慢回归理性。

时代周报:从《英雄》到《流浪地球》,再到现在的《唐人街探案》系列,中国商业电影一直在变化,如何看待中国电影这二十年来的发展?

石川:《英雄》的确应该被看成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院线制也刚好是那个时候推出的。在那之前,没人相信拍电影还能赚钱。1993年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国营制片厂度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差不多有十年吧。整个上世纪90年代,市场是靠分账大片来维持,生产这一端靠的是“九五五零工程”,靠着国家补贴才能维持下来。这两样政策,在最艰难的十年里,为中国电影保住了基本盘,让它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没有被彻底冲垮。


张艺谋作品《英雄》

进入到新世纪,慢慢开始探索电影创作的市场化,比如先有张艺谋的动作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随后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也上来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再就是周星驰、成龙、徐克、甄子丹等香港影人的几种主打类型,魔幻、喜剧、动作等等。


到2011年,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滚蛋吧,肿瘤君》,再到近几年的《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青春片开始成为市场上的热销类型。


这个过程,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最近20年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成绩单。

时代周报:中国电影的下一步会是走出去吗?

石川: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还处于一个外延扩张的过程中,所以对外投资的合法性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在宏观政策上又提倡内外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所以我觉得,还是先把国内市场发展好、培育好再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