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俊科技研发投入低于同行,应收账款占比过半

黄祐芊
2020-09-01 14:07:11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黄祐芊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严重冲击,供应链上的零部件企业亦未能幸免。不过,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137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87%,与一季度营收增速(-9.68%)相比,跌幅正在逐步缩减。

6月30日,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俊科技”)招股书申报稿获受理,欲登陆创业板。该公司本次计划募资3.91亿元,用于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博俊科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皆低于4%,低于行业均值。此外,报告期内其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各期营业收入比重较大,存坏账风险。且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正常水平1,与行业均值差距较大。

7月22日,针对上述问题,时代商学院向博俊科技发函询问,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企业档案】

博俊科技成立于2011年3月29日,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法定代表人伍亚林,与妻子伍阿凤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该公司96.72%的股份,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该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框架类、传动类等零部件、模具产品、汽车天窗及门窗等系统的注塑组件,终端客户涵盖大众、福特、通用等汽车企业。

博俊科技IPO基本信息如下。


一、 研发占比低于行业均值,创新能力待考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除少数竞争力较强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外,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价格较低、利润有限的低端零部件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招股书显示,博俊科技2017—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9亿元、4.76亿元、5.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27.81万元、6138.98万元、6370.69万元,均呈稳步增长趋势。

博俊科技称,公司产品为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均为非标定制产品。针对零部件产品,销售部门会预先进行成本测算,根据“成本加成定价”的结果与客户协商确定产品价格。一般客户会采用前高后低的定价策略,约定产品的年降价率。

这意味着,博俊科技产品价格会逐年下滑,只有在产品新上市时定价较高。在此背景下,该公司需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拥有较高能力,才能缓冲产品售价下降带来的经营风险。

不过,时代商学院发现,2017—2019年,博俊科技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中下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待考。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26.13万元、1840.92万元、1984.9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7%、3.87%、3.8%,占比较低。

金鸿顺、华达科技、泉峰汽车、威唐工业等作为其同行可比竞争对手,上述企业2018年、2019年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49%、4.76%,均高于博俊工业。其中,泉峰汽车研发费用率保持在6%以上,约为博俊科技的2倍。


二、应收占比过半,流动性亟待提升

充足的营运资金,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报告期内,博俊科技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十分波动,分别为2439.67万元、170.46万元、3304.86万元。

据招股书,2017—2019年末,博俊科技长短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合计分别为1.17亿元、1.86亿元、2.22亿元,占各期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74%、39.47%、34.05%,占比较大。

同时,该公司偿债能力指标表现欠佳,存偿债风险。2017—2019年,博俊科技流动比率分别为1.26、0.99、0.98,行业均值则分别为2.19、2.2、2.26。可以看到,该公司流动比率正逐年减少,与行业均值走向背离。

速动比率方面,报告期内,博俊科技该指标分别为0.89、0.64、0.67,同行可比企业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56、1.53、1.55,为博俊科技3倍左右。

一般而言,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正常水平为1,博俊科技上述两项指标均未达标,且远低于行业均值,抗风险能力较弱。

时代商学院还发现,2017—2019年,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98亿元、2.05亿元、2.63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14%、43.06%、50.48%,占比较大。若未来发生坏账风险,博俊科技偿债能力恐将进一步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7—2019年,博俊科技主要产品产销率分别为93.81%、92.17%、88.37%,逐年下滑。但本次却计划募资2.16亿元,用于汽车零部件、模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占募资总额的55.29%,其募资用途合理性存疑。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