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热评 | 两面针“兵败”多元化:由盈转亏断臂求生
两面针2019年营业收入继续下滑,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大降347.73%至-5380.54万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则连续14年为负。
时代商学院特约研究员 杨晨
【事件概述】
4月17日,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600249.SH)(以下简称“两面针”)公布了2019年度报告,营业收入继续下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大降347.73%至-5380.54万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则连续14年为负。
财报显示,两面针纸业板块、房地产板块为主要亏损板块,两者营业收入同比也大幅缩减,严重拖累了整体业绩。
为改善窘境,2019年11月,两面针宣布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剥离纸业板块、房地产板块,专注于日化板块与医药板块,依托药业支撑,逐步转换战略方向,从口腔品牌延伸到大健康品牌。
日化产业已是一片红海,面对国内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两面针此次战略调整能否再次获得市场认可?
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两面针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仍未获该公司回复。
【分析解读】
一、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两面针是知名牙膏企业,2004年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牙膏第一股”。其控股股东为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产投集团”),持有两面针33.34%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柳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月17日,两面针发布2019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下滑4.66%,这已是营收连续三年不及同期,此前的2017年、2018年分别同比下降5.74%、15.45%。
时代商学院认为,两面针若要改变业绩负增长的窘境,保持持续盈利的态势,还应依托有品牌优势的日化业务以及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药品业务。
二、由盈转亏
从两面针的归母净利润来看,近年来更是不容乐观,2017—2019年分别为-1.44亿元、0.22亿元、-0.5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35.26%、115.08%、-347.73%,三年累计亏损1.76亿元。
另一家为柳州两面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开公司”),两面针持有其80%股份。2017—2019年,房开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02亿元、-0.02亿元、-0.03亿元(2019年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终止经营利润,下同)。
三、挥别多元化
综上可见,两面针多元化战略未能发挥协同效应,无法带来丰厚利润,反而分散了其有限的资源,导致其日化主业发展缓慢,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
可比对的是云南白药(000538.SZ)。2006年,该公司也曾想在房地产行业分一杯羹,但在接连出现亏损后“悬崖勒马”,2013年转让了云南白药置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专注“大健康”主业。其后,云南白药牙膏的表现有目共睹,2019年5月其市场份额增至20.1%,跃居国内牙膏市场占有率第一位。
2019年7月6日,两面针公告称,因工作原因,林钻煌不再兼任公司总裁,由吴堃担任公司总裁。同年11月13日,两面针的业务结构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宣布将转让房开公司、纸品公司的全部股权与债权,交易对手为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两面针控股股东),交易作价11.74亿元。同年年底,两面针顺利完成房开公司、纸品公司的剥离,并收到5.87亿元货币资金,用于发展日化、医药等核心优势业务,这将对两面针调整业务结构,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两面针的日化主业错过了开疆拓土的最佳时期,内有民族品牌的不断攻城略池,外有国际巨头的持续进入。
从市场现状看,目前中草药品类牙膏市场份额与需求在逐年上涨,超过了美白品类的牙膏。两面针拥有中草药牙膏研发的先发优势,但当前多数竞争对手已加快了研发力度,两面针仍需加大研发投入。
重新聚焦日化、医药板块的两面针,能否走出业绩连跌的阴霾,实现战略的成功转型,还有待观察。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