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款充电宝试用大PK:充电速度、自充速度、充电次数哪款更强?
7款全上,计时开始!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持续迭代、丰富,手机使用时长呈现增长态势。且手机内移动应用程序不断增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导致耗电量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移动电源行业依然处于增长趋势。
哪款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充电更快?充电次数更多?更便携?
“双十一”又来了,正值大家选购心头好之际。为了解答以上有关移动电源的疑问,近期《消费者报道》选购了市面上销量较高的7款移动电源(电池容量均为10000mAh),集中进行了使用体验。品牌及产品型号包括小米PB1033MI、罗马仕PHA10S-151、倍思PPPG-1W45C、品胜TS-D364、安克A1680、飞利浦DLP2208P/93、羽博LK12。
▲7款移动电源
使用体验指标(5项)
充电速度
自充速度
充电次数
便携性
外观设计
01.
充电速度:1小时内均可充到70%电量
根据QYResearch2024年发布的调研报告《全球移动电源市场研究报告 2023-2029》,2029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27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6%。
报告认为,消费者对快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移动电源的升级换代。目前,全球移动电源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安克、小米、罗马仕等。就产品类型而言,10000mAh<电池容量≤20000mAh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83.11%的份额。
此次测试的7款移动电源的电池容量均为10000mAh,也都具有双向快充功能,声称的充电功率在20W或30W左右。移动电源的充电速度直接决定消费者的充电体验,在实际使用中,7款移动电源哪款充电更快呢?
测试员模拟消费者的实际充电情况,分别用7款移动电源通过自带充电线或包装配送的充电线对小米14手机进行充电,统计从0%电量充满到70%电量及100%电量(充满)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充电时间仅统计各款移动电源给小米14手机充电的情况。实际使用中,移动电源给不同容量、品牌、型号的手机充电,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此次测试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消费者参考。
结果显示,7款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的充满时间在1~2个小时,1小时内均可充到70%电量。
其中,倍思PPPG-1W45C、品胜TS-D364、安克A1680充电速度较快,75min左右能给小米14手机充满电,40min左右能充到70%电量。
充电速度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表示,首先,充电速度主要与输出功率相关。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其次,输入功率则决定了移动电源本身的充电速度。如果移动电源支持USB-C双向快充,其自身充电时间会大幅缩短,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02.
自充速度:1~3小时内可充满
一款好的移动电源,不但给手机充电速度要快,而且给自身充电的速度也要快,这样能大大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提高使用体验。
在自充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先将移动电源放电到0%,再统一使用快充头和快充数据线给7款移动电源充电,统计从0%电量充到100%电量(充满)的时间。
结果显示,7款移动电源的自充时间在1~3小时之间。其中,品胜 TS-D364的自充速度较快,90分钟可充满。
03.
充电次数:均在1~2次之间
在实际使用中,虽然7款移动电源电池容量均为10000mAh,但由于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和电压变化,不同移动电源的实际充电次数存在差异。
电池容量是移动电源重要的标注指标。消费者通常将移动电源按电池容量分类(如10000mAh、20000mAh)指的是移动电源内部电池的容量,但能够直接给手机充电使用的是有效输出容量。
哪款移动电源给手机的充电次数更多呢?测试员用7款移动电源给小米14手机进行充电,从0%电量充满到100%电量的时间算1次,如果第2次充电到70%时电量耗尽,算1.70次。
结果显示,7款移动电源的充电次数均在1~2次之间。其中小米 PB1033MI可充电约2次。
04.
便携性:重量都在250g以内
方便、易携带也是移动电源极为重要的体验。
对比发现,7款10000mAh移动电源的重量都在250g以内,羽博LK12、飞利浦DLP2208P/93的重量不到200g,造型小巧,较为便携。
05.
外观设计:多款有自带充电线
目前的移动电源与几年前的旧款移动电源相比,外观设计更为新颖,颜色更为多样,不少都自带充电线,可以拎着,方便携带。这些新颖设计均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颜色多样、方便携带的移动电源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源还是具有各种电量显示功能,方便消费者查看。例如小米PB1033MI移动电源的侧边具有4颗电量显示LED灯,消费者可以通过LED灯的数量和颜色来判断电量情况,4颗灯全亮代表充电完成;第一颗灯亮,第二颗灯闪烁,其余两颗灯熄灭,则代表电量为25%~75%。
倍思PPPG-1W45C、品胜TS-D364等移动电源的正面或侧面则有显示电量百分比的显示屏,消费者可直接查看电量剩余情况。
另外,《消费者报道》记者对7款移动电源的接口、充电线情况也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06.
选购建议:根据用途选择容量
《消费者报道》建议,在移动电源的日常选购中,首先得认准CCC认证这个安全底线,再要看清额定容量而非电池容量,才能判断真实的续航能力,消费者最好能根据出行场景选择合适容量的移动电源。而关注快充协议的兼容性,则直接关系到充电效率。理解了下列“知识点”,就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了。
(1)认准CCC标志,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2023年8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2024年8月1日后,未获CCC认证的移动电源,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认准“额定容量”标识。移动电源的容量标称有两个,分别是电池容量和额定容量,消费者常说的10000mAh、20000mAh指的就是电池容量,额定容量指的是输出容量,数值比电池容量要小,标称10000mAh的移动电源通常只有5500mAh~7000mAh的额定容量。对于消费者而言,包装标识上的“额定容量”在实际使用中更具参考价值。
(3)根据用途合理选择容量。消费者日常通勤可以选择5000~10000mAh产品,便于携带;长途旅行或多人使用可选20000mAh以上。
(4)关注快充协议兼容性。江瀚建议,若手机支持PD/QC等快充协议,建议选择同样支持该协议的移动电源,并优先考虑USB-C接口产品,以适应未来设备升级需求。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此次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