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村净化史:从一条排水管道开始

黎广
2021-06-22 14:30:19
来源: 时代周报
管道铺好了,城中村的湿霉味也消失了

为破旧的城中村铺设一套新的排水系统,用网络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可以,但似乎没必要”。

但文向阳不是这么想的——城中村旧有的排水系统做不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流进河涌后会产生腐臭味。这不仅关乎市容市貌,还影响住户的生活品质。

文向阳是中铁五局广州白云区污水项目部书记,39岁,已经是项目部班子成员年龄最大的。为了做好雨污分流和供水管网项目,项目开工前,他走进了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5000多户村民家里,挨家挨户去谈。

项目谈妥了,管道铺好了,城中村的湿霉味也消失了。

VCG111299427486.jpg

河涌改善后,空气质量也会有所改善  图源:视觉中国

“雨污分流是河涌治理源头的解决办法,相当于先打通毛细血管,大血管和主动脉的毛病就少了。”文向阳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

城中村不再是脏乱臭的代名词。相反,这可能是城中村现代化的开始——城中村发展被纳入全市规划。

近几年,文向阳一直在跟污水处理打交道——担任白云区污水项目部书记以前,他负责白云区龙归污水处理厂。这些工作经历让他更直观感受到广州水治理规划背后的逻辑——先建好污水处理厂,再将污水引过去,从而达到治污闭环。

更重要的是,广州这座一线城市在逐步调整建设重心,以往大拆大建的基建项目正逐渐往民生工程转移。近几年,文向阳所在的中铁五局也在推进这类型工程。“把目光从传统的大型项目上,转移到民生项目上。”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解决河涌治污源头

说起去年走进5000多户居民家做思想工作的往事,文向阳激动得一个劲叹气。“跟人打交道最锻炼人,比以前在山沟沟里做工程还锻炼人。”

文向阳指的是给广州白云区三个城中村做雨污分流和供水管网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给城中村装三条水管——一条污水管,接入居民家的厕所和厨房,流向污水处理厂;一条雨水管,漏斗一样连着每栋楼的屋顶,再集中流向明渠,明渠流向密布在广州的河涌;第三条是安装新的自来水管,从水厂接入每家每户。

过去,城中村里没有实现雨污分流,河涌的水源除了天然补给外,居民使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多少会流进河涌。天气一热,空气里都是腐臭的味道,还容易滋生蚊虫。

VCG111218353593.jpg

城中村路窄,施工容易影响出行  图源:视觉中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广州河涌治理的话题,总是会引来各方注意,这不仅关乎于市容,更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文向阳认为,雨污分流就是河涌治理源头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他所在的中铁五局也开始重视这类型工程。“对于这种大型央企,又是有五个特级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说,这个工程只有2.5亿人民币,和那些高铁、高速公路、地铁那些动不动几十上百亿的项目比,体量不大,但这也看得出施工单位和政府一样,在把目光从传统的大型项目上,转移到民生项目上来。”

这和以往大型基建项目操作思路不一样,在城市里施工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复杂,说服群众是一方面,技术问题是另一方面。

文向阳负责的三个城中村,挨着白云机场,花莞高速、106国道,还有广州地铁三号线。在道路开挖过程中,要避开机场埋地信号线、国防光缆、中压煤气管道,还有高压电缆。“这边企业多,高压电有时接驳得密密麻麻,很多资料我们在档案馆都查不到,只能挖的时候小心小心再小心。”

打破传统刻板印象

解决技术问题是文向阳的强项,对他而言,最难的是解决人的问题。

民生工程是为市民办好事,即便获得多数人认可,也总有无法接受的群体。

“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项目会遭遇抵触情绪。”小麦在污水项目部里是工程部长,这个工程让他遭遇了不少白眼。直到项目复盘时,他才觉得被排斥也正常——在城中村里狭窄的巷道里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居民的出行和生活造成困扰——施工中产生的噪音、粉尘,还有被雨水冲散的泥沙。

文向阳说能理解,毕竟空间狭小,环境闷热,脾气再好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都会暴躁。他没说的是,污水项目部的施工工人每天泡在汗液和煎熬的烈日里。

IMG_0548.jpg

广州的夏天特别炎热,施工工人在酷暑天气下开工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和住在城中村里的大部分人一样,施工工人都不是广州人。作为城市新的参与者,他们知道窝在城中村的体验——似乎是城市的一分子,又似乎在边缘徘徊。

广州房价动辄数万元,城中村月均千元的租金,是新来者进入广州的快速而廉价的方式。这种以握手楼为特点的南方建筑群,像极了人们常说的城市棚户区。

鼎鼎大名如广州石牌村,四周被高校、电脑城、商业区和CBD环绕,但石牌村依然兼容并包地庇护着约10万到大城市寻梦的年轻人。他们白天出入高档写字楼和空气里满是香味的商场,晚上褪下职业属性后,便消失在村子里的小角落,为第二天的生计“充电”。

这种梦想与生活、奋斗与青春的折叠,同时在广州的300多个城中村上演着,一如这座以兼容并包文明的城市的发展进程。

文向阳说,城中村就好比一个微缩的城市。“城市”的主人家产殷实,他们一直生活在村里,有些人只要收租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并不在意雨污分流的意义,维持现有秩序,才有经济价值。

“只能三翻四次地去拜访,和对方打感情牌,有时候他们也会提一些不属于我们施工范围的工作,比如加固屋子墙角,平整路面,我们只能力所能及地配合。”文向阳说。

样板工程有最好的说服力。作为白云区城中村雨污分流项目最后的几个村,前期的工程为文向阳提供了“游说”的样板,没有人不喜欢清爽干净的环境,这项工程也打破了人们对城中村阴暗潮湿的传统刻板印象。

广州之缘

一直以来,文向阳都在将别人的家变得更好。

湖南益阳毕业后,他就到了云南修公路,又去武广高铁,也就是中国第一条高铁的施工现场待了四年。道路、桥梁和隧道的技术指导,他干了个遍,包括在昆明的市政管道和地铁三号线,还有深圳地铁项目。

文向阳与广州的缘分始于2018年。

担任广州市白云区污水项目书记以前,文向阳负责的是白云区龙归的污水处理厂。根据他的观察,如今白云区好几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都达到了万吨,从白云区现有的人口规模来看,污水处理已绰绰有余。

30多年来,白云区从城郊大区变成中心城区,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背后,是不断增长的人口。“包括污水处理,这些城市规划都是为日后的人口增长做准备的。”在全国各地奔走多地以后,文向阳发现,在城市规划和布局上,广州的眼光十分超前。

VCG111193143331.jpg

白云区城中村干净整齐  图源:视觉中国

文向阳让很多人的家都变好了,但自己的家还是受限于工作,难以团聚。

“我们和孩子很少见面,思念也没有办法,工作就是这么个性质。”他笼统地总结道。“工作性质”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流动性的工作,他们不会知道下一个工地在哪里,而项目工地关注的是KPI、是工程进度、是物料协调、是工艺流程、是奉献精神,在这里,夫妻团聚和天伦之乐多数时候只能是酒后话题。

但文向阳算是幸运的,至少和其他同事比起来,或者和中国基建领域的大多数建设者比起来——他和太太同在广州这座城市,只是11岁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四川的岳父岳母家。

同事如小麦就面临这样的抉择——女朋友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下一个项目不在广东,只能分手了。“她在江门当老师,不会跟着我到处跑的”。小麦有些难过,虽然在项目部里他级别挺高,但在当老师的女朋友面前,没有什么话语权。

不过小麦有预感,留在广东的可能性挺大的——广州民生类项目日益增多。他认为这座城市的建设重心已经出现了变化,过往的基建项目更多地在被民生工程取代,这也让这座城市更加亲切,更加舒适。而文向阳和小麦这样有勇气和愿意付出的建设者,也正像广州这座城市,在每天耕耘,每天进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46系列圆柱电池开始量产?亿纬锂能拟每10股派5元,2023年“炒股”陷亏损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