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产业 佳兆业坚持造血式扶贫

古月
2020-06-30 02:52:41
来源: 时代周报
截至2019年底,上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7户176人脱贫,脱贫率达99%。上东村村集体收入达31.8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53.48元,达到相对贫困村退出标准,实现脱贫。


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上东村的蜕变过程,为企业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优秀案例。

位于惠州市最北端的上东村,因地处偏远、人迹罕至,故也被坊间称为“北极村”。全村566户2593人,相对贫困户就有47户、176人。“上东村的贫困发生率,在广东地区并不多见。”作为佳兆业扶贫公司的一员,马涛(化名)在这里一待就是三年。

2017年11月,佳兆业集团组建了全公司唯一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一级组织机构—佳兆业扶贫公司,并选定惠州市龙门县上东村、田尾村、西埔村、晨光村、祖塘村、小塘村共6个贫困村进行定点帮扶。其中,上东村是基础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严重的一个村。

上山下乡、访贫问苦、调研需求、勘踏现场……经过两个多月的前期摸排,佳兆业团队最终确定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三大板块加产业扶贫的“3+X”模式,全面推进上东村的扶贫工作。

荒地变身江湾公园、泥泞小道变身景观大道、破旧危房变身亮丽民居……三年时间过去,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佳兆业扶贫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贫困村,已然蜕变成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截至2019年底,上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7户176人脱贫,脱贫率达99%。上东村村集体收入达31.8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53.48元,达到相对贫困村退出标准,实现脱贫。

喝水不忘挖井人

要致富,先修路。在进驻上东村后,佳兆业团队着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Y210乡道的改造工作。

Y210乡道是上东村的主干道,也是村民前往文化广场、小学、卫生室的必经之路。道路仅有4米宽,人、车、畜混行,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还经常有大型工程车经过,十分不安全。

为让村民早日告别这条泥泞小路,佳兆业投资将该路段路面拓宽1米,增设两侧1.3米的人行道,并种植了74棵大腹木棉、51棵黄花风铃木等苗木,使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Y210乡道也是效率最高的一个项目,当时,为了让村民过个好年,团队加班加点,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只用了20天左右。”马涛回忆称,这是佳兆业定点帮扶龙门县的第一锹,意味着这个山村将告别脏乱差,打响了佳兆业精准扶贫第一枪。

首战告捷,马涛和他的团队却来不及休息。“2018年春节过后,我们刚回龙门,乡书记便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让我们尽快启动省道两边的人居环境改造工程。”马涛回忆称。

经过现场勘察,马涛发现,上东村省道两边村民大部分人家门口的排水系统存在很大问题,一到雨季,所有水都是往家里灌。另外,房前屋后的环境也是杂乱无章,东西乱堆乱放,由于省道穿境而过,大货车很多,还存在安全隐患。

马涛和他的团队商量再三后,决定在这一区域重做排水系统,房前屋后硬化整理,道路拓宽,新建人行道、加种景观树、重装路灯等。“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道路两边的改造工作陆续完成。如今,改造后的上东村路段,已成为贯穿龙门县全境省道244的亮点。”马涛称。

而最让马涛难忘的,则是上东村的自来水项目,这也是驻村团队做得最艰难的一个项目。

“2017年刚来村里的时候,就经常听说村民饮用水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到了秋冬旱季,因为水压不够,经常停水。”马涛回忆说,最后团队讨论很久,还是决定接下这个重担。

但马涛还是低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在筹备阶段,刚开始购买的增压设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必须要建造一个水坝;由于水中沉淀物较多,还需要多搭建一套过滤系统;同时为了保证稳定供水,还得建一个大水池。随着工程量加大,投入的资金也远超最初预算。

经过一年多筹备,项目终于得以动工。但在过程中,马涛和他的团队遇到新难题。工程所在地是一座石山,有很多石方,其中一个300多立方米的石方,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才爆破;上山的路异常颠簸,即便经过改装,一辆10立方米容量的车每次也只能运4―5立方米材料,运输成本大增;施工单位在山上生活艰苦,只能住在简陋的临时工棚里,物资匮乏……

“实话实说,如果我们不做,村民很难再找到其他单位来做了。”马涛回忆说,为了2500多人的用水,真的是用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锤子一锤子砸,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硬是把项目干出来了。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着手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佳兆业扶贫团队深知,造血式的产业扶贫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此前,上东村的村集体收入只有一个水电站的分红,每年4万―5万元,用上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艳军的话来说,还不够日常行政的开销。

于是,马涛和他的团队在经过前期考察后,决定在村乡道主路左边一块闲置多年的荒地上,打造一个示范种植项目(上东村生态果园)。

经过反复谈论,最终确定由一家当地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佳兆业合作,形成以种植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生态采摘园模式,主要产品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培育出的北枣南移项目;另外,项目还会专门搭建一个小棚,用于种植有机蔬菜、西瓜、香瓜等。

据悉,该产业项目可解决20户贫困户的就业,预计每年可给村带来超20万元的收入,并带来超1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

“现在日子肯定比以前好了,在果园干活也比较轻松,每天除草、施肥,天气太热还可以自己调节工作时间。”吴兴英曾是上东村的贫困户,在成为生态果园的一名在职员工后,她和丈夫王志每人每月可领到3000元工资。

在打造产业项目的同时,佳兆业还针对上东村的生态优势和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在闲置的荒地上,佳兆业兴建了瑶族风情的旅游公园,长鼓、牛角、环廊、火狗、龙犬吉祥等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图腾再现村内;同时,佳兆业以瑶族建筑风格对村内居民楼进行整体改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狗”、瑶族的手工艺品瑶织等进行价值挖掘和品牌打造……

刘艳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上东村正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全力打造集“瑶浴温泉+瑶族新时代文明”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一条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绿水青山将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