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生物业绩稳增 产品结构单一藏风险

2019-03-12 03:05:21
来源: 时代周报
成大生物(831550.OC)稳坐狂犬病疫苗龙头位置。根据成大生物2018年业绩快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8.98%,净利润增长6.12亿元,同比增长10.26%。

时代周报记者 戚展宁 发自广州

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过后,同为东北企业的成大生物(831550.OC)继续稳坐狂犬病疫苗龙头位置。

根据成大生物2018年业绩快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8.98%,净利润增长6.12亿元,同比增长10.26%。其中,核心产品狂犬病疫苗销售量已经多年稳定增长,2015―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18.9%。

成大生物从2008年开始就在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处于领先位置,2017年市场份额更达到35.7%。随着长春长生(现“ST长生”,002680.SZ)因疫苗事件土崩瓦解,成大生物更难有挑战者。疫苗事件两个月后,成大生物还申请港股上市,并获得证监会批准,目前仍待港交所审核。

但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成大生物在研发投入低于同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如果状况持续,企业的长期增长或受影响。关注疫苗行业的证券分析师刘清(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长期来看,中国疫苗市场未来会萎缩,狂犬病疫苗长期发展空间不大,产品结构单一或许会成为成大生物的风险点。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热潮下,成大生物已被视为有潜力登陆科创板的种子选手之一。未来,成大生物是否会寻求机会并以何种形式冲刺科创板,令人遐想。

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成大生物董秘,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业绩稳增

公告显示,成大生物的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用狂犬病疫苗在海外市场及国内市场的销量增加。

目前,成大生物仅有两款上市产品,分别是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和Vero细胞灭活乙脑疫苗两款上市产品。其中,狂犬病疫苗作为核心产品带来了稳定的收入,2015―2017年这一产品的收入分别达到8.1亿元、9.6亿元、11.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9%。

成大生物官网称,成大速达(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生产量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截至2018年底已接种超过7000万人份,出口30多个国家,且没有一例免疫失败报告。

刘清认为,成大生物2018年利润稳定上升,主要得益于在狂犬病疫苗市场份额稳定,且海外市场(主要是东南亚、非洲)增长稳健。

2018年发生的狂犬病疫苗事件,堪称疫苗市场的一场地震。地震中有企业轰然倒塌,也有企业因此得益。

刘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长生生物以前市场份额在20%左右,疫苗事件之后市场份额被小公司抢占。而成大生物2018年已经满产,市场份额预计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分析了2018年国内的批签发数据,并没有看到成大生物在国内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但是可以预计其龙头地位是稳固的。”

智研咨询报告显示,2017年,长生生物在狂犬疫苗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为23.19%,仅次于成大生物的33.94%。而随着长生生物退出竞争,成大生物在疫苗行业的地位变得难以挑战。刘清预计,目前国内疫苗行业的市场体量在35亿元左右,而成大生物的市占率在37%―40%。

市场份额排在成大生物后面的有宁波荣安、广州诺诚和成都康华等企业,2017年上述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20%。

成大生物不仅挺过了地震,还在事件后启动港股上市进程。

2018年10月,成大生物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在次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公告称,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新发行不超过1.43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港股上市得到证监会批准以后,还要等待港交所等机构的审核。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了一次20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其中对生物科技公司的财务门槛有所降低,可见对新兴生物科技企业的欢迎。

产品结构单一或成风险

狂犬病疫苗为成大生物提供了持续的收入来源,但产品结构单一或许会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风险。

成大生物的港股招股书显示,成大生物几乎所有收入来源都是疫苗产品,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每年的销售收入占到成大生物收入的80%以上,2018年上半年收入占比高达88.3%。

目前,成大生物的在研产品有九种。其中,可注射出血热疫苗成大康宁处于临床后评估阶段,预计2020年获得NDA批准;另外五种管线产品已获准开始临床试验,三种管线产品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刘清认为,产品结构单一会成为公司的风险点,长期来看,中国疫苗市场会萎缩,狂犬病疫苗长期发展空间不大,历史上批签发数据也没有大的增长。“公司的长期看点还是其他品种的推出,但短期内狂犬病疫苗仍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成大生物在研发投入上低于同类生物科技公司,转而把大部分的支出用在对外投资购买理财产品。

成大生物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研发费用为5166.6万元,仅占收入的4.1%,2015年和2016年该比例则维持在5.7%。但是中国其他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比都超过8%,占比最高的沃森生物接近50%,康泰生物为10.27%,长春高新为8.5%。而长生生物财报显示,2017年研发投入有1.22亿元,占研发成本的7.87%,投入金额和比例都约为成大生物两倍。

而成大生物在理财产品上支出颇多。仅2018年10月申请港股上市以后,就出现了四次对外投资,包括认购国债逆回购、招商银行理财产品、银河证券理财产品,交易共计6亿元。周期较短的两次国债逆回购期限均为14天,年化收益率为5.4%―5.81%。招商银行和银河证券的理财产品则期限较长,分别为91天和151天,年化收益率在4%以下。

成大生物于2018年5月11日召开的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不含关联交易)等,理财产品余额最高不超过10亿元,单笔理财期限不超过1年,理财额度可循环使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