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药上市17年增收不增利

2014-12-25 12:35:22
来源: 时代周报
公司副总裁蒋晓军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时代周报记者 陈姿羊 发自广州

今年8月才从南京医药(600713)董秘之位升任副总裁,近日却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短短四个月,蒋晓军垂直向上的职业生涯一坠至底。

蒋的个人坠落背后是南京医药频繁的高层人事震荡。今年1月,副董事长、总裁梁玉堂辞职;7月,董事王家宝去职。2013年的情况也是如此—3月,原董事长周耀平去职;4月和9月,董事、执行副总裁丁峰峻和董事、总裁何金耿相继离职。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自2013年以来,南京医药共有8名高管辞任。

1996年就已登陆上交所的南京医药,头顶国内医药流通类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光环,但近年间在与上海医药(601607)、国药股份(600511)、九州通(600998)等强手的竞争中稍落下风,尤其盈利能力更受人诟病。2013年,南京医药实现营收187.3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868万元,与上市第一年5.03亿元营收、3022万元净利相比,营收增加了逾数十倍,净利却相差无几。

两年8名高管去职

12月8日,南京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5日接到上级纪检部门通知,公司副总裁蒋晓军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而就在今年8月14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蒋晓军升任副总裁。在进入南京医药前,出生于1962年的蒋晓军并无医药流通领域的从业经验。蒋的个人简历显示,其曾任职于国防大学,后又进入电信系统,担任南京电信分公司西区局副局长。今年7月8日,蒋晓军辞去董秘职务。

对于蒋晓军接受调查一事,南京医药表示,已对相关工作做出妥善安排,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这一表态显然无法打消二级市场的顾虑,12月9日,南京医药股价下跌7.22%。

蒋的变动只是南京医药人事震荡的冰山一角。在两个多月前的9月29日,南京医药副总裁张轩因个人原因去职。作为外来高管,张轩拥有多年的医药流通从业经历,曾任华润医药外派华源药业、华源大药房连锁的总经理。2008年末,张进入南京医药,并被委派分管零售连锁。

而在7月8日,也就是蒋晓军辞去董秘一职当天,南京医药董事汪家宝也因工作变动宣布辞职;4月30日,监事会主席艾兴海因工作变动辞职,副总裁徐宁菊因年龄原因辞职;1月18日,副董事长、总裁梁玉堂因工作调动去职。

更大的高层变动发生在2013年。当年3月,担任了9年董事长之职的周耀平辞职,原因是工作变动;此后的4月份,董事、执行副总裁丁峰峻因个人原因辞职;9月董事、总裁何金耿因个人职业发展也离开南京医药。

公开资料显示,丁峰峻曾任北京步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康坦生物集团副总裁,2008年1月进入南京医药,而何金耿则在南京医药工作近6年时间。

随着周耀平、何金耿、梁玉堂等任职多年高管,以及张轩、丁峰峻等有着医药流通相关经验管理人员的相继离职,如今南京医药出身医药流通领域的高管为数不多。去年4月,接棒周耀平董事长一职的陶昀,在此之前是南京商厦的副董事长、总经理。

对此,南京医药投资与战略规划部王冠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高管变动均在公告中说明原因,并评论称陶昀“具备流通领域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增收不增利尴尬难解

在周耀平去职董事长一职时便有媒体指出,周的离职缘起南京医药近年间并不起色的业绩。

2004年,在周耀平接棒董事长之位时,当年南京医药的营收为5.2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0.18万元,较2003年同期大幅下滑88.31%。
 

在1996年上市当年,原董事长李家淼带领下公司实现营收5.03亿元,净利润达到3022.19万元,随后在1999年达到上市后的巅峰,当年净利润为7401.54万元。在12年之后的2008年,南京医药营收突破百亿规模,但净利润仍然维持3000万元左右,具体为3033.49万元。

在2008年后的5年当中,除去2009年和2013年分别实现4624.15万元净利和3868万元净利,其余3年中,南京医药净利有两年的净利只有1000万元左右,2011年更是出现1.83亿元的巨亏,这也是南京医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周耀平上任之前,南京医药业绩便已出现下滑趋势。2000年,南京医药盈利能力便开始下滑,直至缩减至2003年的2819.2万元净利。

与盈利毫无起色相对的是南京医药营收规模在不断扩张,从1996年5.03亿元的营收到2013年187.38亿元营收,17年间,南京医药的营收增加了逾30倍。

在上市17年间,第一医药、英特集团、华东医药等同类医药流通型企业的净利在不断上扬。1996年,第一医药营收2.76亿元,净利2043.16万元;2013年营收13.48亿元,净利为3426.68万元;1996年,英特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和1868万元,2013年这一数据为123.69亿元和7409万元;而华东医药在1996年和2013年的两组数据则分别为6.7亿元、890.92万元和167.18亿元、5.75亿元,均呈大幅上涨之势。

“药企的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都较高,并且国内药企同质化竞争情况严重,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价格低的同时,营销费用却不能少,利润空间随之缩小。”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边晨光向时代周报记者评论说,“除去企业自身发展原因,高营收低盈利实际上是医药流通业的行业特性。

在盈利能力始终难有突破的大背景下,南京医药近年间着手剥离资产,以补充现金流。2005年,南京医药以1287万元将公司持有的江苏南药东升实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陈文健;同年,以6600万元价格将持有的南京东方商场5000万股转让给南京新百房地产开发公司;2007年9月21日,南京医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片仔癀(漳州)医药有限公司600万股股权;2008年9月,南京医药转让南京凯腾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

牵手联合博姿

资产剥离提速的同时,南京医药盈利能力依然起色不大。

王冠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已经公开披露的公司2013年年报、2014年第二、第三季度报告,通过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加强期间费用管控,提高经营质量,公司的业绩提升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向上拐点。”据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医药实现营收164.44亿元,净利5102万元,较以往有所增长。

在南京医药方面看来,与联合博姿的合作或许可以进一步改变尴尬的盈利状况。

2011年7月,南京医药控股股东南药集团与联合博姿签署合作意向书。2014年12月4日,联合博姿宣布集团已经完成对南京医药的投资,获得其12%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南京医药第二大股东。

对于此次合作,南京医药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在与联合博姿达成战略协议时,双方约定,非主营、非盈利、非控股的企业都要剥离。2011年12月10日,南京医药宣布拟向参股公司南药国际转让所持包括徐州医药同仁堂洪泽等在内6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合计作价2.88亿元。

“联合博姿两大核心业务是以药店业务为主导的保健美容零售以及医药批发与分销,这对联合博姿与南京医药之间的战略合作会有显而易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公司定增项目的完成,公司将与联合博姿围绕包括零售在内的各项业务、管理方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王冠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联合博姿方面看重的应该是南京医药的渠道,而这次合作对南京医药来说,首先财务上是一个利好,其次也是个渠道来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边晨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说。

此前曾到南京医药调研的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则认为,联合博姿的进入和药事服务的推广将是南京医药两大看点。目前市场对联合博姿的进入期望较高,后期有望通过博姿的渠道引入国外优秀药品配送来提升毛利率,且通过定增收到的现金改善南京医药的财务状况。

联合博姿的到来或许也会给南京医药目前的高层设置带来变化。根据当时协议,在年底董事会换届选举上,第二大股东联合博姿将有权提名南京医药董事会成员及一名高级管理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剑指3400亿锂电新局,外来巨头抢滩“亚洲锂都”:与“地头蛇”争锋,谁将胜出?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