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中国

2014-11-18 11:38:53
来源: 时代在线
礼乐文章、文明日舒。按照中国儒家理解,经历过“据乱世”,进入“升平世”之后,社会终将进入“太平世”。

礼乐文章、文明日舒。按照中国儒家理解,经历过“据乱世”,进入“升平世”之后,社会终将进入“太平世”。

“太平世”何解?百余年前,经历着中西文化严重碰撞的儒生康有为,给出的答案是 “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这两点,在当时连康有为自己都过于新潮、危险,过于领先于其时人们的理解力。录下他这些新潮思想的《大同书》,最终成为其生前秘而不宣之作。

实际上,所谓新潮流,都可从中华原典中找到依据。三代之英,从来都是中国文化内在驱动向前的动力之源。

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方式,在三十余年时间里,实现了这个国家的又一次繁荣。执政党和国家又一次走在了新的关键阶段。温饱而小康,自小康迈入发达国家,百年复兴中国梦,蓝图已实现过半。关键时刻,凝聚民族精气神,塑造适应新形势的新道德伦理体系,用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等等各种方式,打造与中国发展相匹配的软实力、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巧实力”,在中国崛起中起到助推作用,以完成跨越式一跃。

以传统智慧建设中国性

当时光的脚步走向2015年,中国社会正加速向一个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中国公民有机会追求新的事物和拥抱新的生活。另一方面,贫富分化严重、贪污腐败、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滑、环境污染严重、婚姻与家庭变数激增等等。可以说,今日中国,伦理与道德、伦理与法理、法理与道德之间的歧义乃至冲突,现今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观念,正是汲取古代治理智慧的精髓。事实上,中国几千年大一统国家的国家治理最成功的经验,即是礼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以法治解决生活秩序问题,以礼治解决心灵秩序与责任伦理问题,解决礼治与法治相统一的问题,最终,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对家庭的珍惜和尽责,对社会交往和各社会自组织的关心和担当。

在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剧烈变迁之后,古代人与现代人看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意味着古代人有着与现代人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视角,这些视角现代人可能已经遗忘,而需要重新回到传统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去了解。今天现代社会遭遇的许多问题,局限于现代视角可能是“无解”的,但传统视角却可能会提供很有意义的启发。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蕴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可为解决外部冲突、促进民族融合、道德提升、文化认同提供巨大的积极作用。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演进的这一内在逻辑。新一代领导集体亮相之后,毫不掩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密集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9月24日,习近平出席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今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的第18次集体学习中,主题更是设定为“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引述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内容,都包含了复杂的历史经验和多元的思想来源。

比如当下社会瞩目之贪腐问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就指出“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党员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德治礼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尊重自己的历史传统,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依纪管党治党提供文化营养。”

民族复兴,寻求中国性,凝聚精气神,首要在于社会精英阶层形成主流国家文化认同。而这个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肩上。作为中国引领者,此时此刻,以传统优秀文化塑造中国共识,成为其重要历史使命。这一新变化甚至被敏感的海外学者捕捉。日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著名中国问题研究者,荷兰学者彭轲就描述了他的观察,“在过去,人们提到共产党,总是要说共产党是搞革命的,后来说是搞改革的,而现在提出共产党是执政党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跟中国的传统文化、跟老百姓的愿望是息息相关的。这个概念非常新颖”。而之所以说概念新颖,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除了搞革命,搞改革,更加将自己与中国本质密切联系,开始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并把自己当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创造性转换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有一个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一概括具有鲜明的中国概念,适应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可以视之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炼。

事实上,近代以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激变当中,这种思想的激变又与中国社会遭遇的现实困难息息相关。可以说,中国思想文化激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摆脱危机、求索复兴之路的过程。真正的儒家推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引领中国改革的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革新。无论是此前的革命,还是后来的改革,实际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承继,是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新型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须知,传统是活的、不断生成的,今天谈传统,绝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古,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在于对于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在于对于世界的普遍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不久就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成为其一系列重要思想论述的核心。他特别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又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既不是完全依附于舶来品之上的无土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颟顸自大,盲目排外,必须根植于厚重深邃的民族传统文明,并且勇敢融入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积极角色。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内孕现代思想因素。当初拿出勇气拥抱世界潮流的,大多都是儒家知识分子,薛福成、康有为、梁启超、王韬……正是这批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儒生,启蒙了随后的包括早期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并最终寻找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中国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继承者,也是中国儒家内在革命精神的继承者。

而在今天,当中国崛起已成事实,中国传统文化将再次成为人类世界中的灯火,并为世界的未来提供想象空间。中国将为人类社会演示大国如何和平崛起,“和”的精神如何为世界秩序提供新的思路。“中国人从骨子底里没有侵略别国的文化基因”,睡狮醒了,世界会发现,这是一只和平而可爱的狮子。

在不久前结束的APEC会议上,备受瞩目的一幕,发生在古老的瀛台。朗月净空,中美两个大国领导人习近平与奥巴马徐徐前行,把手言欢。习近平告诉奥巴马,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而奥巴马在第二天面对中外记者时说“我更加理解了中国人民为何珍惜国家统一和稳定”。可以说,习近平用这样一种文质彬彬的方式,展现出大国之风、和平之范、礼仪之美,展现出现在以及未来三十年,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特殊角色。“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和智慧,成为“习式外交”的特色之一,而这种特色,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特殊方式。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并意图运用其精华、智慧进行国家治理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执政理念。

百余年前,康有为曾撰文批评民国初年的“去中国化”倾向,认为中国自有其“国魂”,他说:“凡为国者,必有以自立也。其自立之道,自其政治教化风俗,深入其人民之心,化成其神思,融洽其肌肤,铸冶其群族,久而固结,习而相忘,谓之国魂。”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中国传统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温故方能知新,推陈才能出新。时代变革启幕,且适逢时代周报六周岁,我们此时推出“礼乐中国”特刊,旨在探求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成功完成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在国家治理方面业已发生重大变革,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尤显重要。是以为述,与读者共飨。



相关报道见《时代周报》六周年特刊:礼乐中国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牙茅”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卸任,曾走后门上山烧香
重庆燃气董事长被免职,调查组入驻后发现六大问题
净利润破百亿的长安汽车,想以降本来突破盈利瓶颈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