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打假应常态化

2013-01-10 00:16:04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方广
  
A股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向来不佳,上市前就进行申报材料的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结果上市“圈完钱”后就出现业绩大幅下滑,更别说年年季季分红。这一痼疾摆在那里那么多年,各方却就是拿它没辙。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诸多问题,也慢慢从少见多怪至多见少怪,最后就见怪不怪了。当对一种现象已经麻木或某种意识状态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会把它当作一种自然而然。所以,对再差的公司,投资者照样申购,二级市场上照样买,照样炒。

管理层也不是没有整治过,但最终结果要么是收效甚微,要么就是无疾而终。这一次的动静似乎“雷声”比较大,但最终落下的雨点能有多少呢?

此次检查的背景是在IPO队伍“爆棚”的背景下出现的。目前已过会及在审的申请IPO企业接近900家,按一年240个交易日及一个交易日进行一宗IPO计算,需要近四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消化,这还没考虑在此期间后续新增的IPO申请。这一严重的“IPO堵塞”情况让人犯愁,如何消化当然就成了管理层最急迫的任务。

所以,IPO打假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自我清洁机制,不如说是由通道拥堵倒逼出来的无奈之举。

分流是选择之一,但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得重新熟悉新的市场的制度规定,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相关文件资料的撰写,这些都是新增成本,过去付出的成本中有部分也必将成为沉没成本。而从募资效果来看,其它市场(香港市场、新三板)和其它方式(发债融资)显然没有正规A股市场有吸引力。香港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和A股完全没法比,而且在法律和会计方面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人员及信息交流方面的沟通成本也较内地高。而要申请上市的公司放弃IPO而改为发债,更是一厢情愿,这不仅意味着过去的付出完全成为沉没成本,还意味着要负担新的成本。

部分公司在劫难逃

相比之下,直接从排队队伍中切去一部分会更直接也更有效。而对上市公司申报材料中存在的最常见的问题,经过对数千家上市公司的审核,管理层早已驾轻就熟,了然于胸。以前未对其“动真格”,是因为时机未到,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是这个市场的核心载体,它作为轴心联结了IPO过程中所有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主体,是其它各主体的利益能否实现的前提,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现在的情形则是,IPO队伍过长,已经影响到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进程,事态到了必须牺牲一部分作为代价来保证大局的时候,这时就不难理解管理层为何会痛下决心动真格,而一旦动真格,自然也就是轻而易举之事。所以,在此次行动中,注定有一些公司会成为被清除对象而在劫难逃。

此举一方面会直接影响相关中介机构的收入,同时也会影响上市公司本身的营运,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虽然证监会一再声称,在审核制下,证监会的作用只是保证让IPO公司保证披露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并不代表对该公司的投资价值的判断,但至少让上市公司经过了一层过滤和筛选。只不过,上述分析只是理论上的,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此次未被清除的公司也未必就是好公司。

而且,这种专项检查的方式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情况推出的一种权宜之计,其效力也难以持久。目前关于上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为已经有了比较多的法律法规,但这些规定并未得到彻底执行,因此,像这种一两次短暂的行政式的财务打假只打得了一时,打不了一世。真正良好的市场秩序只能来自于监管主体职责范围的明确界定以及一整套行之有效并得到确实执行的制度体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开盘跌超6%!中贝通信7.3亿元大单遭“打假”,此前两月已两度遭监管处罚
重磅出手!证监会重点打击五类财务造假行为,提高内部人举报奖励金额
执掌证监会满月,吴清铁腕治市,上证指数升6.99%
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证监会主席吴清上任后首度公开亮相!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