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扬汤止沸 欧洲需刮骨疗伤

2012-10-11 03:37:13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方广

历经波折,欧洲稳定机制(ESM)终于在10月8日尘埃落定。ESM董事会主席、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称8日这一天“是欧洲的好日子”,但欧元未来是否能获得有效支撑,未来的欧洲经济是否能走出泥潭,欧洲各国是否因此就能真正过上好日子,答案也许并不太乐观。

漫长的博弈

与美国在金融危机出现后所采取措施的速度之快及力度之猛相比,欧洲的行动显然太过于迟缓,力度也远远不够。直到2010年5月9日,欧元区17个成员国才共同决定成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目前该基金拥有的资金规模为4400亿欧元,2010年10月26日欧盟峰会通过决议将基金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

2011年1月5日,27个欧盟成员国又成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由欧盟委员会创立的紧急救助基金,可筹集600亿欧元。

上面的措施虽然都是欧洲金融危机的防火墙,但都是临时性的,直到今年10月8日,才成立永久性的ESM。如果提早行动,将大大减少欧元、欧洲金融市场、经济及信心在此前两年时间里所受到的打击,而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一种不必要的巨大代价。

这一局面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政治架构层面。美国是单一主权的联邦制国家,而且执全球金融及经济之牛耳,其决策及执行效率自然会相当高。而欧盟是多个主权国家的联盟,决策过程要受到多方面因素掣肘,内部各个主权国家间的协调与沟通成本非常大。

其次,欧盟内部对欧洲统一进程话语权及主导权的争夺也影响了共识的达成,内部争拗及形成一致意见的巨大时间成本,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危机救助措施的形成与实施。

欧洲的危机解决之道与美国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美国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及牛仔精神,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完全不择手段,救助措施的随意性及以邻为壑的嘴脸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无限货币宽松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解决危机的根本取向就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金融及经济走出困境,然后再通过税收收入的增加来解决债务问题。

相比之下,欧洲则要理性得多,毕竟欧罗巴洲是理性主义思潮的诞生与盛行地,处事风格要冷静、谨慎及理性得多。这体现在德国(理性主义的大本营)一直主张通过紧缩的手段,要求各成员国严格执行事前达成的财政纪律。即使是ESM开始正式运作,但其前提是接受援助的国家必须同时接受一系列条件,如收紧财政预算及实行经济调整政策等。

但法德的这一紧缩主张(后来出现分化)在各危机国遭遇到了强烈反弹,演化的结果是在实行紧缩的同时实行结构性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意见开始升温。危机国内部反紧缩派、危机国政府及欧盟发动机法德之间形成的复杂而漫长的博弈还将持续。

欧洲的危机应对思路是希望通过恢复财政纪律及经济改革,使金融秩序及经济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与美国救助方式相比,这一思路明显存在不足,因为脆弱的金融及经济就像一个虚弱的病人,如果再实行紧缩措施,无疑是使其雪上加霜,效果适得其反。

这也是问题成员国最不爽的地方,所以ESM推出是一回事,但成员国是否愿意提出救助申请是另外一回事。目前的局面是问题成员国希望仍能停留在欧盟内,但又不希望实行紧缩措施,而德国也表达了不希望问题国退出欧盟,但在接受援助的同时必须戴上“金箍”。

10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希腊,双方将会继续进行磋商,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双方立场或许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又一个乌托邦 

理性的特点之一就是反思。欧洲金融危机的出现,也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欧洲的一体化。

从最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再到欧元的正式推出,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在政治、经济及金融各个层面展开,但目前看来似乎有“大跃进”之嫌。

以欧元的推出为例,统一货币的出现,有利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最有力的经济纽带。但欧元作为一种欧盟各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是一种最高级的经济合作,本来应是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而非理性设计的产物。当然,顶层设计也不是绝对不行,但相应的基础设施必须具备,这是前提条件。

可惜的是,直到欧洲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后,在今年7月初的欧盟峰会上,欧盟才正式通过由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提出的《走向一个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这是一个“真正”比较完整地勾勒出欧洲一体化路线图的方案,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体化的金融框架,包括单一的欧洲银行监管以及一个共同的存款保险和决议框架。此外,还包括一体化的预算框架及一体化的经济政策框架。

此外,欧盟没有设立成员国的退出机制,而只有单向的进入机制。这是一个致命的机制缺陷,极易导致道德风险。如果是双向的机制,当成员国出现问题,已经不再符合成为欧盟成员国或欧元区成员国标准的时候,必须实行刮骨疗伤,实行铁腕退出,等条件合格后再恢复进入。

眼下的机制则是成员国出现问题后,不得不由欧盟对其实行救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助长更多的道德风险。所以,德国坚持的援助与改革相对称的做法是合理的,有利于抑制道德风险的滋长。而且,各成员国的情形千差万别,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如果总是纠缠于对问题成员国的救助,则将完全受制于其中的短板而会长期徘徊不前。

历史上的欧洲,曾经出现过以非理性的战争方式实现欧洲一体化的尝试,但结果证明这一做法行不通。也正是经过战争的浩劫,战后的欧洲便试图以和平的经济方式实现欧洲的一体化。目前看来,这一条道路要远比简单的战争手段复杂得多,成功系数未必会高于战争手段。或许,欧洲一体化的愿景,只不过又是一次理性的自负,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社会乌托邦,精神里完美但现实中却永远无法实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有望增厚利润,研发及供应链实力显著
主板IPO丨一天两家IPO企业齐撤单!今年沪深主板已有38家企业撤单,长三角三省占比超3成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