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创新业务 海通赴港上市提速

2011-05-05 05:29:27
来源: 时代周报

上市券商目前已经全部公布2010年业绩,15家券商净利润总额超345亿元。虽然净利润总量依然可观,但15家券商中多达13家2010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负数,仅有中信证券及宏源证券取得正增长。究其原因,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佣金战下的经纪业务收入下滑。在全行业呼吁转型之时,已有先行者试图摆脱经纪业务独大的桎梏,投行业务在2010年快速崛起,但转型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对于全行业而言,依然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张小蓓 发自上海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15家上市券商2010年报的公布,净利润总额超过345亿元,尽管净利润总量可观,但高达13家券商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负数。经纪业务下滑,或成净利润下降最大原因。事实上,在佣金大战中,券商正不断谋求转型开展创新业务,但目前为止仍改变不了经纪业务在营收中占据的半壁江山。

其中,海通证券(600837.SH)在券商利润排行榜中以36.86亿元稳居前五名。然而尽管各项业务排名位居前列,但2010年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却为-22%,其经纪业务的下滑仍然拖累了业绩。不过,海通证券在投行、资管以及自营方面的表现并不逊色。再加上直投、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发展,转型之路仍在进行。择期H股赴港上市,既加速了国际化又补充了流动资本。但是面对投资者的“上市只为圈钱和资本投资利用率不高”的质疑,海通证券又将怎样面对?

经纪业务大幅下滑

年报显示,2010年海通证券营业收入为97.7亿元,净利润36.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和19%。其中,经纪佣金收入为4864万元,同比下降22%;净佣金率为0.108%,同比下降21%。毋庸置疑,经纪业务下滑成业绩最大杀手。不过,国泰君安券商行业分析师梁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10年经纪业务整体下滑23%,因此海通证券的下滑属于正常情况。同日公布的一季报显示,2011年1季度海通证券营业收入26.7亿元、净利润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和17%,但经纪佣金同比和环比分别降低4%和27%。

实际上,随着传统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券商也一直面临着收入结构单一、竞争同质化的问题,因此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各券商追求的目标。而海通证券的2010年业绩很大程度上就要得益于自营、投行和资管等业务。

年报显示,由于固定收益投资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操作,自营业务实现了盈利同比显著增长。2010年自营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3.27%,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1.65%。2011年第一季度,海通证券自营规模达222亿元,同比增长44%,收益率同比增长129%。而自营业务正是海通证券去年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得益于去年IPO项目的大量发行,海通证券在投行业务上的表现毫不逊色。2010年报和一季度报的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9.2亿元和2.7亿元,同比增长141%、54%。共承销34家股票及债权发行,总体位列年度总排名的第六。2011年1季度,股票承销继续延续良好态势,主承销额56亿元、份额3.75%。债权主承销额10.6亿元、份额0.87%。金额较去年增加0.93亿元。

在资产管理方面,新产品的发行推动了海通证券规模的增长。2010年实现资产管理7.14亿元,同比下降4.0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在一季度,实现资产管理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2.42%。海通证券2010年发行了规模8.52亿元的海通新兴成长,年末集合理财规模为13.44亿元,市场份额为0.88%。一季度又发行了规模14.98亿元的海蓝内需价值精选,一季度末集合理财规模达到25.16亿元,市场份额1.67%,排名第19。

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经纪、自营、投行和资管收入占比分别为49.79%、11.08%、9.42%、7.30%。据不完全统计,在券商去年的业务收入结构中,经纪、自营、投行和资管四大业务的收入占比的中位数分别为63%、10%、9%和0.7%。由此可以看出,除经纪业务上,海通证券低于中位数,其他三项业务的比例均高于中位数。

创新业务先发优势

在传统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更多的券商开始寻求创新业务的发展。而在这点上,海通证券或许具备了先发优势,其在融资融券和直投上的业务可圈可点。“海通证券的亮点在创新业务,它的融资融券和直投发展很快。”东方证券券商行业分析师王鸣飞表示。

截至2010年年底,海通证券的融资融券余额达到21亿元,市场份额第一。海通证券是最早开展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的六家券商之一。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末融资融券余额为24.13亿元,市场份额12%,居行业第一。三月份融资买入额为54.38亿元,市场份额为17%,同样处于行业首位。华泰联合证券行业分析师李聪预计,融资融券业务将为公司贡献3.8%的综合收益增长。

股指期货2010年贡献综合收益为1.8%。海通证券持有海通期货93.3%的股权。海通期货注册资本5亿元,规模居首。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净利润0.51亿元。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随着股指期货交易量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依托海通证券营业部网店的业务优势,期货业务未来对公司的业绩贡献还会进一步提升。

海通证券在直投业务上的表现更是不容小觑。截至2011年3月31日,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资产达20亿元,同比增长200%,环比增长41%。2008年10月,海通证券正式成立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直投业务。2010年,海通开元净利润0.61亿元,海富产业基金净利润0.4亿元。同时,海通证券与比利时富通基金合资成立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募集1亿欧元设立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从事股权直投。此外,海通开元还获批组建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投资西安航天产业基金。

海通开元直投的两个项目更是使其获利丰厚。银河股份约浮盈4439万元。而东方财富目前浮盈1.61亿元,将于2012年解禁。目前,海通开元共持有六家未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若都可顺利过会,海通证券将硕果累累。

至于海通证券的发展方向,梁静认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将会一并发展,不过创新业务发展得要快些。而据媒体报道,海通内部人士也曾表示,其他传统业务方面,海通在近年来投入不大。

事实上,在4月29日海通证券的股东大会上,行政总裁林涌就表示,2011年,公司将会集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并扩大规模。投资银行的收入占比也将大幅增长,将由去年的10%-15%增至今年的三成以上。目前,公司已有10个新股项目,大部分将会在下半年进行。

尽管大多券商人士看好海通证券创新业务的发展,但国信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邵子钦认为,海通证券的创新业务仍处于起步期,收入贡献有限。

赴港上市快马加鞭

伴随年报和季报发布的还有一则海通证券择期发行H股或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告。这是继中信证券之后,又一希望成为“A+H”型的证券上市公司。

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3%(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簿记管理人不超过上述发行H 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根据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的计算,海通证券发行H股不超过10.7亿股,发行额130亿-150亿元,拟对海通开元、海通期货增资,增加运营资本,在海外择机设立或收购证券相关机构。事实上,这一利好消息并未得到二级市场的积极回应。在当天复牌后,就呈现急跌态势。“融资会摊薄短期业绩,所以投资者可能不看好。但长期来看,发展还是好的。”

而事实上,这或许并不是投资者反应消极的唯一原因。募投项目不明确、资金利用率低或都成为了投资者的不满之处。王鸣飞认为,海通证券需要给投资者一个更为明确的解释,赴港融资百亿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但针对这一点,显然有不同的答案。

“募投项目之间的资金流动并没有绝对的,也没有对投资金额做任何限制,所以应该是灵活的。”梁静指出,海通证券的募投项目大致还算明确。

一季报显示,海通证券的账面现金高达240亿元。本次H股募集资金又将会超过百亿。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很多资金尚未利用,又要融资?难道只为圈钱?”早在2007年底海通证券借壳上市后,就融资超过250亿元,创下券商史上最大增发金额纪录。“国内确实需要补充流动资本。”海通证券副总裁吉宇光说。梁静也表示,“证券公司与一般行业的公司不一样,资金要是用起来,会非常快的。”对于证券公司这种金融行业,资金是越多越好。国元证券总经理蔡咏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过此种观点。

自由资本利用率的净资产收益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资本运作的好坏或者赚钱能力是否强。据统计,截至去年末,券商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中位数为12.63%,但收入和净利润均位于前十的海通证券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在中位数之下。更有券商人士表示,海通证券资金运用渠道不畅,迟迟见不到收益,令市场对海通的投资能力和融资目的心存疑虑。

在券商大佬中信证券计划赴港上市之后,海通证券紧随其后,是时间巧合,还是有意对抗券商大佬?“这个原因可能有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公司的发展概念和思路,走出国门与国际竞争。”梁静说。

H股发行意味着海通证券即将叩响境外市场。实际上,此举更多地被解读为加速国际化步伐。早在2009年11月,海通证券就通过全资子公司海通香港收购了大福证券,再加上本次的赴港上市,更被认为加快了国际化的战略性布局。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报——经营业绩稳步向上,高质量发展踏上全新征程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品牌升级聚焦高钙,奶酪博士发布行业首个儿童奶酪团标,同步上线10余款新品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