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张涵予

2010-05-25 22:48:3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百花、金鸡、华表……大多数演员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的夙愿,他只凭一部《集结号》就轻松拿下。“谷子地”让张涵予收获了众多沉甸甸的影帝头衔,而他的银幕形象也就此被定格:硬朗、正派、坚毅、深邃……人们提到张涵予,脑海中所能联想到的关于他的无外乎犀利的眼神、沧桑的嗓音、传神的动作,完完全全与“谷子地”的灵魂合二为一。

从幕后配音到走上银幕,从专业的“冯氏”龙套到横扫国内六大影帝头衔,张涵予的版本可谓是“十年苦读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经典诠释。他游走在各类角色中,无论戏份多少,他都演得那么生动和真实。兜兜转转,命运让他在多年后梦见自己,那个刚从中戏表演系毕业的青涩少年站在彼岸,不断眺望着对面的风景。而他一直知道,不绕过这条湍急的河流,曾经稚嫩的手永远也触摸不到它们。在十年磨一剑后,他终成大器。

风声鹤唳—“连长”持续发威

自《潜伏》热映后谍战片开始浮出水面,国庆将至,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引人眼球,愈发呈“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今年,由华谊公司掷金8000万打造的电影《风声》,号称中国第一部谍战影片,单凭其精彩宣传片就足以让人期待。主演之一张涵予落泪的情节也成为观众追问的桥段。

《风声》根据麦家同名小说改编,剧本跌宕起伏,情节更是扣人心弦:抗战末期,日军为了追查一位潜入汪伪政府的抗日地下组织成员,发出密电将五位嫌疑人引至裘庄,在“宁可错杀,不可遗漏”的原则下,不择手段逼“老鬼”现身。五人面对致命酷刑,展开了智慧与阴谋的对决。电影还汇聚了李冰冰、周迅、黄晓明等一线明星,正所谓“风声”鹤唳,大牌云集。

早在去年,张涵予就曾向公众坦言扩展戏路的想法,“我被媒体采访了一年《集结号》,被定义的总是硬汉、正面、主旋律等形象,什么时候能让我试试反派啊?”在《风声》中,彻底摆脱了《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一根筋”形象的他,“如愿”扮演了一位铁血阴冷、亦正亦邪、毫不留情面的伪军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年轻时曾留学德国,接受希特勒式军事教育的他,由于父亲和兄弟分别死于红军和国名党手下的他,对国共两党都存在复杂的心理,也是和武田、王田香等人对抗最激烈的一个。

《风声》将谁是“老鬼”的悬念烘托到极致,环环相扣的剧情也让观众丝毫不能放松,虽然片方对剧情高度保密,影迷的猜测早已多样化且“有理有据”了。五个嫌疑犯中,张涵予版吴志国最具威慑力和地位,这也让大家对他是否为日军所要捉拿的“老鬼”充满了猜测。之前张涵予多爆出被鞭打、针扎、绑在刑具上动弹不得等诸多恐怖受虐场景,令观众大喊难以承受,命运前景似乎不太乐观,而此次宣传片中的流泪画面似乎对其生死命运有了转机。更有观众看好吴志国死里逃生的结局,但这只是从目前宣传片中得知的猜测,到底吴志国命运如何还不得而知。但不少试片观众表示,无论从人物形象还是眼神表情,张涵予已经超越了“谷子地”,内敛不善多言,却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硬汉落泪的画面敲碎了每个人的心。而吴志国这个角色也给了张涵予极大的空间,其表演的功底让更多的人折服。据悉,片中吴志国的外形装束,就经过了张涵予本人的“亲手”改造。

然而,也许是“谷子地”一角太深入人心,张涵予的角色一曝光,马上有些影迷将他之前朴实刚毅的角色与这个“间谍”对号入座,在经过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后得出结论:“张涵予演不好间谍,他的形象太老实。”对此,他风趣地回应道:“哪个间谍的脸上会写着‘我是间谍’呢?如果他表现得飞扬跋扈、凶狠机警,跟007似的,岂不是马上露馅?”他也坦言,他理解观众的质疑,自己也曾害怕过不能走出经典的角色。他也说不清楚《风声》里扮演的吴志国到底是个怎样的角色,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于无声处听惊雷。他还坦言,这个角色将自己带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境地,心理活动之艰难令他无法想想,可以说是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一部戏。自《风声》开拍以来一直处于媒体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下,但由于片方的高度保密策略,剧情一直都是雾里看花。不过,随着上映日期的临近,故事终于可以初见端倪了。

与此同时,张涵予的另一部“大片”已经上映:916,集国人关注于一身的《建国大业》首映,之前盛传他饰演毛主席身边的一位神秘人物也在片中得到证实。原来,张涵予在片中扮演一位实打实的奸角—潜伏在共军内将毛主席的行踪报告给国军,以明确轰炸位置。印象中死心眼的、憨厚善良的“谷子地”为何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在重庆首映式上,张涵予向观众透露:“起初我很排斥这个角色,因为我对毛主席有着很深的感情。”原来,黄建新导演刚开始安排张涵予饰演另一个正派角色,但由于与《风声》档期实在错不开,就换成了这个“叛徒”。讲到这里,他似乎有些遗憾,但最后经过心理斗争,他还是抱着为祖国母亲献礼的心态参演了这部史诗巨片。

至此,国庆档前,“主旋律专业户”张涵予就有两部作品呈现,《建国大业》和《风声》分别在916930首映。一直不被看好的国庆档由于在去年催生了两亿大片《画皮》,加之今年恰逢新中国六十华诞,这两部电影所具备的商业元素和票房潜质已得到业界的一致肯定。专家甚至预测,今年的国庆档将突破4亿票房。

从配音演员到影帝—置死地而后生

如果问张涵予“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这位热衷收藏古董的影帝一定会老老实实地为你说文解字:“这个词来源于瓷器的制作。‘器’就是瓷器,大器就是大缸。在古时候,这样的东西一年都未必能烧得出来。有时候‘啪’地一开窑,发现任何瑕疵都得砸了重烧。砸了好几年好几百个后,最后才烧成一个送给皇帝。‘大器晚成’就是这么来的。”

而实际上,张涵予本身就是这样一具温润如玉的大器。八年龙套生涯的积累和沉淀让他比别的人更多了一份淡定和睿智,当他终于遇到谷子地这个角色,他身体里潜藏和积蓄已久的那股原始的能量,如火山爆发一般喷薄而出。

在他的档案里有这样的文字:张涵予,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之后做过数年配音演员,转行做演员后是八年的跑龙套,直到2007年底。

直到2007年底,后面的简历就开始洋洋洒洒起来。《集结号》一出,各种奖项纷至沓来,百花金马华表拿到手软,天下谁人不识君?“大器晚成”看似残酷蹉跎,却是对他淡定的等待最好的奖励。用他直白的语言来说,就是“好像你一晚上都没和牌,却把气场都攒到了,在天亮的时候做出一把大牌—素毫七。我就相当于和了这么一把大牌。”

其实,在电影配音这个圈子,张涵予也曾是个不小的腕儿—《西游记》、《指环王》、《沉默的羔羊》、《特洛伊》等等,甚至还有唐老鸭和“007”。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豪不避讳:“做配音演员曾是我的梦想,对我而言是一件相当充实、具有成就感的工作。”

然而,十年前张涵予却放弃了这个行当。有人说那是因为他走到台前的原因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不想浪费外形条件。但他否认,“人到一定年代就得做有创意的事情。那时候我我觉得自己在配音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了—天亮进棚,天黑出棚,别人戏称我们为‘棚虫’,我也觉得渐渐乏味。配音是个规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能根据演员本人的语速、节奏和表情对口形,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要严格按照原来演员的方式贴上去。”再加上后来译制片开始泛滥,翻译也达不到原来的“信、达、雅”的境界,演员现场能胡乱改词,张涵予于是对配音完全失去了兴趣。

之后,他留学意大利、在美国找工作,“混”得有模有样,却痛苦,因为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周旋于陌生人之间,他过得很是拘束,中央戏剧学院的底子让他迫切地渴望演戏。于是通过朋友引荐,他先后客串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梦开始的地方》,1999年,他第一次在冯小刚的电影《没完没了》里亮相,与王中磊、何冰一起扮演傅彪的狐朋狗友,从此惺惺惜惺惺,张涵予开始频频出现在冯氏贺岁片中。从《大腕》中的精神病院的IT专家到《天下无贼》,虽然都是大腕们的绿叶,他却乐此不疲。

和他一起玩收藏的朋友马未都曾说:“现在的社会特别适合边缘人生存,受过教育的全瞎菜,张涵予受教育很好,却一直突不出来,这回终于赶上一正戏。”这“正戏”就是将他推至无数领奖台下的《集结号》。在这部原先为葛优量身打造的电影中,张涵予一如既往地做男二号。然而,葛优考虑到身体原因退出,冯导也曾考虑过刘德华和李连杰以确保票房,却觉得他们无法深入谷子地的内心。终于有一天,毫无征兆地,冯小刚向他宣布:“你来演谷子地。”

这场惊喜如此出其不意,从宣布那一刻起,他就基本上给自己设定了剧情:置死地而后生。先把张涵予从心中拿掉,再把谷子地放进去。用副导演的话说“他把生命搁这儿了”。事实上,冯小刚并非完全有把握,除了担心票房,还担心张涵予身上“北京大爷”的习气和天生的优越感,这些都是过去的每一部戏里所渲染的。提到当年冯导的顾虑,张涵予还有点“耿耿于怀”—“所有人都说没戏,除了冯小刚外没大牌了,一点商业元素都没有,完了完了。”

结果呢?他没有说下去,但也没有人需要他回答。影片一上映所有的人都缄默了。这部没有明星没有美女的战争片被冯小刚讲得有声有色,没有大牌也被造了一个出来。追忆往昔,张涵予的表情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船长。

粗线条的时尚—古董收藏

张涵予的最大心愿,却不是再出演另一部《集结号》,而是参观台北市的故宫博物馆。他有一种幸福,就是每天跟自己收藏的古董对话,这种对话没有审美疲劳,没有厌倦,是他生活中最普通也最为奢侈的消遣。

说起收藏,这个沉默的男人可以滔滔不绝地“八”上半小时,远比拿下华表奖更有兴致:“生活中,我对很多事物都不在行,比如待人接物。性格上也有很多缺陷,容易得罪人。我外表很冷很难接近,容易让人感觉城府很深,实际上内心非常简单。有时候人家以为我在想事情,其实我在发呆。”随即,他恢复了“发呆”的表情。

与其他演员每到一地就四处搜集美食美酒等娱乐项目不同,张涵予每到一个乡村古镇拍戏,都会凭着自己十几年玩老家具的经验将四处搜罗一番。剧组的人知道了也纷纷挨家挨户地“寻宝”,不时有人来报“那家有张桌子……那边有两把椅子……”这个时候的张涵予是最乐呵的。

在张涵予的博客上就醒目地贴着几张斑驳的木凳照片,那是他去四川洪雅县高庙镇拍戏,在当地老乡家寻到的一张条凳。看上去是一张很普通的柴木凳,却被他看出历史和考究,花200大洋买下,如获至宝。了解他的朋友也知道,他的收入不拿来买名牌,最大的花销就是买老家具,甚至不惜借款几十万,只为拿下一件钟情的藏品。问及动机,他会很严肃地告诉你:每一件古董,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谈及看藏品的眼光,张涵予说他已经能辨个八九不离十,但还在不断摸索着。“十几年前,我逛潘家园,只是在那转转,看着那东西漂亮,但不知道真假,也没钱买。后来我接触到了收藏大家良广平,他是和马未都一起开店的。就这样慢慢熏陶,一点一点学习,到现在,大多数老家具的真假我都能一下子辨认出来,甚至隔着四五米远,因为气息可以透露真实。”

像所有收藏家一样,他有自己最钟爱的藏品,博客里的一块牌匾就赚够了他的溢美之词。而事实上,他的最爱是一张宋代的床。而这张床的来历也相当曲折—在他看上之前,已有一个美国人交了定金,只是没被运走。那人在世贸大楼工作,结果9.11时不幸遇难。按照合同规定,三个月不来提货可以重新寻找买主,张涵予得知立即借钱买下,后被鉴定为“国宝级”的物品。每当他看见这张床,总会情不自禁联想起当年某个大文人坐在床上喝茶吟诗的画面—粗线条的硬汉,也有文人墨客的情怀。

“陈腐味”极浓的收藏爱好只是张涵予的本我写照。业余时间里,他喜欢飙歌,除了演唱诸如《我们一起走过》、《我们有爱》等宣传歌曲,他更喜欢林子祥和罗大佑的作品,歌曲里的豪情,有男人的顶天立地,也有委婉神情的怜香惜玉,恰似他自己。他甚至在聚会中“唐突”地请林子祥再开演唱会,子祥先生略沉默片刻答应了张涵予。“莫再伤/遇到悲哀休夸张/谁亦要经风与浪/谁遇挫败不受伤……”恰似那些外表硬朗的男人里边总是一颗敏感的心,在张涵予的歌声中也能得到印证,他的意犹未尽,留在了亲手写下的文字中。

用磁性的嗓音征服影迷们后,张涵予又换上西装强势登陆时尚杂志封面,以成熟的气息演绎粗线条的时尚。他大多数照片都以暗色调作为主色,浸染着硬朗的气息,黝黑的肤色模糊了他硬朗的五官,并未表达太多力量在里面,却散发着宠辱不惊的气质。

自此,“要嫁就嫁谷子地”成了《集结号》后单身女性的口头禅,这位被媒体誉为新一轮“时尚天王”的男人,在沉重色泽中的惊鸿一瞥,就使许多奶油小生黯然失色。

幸福婚姻学—从没想过换媳妇

生活中的张涵予拥有一个平凡美满的家庭,与老婆结婚十七八年,女儿已经八岁。他的感情世界,可以用平淡无味、毫无浪漫来形容,正符合他摩羯座的踏实、诚实、传统、务实的星座特征。思想传统的他,绝对是个爱家顾家的好男人。每当问及成名后的心路历程,他首先蹦出一句:“老婆从来没有换过,也不想换。”言语中尽是幸福与知足。

背后的媳妇和女儿,更是他蜕变的动力。当他第一次拿到主角还不是自己的《集结号》剧本时,一下子就震撼了。他本能地感觉到,自己就是谷子地。当葛优因为心脏无法适应东北的寒冷而退出剧组时,妻子洞穿了他的心思,鼓励他大胆地向冯小刚毛遂自荐。但冯小刚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继续和刘德华、李连杰等预备一号配戏。

终于有一天,张涵予听见冯导打电话给制片人说:“就这么定了,张涵予演谷子地,其他角色不变。”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回家后正准备与妻子欢呼雀跃,妻子却平静地说:“真不容易,你终于等到机会了。”

也许是剧本太过曲折悲惨,张涵予常常在揣摩剧本的时候陷入“分裂”状态,在自己家试戏的时候也常常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女儿害怕得直问妈妈“爸爸怎么了”,妻子总是贤惠地不让孩子干扰他的创作。当他被梦中的剧情所惊醒,妻子则柔声抚慰他一直到天亮。当他沉沉睡去,妻子却到了起床的时候。

张涵予的手机里,不是自己演唱的歌曲,也不是电影的主题曲,而是女儿稚嫩清脆的歌声。每当音乐响起,他都会轻轻地和着拍子,脸上的线条顷刻柔和起来。若心情好,他会跟你聊聊他的宝贝女儿。

“我女儿9岁了,那天我出门前就说有希望拿奖,她就一直在家等我回来,让我给她看奖杯,结果那天晚上我回来特别晚,我后来听她妈妈说,她很着急,在家里不断地问她妈妈,到底拿了没有啊,到底怎么样,就是不肯睡,后来她妈强迫她睡了。第二天一早,她一起床,就冲到我房间,问我拿到没。我当时很感动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平淡、真实,张涵予是演艺圈里难得的远离负面新闻少却能保持高曝光率的演员。就算他去钱柜唱歌半夜出来被人偷拍,标题也不是什么“深夜醉归”“和长发美女当众激吻”等话题,而是《金马影帝张涵予朴实无华 K歌之后疲倦归家》,他对这样的标题很满意:“有孩子有老婆,拍不着什么。”

无论在外面给他贴上多少“影帝”和“时尚先生”的标签,“张涵予”始终只归妻子和女儿所有。不管他人的绯闻怎样走漏“风声”,名利场的集结号吹得震天响,他的心只属于家。

坐在宋朝的古床上,沏一杯龙井,看着女儿在一旁淘气地跑来跑去,恐怕陶渊明一辈子向往的,也不过如此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涂成阿凡达,呵护一片海?悄悄火了的防晒泥是个啥
开封后的酒,还能越陈越香吗?
“大圣同款”泳衣爆火,抽象设计背后藏着安全之道
697分选临床医学,我是怎么和这个专业和解的?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