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张爱玲》的不同版本

2009-10-22 07:01:0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柯灵先生骨灰归属之争官司刚刚在上海尘埃落定。此前,张爱玲《小团圆》问世,小说中“荀桦”的原型是否柯灵,又如何理解,也颇有争议。笔者由此联想到他的名文《遥寄张爱玲》的不同版本。

凡是对张爱玲其人其文感兴趣的,一定知道发表于19854月号《读书》的《遥寄张爱玲》。这篇文情并茂的“遥寄”,虽然远在大洋彼岸的张爱玲似无反应,却一直被认为是内地文坛为张爱玲“平反”的第一声。19893月,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郑树森教授编选的《张爱玲的世界》,打头阵的就是柯灵的《遥寄张爱玲》。

然而,在《遥寄张爱玲》发表整整24年之后,笔者才知道最初发表此文的刊物不是大名鼎鼎的《读书》,而是19852月《香港文学》第2期。《香港文学》是刘以鬯先生主编的,他是柯灵的老朋友。刘以鬯在“编后记”中说:“柯灵为本刊写的《遥寄张爱玲》,道人所未道,有助于正确认识张爱玲的文学道路。”换言之,正是刘以鬯的约稿,才催生了《遥寄张爱玲》!这也是笔者以前所不知道的。

虽然只相隔短短两个月,但《读书》发表的《遥寄张爱玲》已与《香港文学》所载有所不同。此文倒数第三段批评张爱玲上世纪50年代初到香港后的创作,其后半部分,《香港文学》版是这样的:

大陆不是天堂,却决非地狱。只要有点历史感,荣枯得失,一加对照,明若观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爱玲隔岸观火,并不了解她的攻击对象,而又要加以攻击,怎么能打中要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内文艺界正在抛弃“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从来笔端不沾政治的张爱玲,反而作茧自缚。

《读书》版把这段话改为:

新社会不是天堂,却决非地狱。只要有点历史观点,新旧中华之间,荣枯得失,一加对照,明若观火。现在中国正在吸取过去的教训,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可以告慰于真正悲天悯人、关心祖国休咎的海外同胞的。

这说明柯灵对张爱玲的批评变得更为委婉。到了19873月,台湾《联合文学》第29期转载《遥寄张爱玲》时,这两段不同的话连同整个第三段都不见了,这就出现了《遥寄张爱玲》的第三个版本。这样大幅度的删改显然是《联合文学》编者所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美国学者高全之先生在《张爱玲学:小说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20033月台北一方出版公司初版,200810月台北麦田出版公司增订新序版)中谈到此事时披露:“承郑树森教授赐告,当时顾及台湾政治敏感,文章曾经编者删修,我才注意到海峡两岸版本不同。”

两年后,收入《张爱玲的世界》一书的《遥寄张爱玲》也正是这个“删修”版,不过,编者加了一个“编按”:“现据柯灵先生1988年删改稿重刊”。然而,这个“删修”版不是《联合文学》编者删节后于1987年发表的吗?怎么会是柯灵1988年自己删改的?令人困惑,可惜已无法当面向柯灵先生请教了。后来柯灵在台湾出版散文集《隔海拜年》(19929月台北业强出版社初版),书中所收的《遥寄张爱玲》也就是这个“删修”版,看来这个“删修”版确实得到了柯灵的认可。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遥寄张爱玲》有了三个不同的版本,这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为海峡两岸的各种选本所选刊,这在研究张爱玲的历史文献中是绝无仅有的,其间的曲折除了《张爱玲学》作者高全之,似还没有引起其他张爱玲研究者的注意。

未经删节的《遥寄张爱玲》倒数第三段其实一直存在不同看法,特别是柯灵在文中把《金锁记》、《倾城之恋》和《秧歌》、《赤地之恋》相比较,认为后者的“致命伤在于虚假”,高全之在《张爱玲学》一书中对此有所批评,见解颇有启发。不过,柯灵先生在这一段中强调:“我近年来有一种越来越固执(也许可以说坚定)的信念:像政治、宗教这一类有关信仰的问题,应当彼此尊重,各听自便,不要强求,也决不能强求。”我是赞同的。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盯上爱微醺的年轻人,茅台推气泡低度酒,每瓶118元
折扣化大战未竟,侯毅交出盒马权杖
找钢网二闯港股:“钢材界的阿里巴巴”持续亏损多年,或成首个De-SPAC模式上市的企业
遭电商下架第三天,还有人在买听花酒?5万8的酒打骨折甩卖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