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冰封绿岛的苏醒

2019-08-15 11:37:39
来源: 时代在线

世界第一大岛屿或将在今年6月后成为世界第十三大国家,它将急不可耐地引起全球的注意,因为它掌控着全球十分之一的淡水资源,储量超过北海油田的石油,以及尚未知准确蕴藏数的黄金、钻石和红宝石—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人们正在为争夺这些行将耗尽的赐物燃起万里硝烟。这笔所罗门王宝藏在176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冰川下已经掩盖了千万年,从它初露端倪的那一刻起,格陵兰岛上的人们就迅速勾画起一个野心勃勃的蓝图,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了三条咒语,来将统治者丹麦人阻拦在宝库大门之外:种族、民主、自由。

格陵兰将选择谁来帮助他们开发这些资源?尽管这个问题还没有在全岛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丹麦300年来每年巨额的支柱性财政补贴,并不能让已经准备好待价而沽的格陵兰人对其有任何区别对待。

冰原上艰难的生存史

格陵兰一朝得志心急火燎的态度事出有因—从公元前2500年起,要在这片冰原上生存下去,从来都不是易事,遑论扬眉吐气发家致富。丹麦与格陵兰同样了解这一点,因为在这里抛洒过生命的,也有丹麦人的先祖。

公元前2500年在岛上定居的第一批远古爱斯基摩人,艰难地在冰川下大洋畔支撑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全族的饥馑,幸存者返回了他们的家乡北美大陆。数百年后,当死者被淡忘时,才又有人乘着独木舟重新登陆定居,然而他们也没能存活下来。

公元984年,流窜的杀人犯红胡子埃里克带着其他的维京人在岛的南端驻扎下来,这个地球最北最冷没有人烟的岛屿,有了一个欺骗欧洲无数人的名字“绿岛”,以图吸引更多移民。但“绿岛”并没有对命名者表现出任何的亲热与仁慈,这批欧洲开拓者在500年后的小冰川纪中全族灭亡。

在小冰川纪来临之前的幸福时光里,岛的南端和西端的局部地区不仅有草原,甚至有树林,欧洲人在这里开辟了牧场和农场,与冰岛和北欧通商,陆续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拓荒,还在1386年以主人的身份带着整个格陵兰岛臣服于挪威。

现代格陵兰因纽特人的真正祖先,是在1200年从西北部迁徙上岛的,被称为Thule。他们显然并不认同或在意欧洲人的领主权,他们更上心的是欧洲人农场和牧场上的牲畜和作物。因纽特人渔猎,虽然他们精通此道,但要填饱肚子得奔波整个西岸和南岸的峡湾。证据显示欧洲人和因纽特人有过很激烈的斗争,欧洲人不允许因纽特人在南部渔猎,还击因纽特人的抢夺与偷盗。

最终,在小冰川纪后,只有因纽特人幸存下来。欧洲人的灭亡,除了食物被因纽特人抢夺和爆发瘟疫之外,不像因纽特人那样吃鱼虾、海豹、海狗等海洋生物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纽特人没有孤独太久,欧洲人并未因为树木草原的消失、大地的封冻而放弃格陵兰岛。和因纽特人一样,生存的艰难并不能吓退他们对领地的追逐。而且这一次,他们意识到了不携手则无法战胜北半球第二大的陆地冰川,于是和解、通婚。1536年,格陵兰正式加入丹麦挪威联盟王国的领属,从欧洲获取更大的实惠。

丹麦对终将这个白色岛屿纳入治下无比自豪,1660年,丹麦在国徽中加入了北极熊,向那些在格陵兰岛上前仆后继奋勇开拓的北欧祖先们致意。

因纽特人对于部族的格陵兰岛开拓史的自豪并不亚于丹麦人,毕竟他们是在小冰川纪那场可怕的气候变迁中幸存下来的唯一一个种族,但严峻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仰人鼻息,没有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统治者的帮助,他们很有可能和公元前的那些先辈一样,要么面临灭种,要么继续迁徙。

古老生活方式的现代窘境

3个多世纪以后,因纽特人和因纽特-丹麦混血儿占了现代格陵兰人的88%,丹麦人和少量欧洲其他血统占12%,但格陵兰人的生活方式比起先人并无多大改变。因为气候和地质条件没有多大变化,渔猎仍是首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最大的产业是捕虾。

自治政府最大的财政来源一直都是丹麦本土的拨款。丹麦源源不断输送金钱到大洋彼岸的同时,也允许格陵兰人保留自己的语言与生活方式。改变的压力来自国际社会。国际舆论要求已能养家糊口的格陵兰人停止不必要的猎杀,尤其是对鲸鱼、北极熊、海豹和海狗等珍贵动物。格陵兰人争辩说,因为气候变暖的关系,渔猎变得越来越困难—洋流温度的改变使鱼虾群的活动发生了改变,海洋冰川的消失使原本的捕猎方式失去了效用,新出现的不知名的“虫子”加速了猎物的腐败。总之如果限制捕猎,格陵兰人并不会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依旧能够衣食无忧。

更深层次的原因格陵兰人没有说出口:说格陵兰语、划独木舟、做手工皮具、吃生肉、捕猎,是他们确定自我存在的方式,如果抛弃这一切,他们就只是领取殖民者救济金的傀儡。

格陵兰人并不希望全球变暖,即便在七八百年前那个有草有树的时代,他们也不擅长牧耕;况且一旦冰川融化,全岛将会分割成群岛,他们将被迫放弃另一项传统—狗拉雪橇,而不得不选择昂贵的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然而变暖是无可阻挡的趋势,科学家在岛中央凿取的冰核显示,小冰川纪以来,全球气温从未上升得如此快,过去10年间,保守的数据是上升了至少。甚至,格陵兰岛北端出现了新的小岛,刷新了距北极最近岛屿的纪录,这个被科学家命名为“暖化岛”的地方原本在冰雪覆盖下,是与格陵兰连为一体的。

体尝过饥荒、瘟疫与种族灭绝的格陵兰人,面对生存空间被大自然一点一点剥夺,感受到了古代传来的那种恐慌。好在恐慌并没有持续多久,好消息就传来了,而且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他们不但能拥有新的支柱产业,还能够借此彻底摆脱殖民者。

无论殖民者的统治带着多大的宽容甚至敬意,但说到底,还是把格陵兰当作扼制美洲的前沿,资源开发的基地与转移本土经济压力的后备。所以虽然格陵兰人享受了自治权利与经济补贴300年,也不曾将丹麦的怀柔上升到民族与国家感情的高度。

光明大道,或另一块冰晶石?

格陵兰人对自主开发资源的充分信心,源自其采矿业已颇成型。二战期间丹麦沦陷后,陷入孤立无援的格陵兰就由自治政府组织开采冰晶矿石出售给美国和加拿大。冰晶石矿在北美北部分布非常分散,能够保证定量开采与加工的只有格陵兰的Ivittuut地区,同时格陵兰也开采铅矿和锌矿,来供给战时的国民经济需求。

然而战争一结束,格陵兰就投回丹麦的怀抱,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格陵兰人在冰晶石上并没有看到经济独立的希望。开采成本过高、利润不尽人意、储量不足让格陵兰人缺乏底气,冰晶石在1987年就开采殆尽,铅和锌也在1990年挖掘告罄。

格陵兰人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相信既然有这三种矿藏,就肯定还有其他。丹麦人也持同样想法,在双方共同的努力勘探中,在全球越来越浓的二氧化碳推动下,他们寻找的东西终于露出了冰面。格陵兰着手为石油、黄金开采筹集资金,并组建公司发展烃类碳氢化工产业和铀、镍、铂、铜等大批矿产业。如果说半个世纪前缺少的是种类和数量,今天几乎已万事俱备,只欠踢开丹麦,一家坐大。

这样看似完美的前途却未得到所有格陵兰人的认同。并非所有人都信任自治政府能在美、欧、俄的夹缝中独立生存发展。美国早已不止一次越过丹麦直接向自治政府示好,岛北端至今还有美军的基地;丹麦在格陵兰独立的问题上也从不曾撕破脸皮,都是以手足兄弟的姿态一再关切格陵兰是否真的有能力照顾自己。此外,格陵兰人心知肚明,采矿业提供的工作机会与经济利益,并不能让他们完全放弃猎杀海洋中的珍稀动物,反而会让国际舆论的压力更大。他们已经豪气干云地踏出了第一步,但究竟踏上去的是光明大道还是另一块冰晶石,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

极昼前夜的迷茫

所有答案将在6月以后开始一步步揭晓,这漫长的等待里,格陵兰全岛都陷入群体的兴奋骚动。

南部人民的忐忑兴奋之情比其他地区更多几分,在这里,气候相对适宜,矿产相对集中,如果独立后的前景真如自治政府所承诺,那么获益最大的就会是他们。南部的环境还能看出小冰川纪前的影子,绿广千里的平原上放养着绵羊,甚至还能进行其他一些类型的农业生产,在全岛绝无仅有。

这份绝无仅有的幸运曾在数百年前让人们诚惶诚恐,在南部城镇纳尔萨克,他们建立了格陵兰第一座基督教堂,甚至给弥留的红胡子埃里克施洗,希望上帝能让子孙长留这片冰原上唯一的绿色。上帝举棋不定,终于,工业时代的人类主动将它变为现实。

对于其他地区的格陵兰人,恩惠则降临得没这么快。西部及北部的旅游资源多年来无法兜售,苛刻的季节限制与较高的费用让外界宁愿选择相似的阿拉斯加或加拿大北部,这在短期内依然不会有乐观的改变。频繁踏足的只有极少数狂热者,他们或对保存最完整的因纽特传统生活着迷,或对蓝绿色的雪山冰盾心向往之,抑或对大海中壮观奇丽的生物念念不忘。

西部和北部是因纽特人自古的聚居地,首府努克在西部,随着采矿业的日将兴旺,全市只有一个红绿灯的现状势必大大改变。努克周边也是全岛人口最多的地区。尽管已经不住冰屋冰穴,但皑皑雪原上七彩的木顶屋中,家家都仍有不止一只爱斯基摩独木舟和皮艇,男人坐着木舟出海,将网挂在浮冰底部网罗鱼虾,用比当年更轻便更致命的器具捕杀海豹海狗,在冰上剖开生吃。海狗内脏是最高礼节的食物,或许会献给客人。皮则剥下来拿回家给女人们缝制衣服靴子和皮具。

因纽特人对冰川仍保存敬畏之心,他们认为能够征服冰川的人是真正勇敢与伟大的。这方面,世界各地赶来的极限运动者比他们更在行。狂热者们热衷从纳萨尔苏瓦克的峡湾出发,用脚感受巨大的冰盾;或是在4月份参加北极圈滑雪竞赛,格陵兰岛的高山雪场海拔比北美和欧洲低—但这项优势正在改变,因为当巨大的冰盖迅速缩小体积时,科学家已经探测到格陵兰的山脉正在逐年长高。

当然,山脉的增高比起民众情绪的高涨来微不足道。常年在极昼与极夜中大起大落的人们原本就容易陷入忧郁与迷失,在格陵兰情况则更严重,酗酒、滥用药物的状况极为普遍,自杀率甚至是丹麦本土的7倍。现在,一切似乎都有了更好的宣泄口。

6月,北极圈的夏季就要来临,格陵兰人无一不希望,他们的前途将和接下来的极昼一样,即便在全球萧条的子夜,也能看见光明。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营收增3成,股价却涨2倍,蜜雪冰城供应商一致魔芋遭爆炒,劲牌公司“赢麻了”
150万人围观泡泡玛特上新:迷你版LABUBU溢价率近17倍,星星人也在爆单
白兔集团图谋控制权?张小泉上半年净利大增124%,老字号站在易主十字路口
当成都车展遇到七夕:带货主播无处不在,有品牌目标卖出1000辆车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