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仅剩一家上市银行!吉林金控超30亿元要约收购,九台农商银行“谢幕”港股,将成为国有控股银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九台农商银行此番退市是吉林农信改革的关键落子。
征战港股市场近9年后,东北首家农商银行正式从资本市场谢幕。
近日,九台农商银行(06122.HK)公告,该行已向联交所申请且联交所已根据上市规则批准退市,11月24日该行H股从联交所退市。
九台农商银行退市始于当地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对其发起的一场要约收购。此前7月,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提出,对九台农商行全部已发行H股和内资股股份进行要约收购,收购价格分别为0.70港元/股(H股)、0.63元/股(内资股)。
该行公告同时披露称,要约获全数接纳,吉林金控应付的总现金代价约为6.77亿港元(就H股要约而言)及人民币25.88亿元(就内资股要约而言),合计价格将超人民币30亿元。
吉林九台农商银行的前身是九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该行2017年1月正式登陆港股,成为继重庆农商银行(03628.HK)后在香港上市的全国第二家农商银行。对于退市后的下一步计划,该行亦在公告中称,作为一家主要在吉林省经营的地区性农村商业银行,退市后将继续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主责主业。
在锦州银行、盛京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相继退市后,东北地区的上市银行仅剩哈尔滨银行(06138.HK)一家。
“九台农商银行退市是港股巿场、经营压力和战略重构三重因素共振下的战略抉择。”11月25日,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作为区域性中小银行,该行H股长期估值低迷、成交萎缩,融资功能几近失效,沦为“僵尸股”;另一方面,经营压力也倒逼该行进行调整,上市地位反而成为负担。
“该行的战略重构需求同样迫切,港股合规成本高昂,退市亦可节省资源,聚焦本地深耕。”田利辉表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4年预计净亏损17亿元~19亿元
从要约收购公告来看,中金公司代表吉林金控就收购所有已发行H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H股要约价为0.70港元/每股;就收购所有已发行内资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内资股要约价为0.63元/股。
值得关注的是,吉林金控此次要约属于溢价收购。事实上,九台农商行H股自2025年3月12日起便暂停买卖,在暂停买卖前的46个交易日内,该行H股价格一直处于0.33港元~0.50港元范围内,最后交易日收报于0.41港元/股,要约价格较最后收盘价溢价约70%。
九台农商银行亦在公告中称,2025年1月2日~3月11日(该行最后交易日)期间,恒生指数上升21.19%,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上升14.59%;但同期该行股价累计跌幅为6.82%,平均每日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0.13%,反映出投资者信心下降。因此该行从股权市场有效集资的能力极为有限,上市地位不再为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小股东体面退出,银行也能一次性甩掉公众公司合规成本。”对于此次交易,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如此表示。
在二级市场成交稀薄、估值贴地的同时,九台农商银行面临经营压力已久。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该行2024年年度报告仍未公开,此前也曾多次公告延迟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和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据该行7月3日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九台农商银行预计,该行2024年的净亏损为17亿~19亿元,主要原因是该行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主动实施减费让利措施支持实体经济以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导致报告期内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同时,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部分行业及客户持续承压,该行通过实施更严格审慎的资产风险分类,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相应加大拨备计提增强风险抵抗能力所致。
评级公司联合资信7月对该行出具的一份信用评级公告显示,九台农商银行称,本次要约收购属于股东股份收购的方式之一,不影响公司的债项偿付和业务运营,目前公司流动性保持稳定;要约达成后,公司将成为国有控股银行;此外,公司正在配合核数师开展工作,2024年度净亏损对公司经营等方面的影响以后续公告为准。
另据该行2024年三季度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为2620.58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428.62亿元,净利润亏损为0.86亿元。
吉林农信改革的关键落子?
从收购方来看,吉林金控成立于2015年2月,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金融投资企业,经营范围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主的商业地产开发、销售、管理以及金融后援服务业为主,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为吉林省财政厅。
天眼查显示,吉林金控对外投资了多家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吉林农商银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99.9%)。除此之外,吉林金控还持有吉林银行、吉林信托、吉林资产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吉林农信系统改革动作频频,九台农商银行此番退市或与吉林省农信系统改革密切相关。
今年7月,吉林省财政厅发行2025年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到26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由吉林省财政厅划转至吉林金控,再由吉林金控以间接入股方式注入拟组建的吉林农商银行,支持其补充资本、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
不久之后的8月,吉林省农信改革正式落地。8月28日,吉林农商银行正式获批开业,成为全国第五家组建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吉林农商银行首批由长春农商银行和四平城区联社、宁江区联社等13家法人机构新设合并组建而成,后续再逐步吸收合并其他农商银行及发起设立的省内村镇银行,最终实现全省统一法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九台农商银行此番退市是吉林农信改革的关键落子,预示改革进程有望提速。
“吉林省当前改革逻辑清晰,进行‘整合+赋能’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专项债注资、退市重组等手段,整合省内中小银行资源,提升资本实力与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组建省级农商行统一法人,优化治理结构,强化数字赋能。”田利辉向时代财经表示。
其进一步指出,九台农商银行退市后,其网点与村镇银行资源将纳入省级平台,助力打造“大而强、小而精”的农信体系。未来,吉林省或将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农信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成为地方金融生态优化的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九台农商银行退市后,东三省上市银行中,仅剩哈尔滨银行一家。此前,东三省另外两家银行锦州银行和盛京银行也从港交所退市。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