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乳第一股”年内遭六名重要股东轮番减持,合计套现近亿元

孙艺格
2025-11-12 22:18:15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次减持是由于员工自身资金需要。

图片来源:图虫

熊猫乳品(300898.SZ)再遭减持。

11月11日晚,熊猫乳品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泰安宝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泰安宝升”)2025年10 月17日至11月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0.01万股。

加上此前5月末的减持,泰安宝升累计减持了80.01万股熊猫乳品,持股比例从5.6452%降至4.9999%,不再是熊猫乳品持股5%以上股东。

11月12日,熊猫乳品董秘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安宝升为员工持股平台,本次减持计划是公司相关员工出于自身资金需要将其持有的份额予以兑现,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自2025年以来,至少有六名重要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对熊猫乳品进行了减持,合计套现金额近亿元。

截至11月12日收盘,熊猫乳品报收28.37元/股,跌幅1.42%,市值约35.2亿元。

年内遭六名重要股东轮番减持

天眼查显示,泰安宝升成立于2015年3月2日,注册资本1250万元,执行事务合伙人是刘荣庚,公司的曾用名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宝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梅山宝升”),目前仅对外投资熊猫乳品一家企业。

图片来源:天眼查

泰安宝升对熊猫乳品的减持分两批实施。2025年5月29日,泰安宝升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0万股,10月17日至11月7日期间再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0.01万股。

本次减持完成后,泰安宝升的持股数从700万股减少至619.99万股,占熊猫乳品总股本比例从5.6452%减少至4.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11月12日,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泰安宝升退出“5%以上股东”行列,可能降低股权集中度,影响公司决策效率。尽管公告称“不影响控制权”,但核心股东持续套现可能引发后续股权结构动荡风险。

2025年以来,熊猫乳品至少遭六名重要股东轮番减持,最早的减持来自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陈秀琴。

2024年12 月24日-2025年2月25日,陈秀琴减持了49.997万股熊猫乳品,减持价格区间在25.11元-27.99元,套现金额1255.42万元-1399.42万元。

图片来源:熊猫乳品公告

2025年5月7日,熊猫乳品的五名重要股东同时宣布了减持计划,分别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陈秀芝、高级管理人员林文珍、宁波梅山宝升、大股东郭红及其一致行动人周炜。

自5月29日到11月7日,上述五名股东合计减持325.1883万股,约合套现金额在8796.93万元-9662.91万元之间。

张思远认为,熊猫乳品的股东们在年内多次减持行为将对公司市场信心、股价稳定性及融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频繁的减持行为反映出股东对长期前景缺乏信心,原始股东及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密集减持,且减持股份均为IPO前低成本股份,反映出内部人对公司未来增长预期较低,选择“落袋为安”。

C端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1996年,熊猫乳品在浙江省温州市正式成立。2020年10月16日,该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被称为“炼乳第一股”。

此后,熊猫乳品大力拓展产品线,打造了炼乳、奶油、奶酪等浓缩乳制品,椰浆、椰汁、椰乳、米乳等植物基产品,同时还进行乳品贸易业务,成为国内炼乳市场的头部企业之一。

受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料价格的影响,熊猫乳品在2024年迎来上市后首次营利“双降”。如今业绩的颓势仍在延续,2025年前三季度,熊猫乳品的业绩表现为“增收不增利”,营收为5.86亿元,同比增加3%;归母净利润为7170.65万元,同比下降8.17%。

上述熊猫乳品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这是由于“国产大包粉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大包粉价格,公司贸易业务难以开展。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贸易业务约占公司营收的16.5%,贸易业务的下降对公司营收及利润率均有显著影响。”为此,熊猫乳品正在积极尝试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优化贸易业务。

2025年第三季度,熊猫乳品的营收略有好转,达到2.33亿元,同比增加11.9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8%至3036.41万元。

“第三季度为椰品下游消费旺季,营收同比有较快增长,带动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同时三季度原材料价格回落,利润水平逐渐修复。”上述熊猫乳品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此外,熊猫乳品2025年三季度末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承压,同比下滑78.15%至3081.87万元。

对此,上述熊猫乳品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金流下降属于短期影响,系公司按计划采购,锁定成本、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动策略所致。公司现金流基础良好,业务运营正常。”

乳业分析师宋亮11月12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金流对企业来说很重要,如果现金流承压,对于公司整个业务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近两年国内很多企业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君乐宝、飞鹤乳业等都在做深加工相关的产品,例如蛋白粉、稀奶油等产品,这些产品进一步挤压了熊猫乳品的市场份额。”

在业绩重压之下,靠B端原料业务起家的熊猫乳品也在挖掘C端市场的机会,并将奶油、奶酪、植物基等产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熊猫乳品首次提出通过创新儿童奶酪、奶酪零食产品来开拓C端市场。目前,公司已推出“小熊猫伴伴”儿童奶酪棒、奶酪爆米花、三角芝士脆等休闲零食品类。

上述熊猫乳品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在自有产品方面主要基于现有业务,推出低脂炼乳、条包炼乳、风味芝士片等符合健康消费趋势和适配零售应用场景的产品,同时通过支持优鲜工坊的经营拓展C 端休闲零食类产品。公司在 C 端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也将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上持续投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1个月内“将帅齐换”,陈宇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招商系金融高管再变阵
阿里系退出后,大润发开始“爆改”,母公司高鑫零售半年营收305亿,还要调改200家门店
京东七鲜11.11终极放价24小时,全场近万款商品满99减20!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