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三季度净收入增长2.1%至231亿元 存量房业务GTV同比提升5.8%
11月10日,贝壳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
穿越行业周期,贝壳(NYSE:BEKE;HKEX:2423)继续着持续、稳定、向上的发展轨迹。
11月10日,贝壳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贝壳总交易额(GTV)达7367亿元(人民币,下同),净收入达231亿元,同比增长2.1%,整体业务保持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三翼”多元结构已成为贝壳抵御风险的重要凭借。三季报显示,贝壳“非房产交易业务”净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5%,分摊总部费用前,家装家居业务与房屋租赁业务均在城市层面实现盈利。
三季度营收231亿
即便行业处于调整周期内,贝壳的业务发展仍非常稳健。
财报显示,贝壳第三季度营收为231亿元(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6亿元增长2.1%;经营利润为6.08亿元(8500万美元),经调整经营利润为11.73亿元(1.65亿美元),净利润为7.47亿元(1.05亿美元),经调整净利为12.86亿元(约1.81亿美元)。
贝壳第三季度的净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均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29.6亿元和12.25亿元,分别超出约1.4亿元和6100万元。彭博一致预期是彭博汇总的、来自分析师的对某个金融指标的预测的平均值。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我们通过组织结构升级、流程重构及科技创新,持续探索业务提效和客户体验提升的路径。未来,我们将加速AI能力在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度渗透,推进服务者和消费者体验的双重提升。”
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理念,使得贝壳业绩持续提升,公司也积极通过回购等方式回馈股东。
贝壳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徐涛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我们回购金额达到2.81亿美元,单季度回购金额创近两年来新高。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我们今年斥资约6.75亿美元回购股份,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回购股数占2024年末总股本约3%。自2022年9月回购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25年9月末,我们累计回购金额约23亿美元,回购股数占回购项目启动前公司总股本约11.5%。
对此,有资本市场人士表示:“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贝壳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合计结余为557亿元(78亿美元)。公司盈利情况较好,账面资金丰厚,财务健康状况良好。从回购和金额分析,此举不仅展现了公司审慎的财务风格,而且反映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通过稳定股价、回馈股东而增强市场信心,体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承诺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
业务结构更优化
多元业务正在成为贝壳新的增长点,这也是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砝码。而这源于2023年贝壳提出的“一体三翼”战略。
“一体”为房产经纪业务,“三翼”包括家装家居、房屋租赁和贝好家。所对应的四条事业线分别为:经纪事业线,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旨在推动行业健康生态;整装事业线,宗旨是推动家装行业再造,客户体验与服务者效率双提升,让居住更美好,让爱温暖家;惠居事业线,宗旨是让租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资管经理成为长期职业,帮助服务者实现效率翻番;贝好家事业线,设立宗旨是以客户思维,共筑好产品、好服务,推动房屋供给侧升级。
事实上,经过近3年的发展,贝壳的“一体三翼”战略在实践中落地扎根,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动能。
在房产交易领域,存量房业务GTV同比提升5.8%,非链家存量房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显示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新房业务方面,前三季度GTV同比增长约11%,第三季度达1963亿元。同时,贝壳新房业务正通过“B+”产品的轻运营模式试点,进一步覆盖低线城市,拓展未来增长空间。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3亿元,贡献利润率提升至32%,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以“产品化样板间”为展示模式的整装精品馆在北京落地以来,客户转化率较传统门店大幅提升;集采品类扩至13种,实现部分核心材料采购单价下降。房屋租赁服务第三季度收入达57亿元,同比增长45.3%。租赁业务第三季度贡献利润率为8.7%,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实现城市层面分摊总部费用前的盈利。规模增长和运营提效是重要驱动力,其中运营人工成本率同比下降。
徐涛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存量房交易的总交易额稳步增长,新房业务的货币化能力表现稳健。家装家居业务和房屋租赁服务均实现业务城市层面扣除总部费用前的盈利,贡献利润占毛利的比例创历史新高。我们的运营效率有所提高,2025年第三季度的运营费用为人民币43亿元,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6.7%。
数据上看,家装家居、租赁业务等“非房产交易业务”板块的净收入超100亿元,约占三季度整体净收入的45%。多元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极,而这也是贝壳穿越行业周期的底气所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