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2025聚能大湾区论坛在深举办,共议企业出海新范式,深化跨境金融合作

时代快讯
2025-09-15 11:21:41
来源: 时代在线
共同助力大湾区产业转型破局,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近日,安永2025聚能大湾区论坛在深圳前海举办,百余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大湾区新兴产业和中国企业出海浪潮等话题进行深度研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贡献智慧。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同时也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15周年。随着改革政策的相继落地,深圳新兴产业迭代升级,到如今经济总量冲刺4万亿元、聚集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辐射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前海作为开放前沿,在跨境金融、专业服务、深港融合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在论坛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6年多来,湾区建设的蓝图正逐步走向实景。今年的论坛聚焦湾区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现代服务等先发优势产业和中国企业出海浪潮,期待与各界加强交流、共享经验、找寻新路,共同助力大湾区产业转型破局,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企业出海的新机遇与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的重塑,技术革命、绿色转型、产业链重构等因素为中企出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凭着领先的金融、科技与创新生态,以及多元开放的营商环境,正成为中企走向世界的“枢纽中心”。

在本次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中企出海之路:借湾区到全球的创新战略”话题,立足企业投资、金融规划与法律服务等不同角度,探讨大湾区平台优势下中企出海的实践经验和战略思考,助力企业在出海浪潮中抢占先机。

国家电网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磊介绍,国家电网出海十几年以来,海外项目全部实现盈利,非常稳健;公司的投资并购、EPC、财资中心三大海外业务平台均设在香港湾仔,正是基于香港在资金自由流动、税制透明及专业服务密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陈磊表示,国家电网出海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聚焦电网主业;二是风险可控,从长远角度来看,出海的国家及地区要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透明;三是专业导向,出海需要得到融资、法律、税务、财务等各方面支撑,一方面要靠内部团队的锻炼,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国际一流团队的支持和服务,实现走出去的稳健和安全。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环球企业银行部大中华区创新经济业务主管晏楠认为,面对动荡的海外金融市场,建议企业出海要把风险控制前置,尤其是利率、外汇和大宗商品变动的风险;同时,把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多元化,立足大湾区,灵活利用两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紧跟金融市场变化而调整融资策略,加强海外流动性管理;推动财务和税务团队参与到企业出海运营决策。

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工程风险服务团队中国区负责人胡远航认为,中企出海时要注意项目合法性、本地化程度等可控风险,也要防备法律变更、重大地缘政治事件等不可控风险。他建议,中国企业出海要强化本土化运营,避免“资金出去了、文化没出去”,通过建设在地团队实现与当地法律制度和商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大湾区互联互通下的产业升级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深圳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自2016年深港通机制推出以来,深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深化,深港通逐步成为助力新经济企业发展和国内外资金双向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枢纽。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力度不断提升,“A + H”两地双重上市已更为便捷。2025年以来,多家A股公司(含深圳企业)加速赴港上市,两地市场协同效应进一步释放。

在“深港协同驱动:湾区财富管理市场新动能”圆桌论坛上,另类投资管理协会中国区总经理、董事及首席代表吴帆认为,近年来,深圳在深港金融合作、推动大湾区产业升级和金融协同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和有效的探索作用。与全球其他三大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之处在于集金融、科技、产业资本于一体,是“多位一体”的融合。这也与深圳的定位一脉相承,今年深圳提出打造产业金融中心,看好深圳未来发展前景。

吴帆建议,鼓励深圳金融机构支持本地企业出海,并参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建设,推动中外经贸往来;在AI和数据领域发力,在合规前提下推动跨境数据流动,促进两地金融机构合作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表示,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区域核心引擎,香港在推动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在金融服务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链条的投融资市场和高水平金融服务体系,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全周期资本支持。

陈洁玲表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共有115家公司通过相关渠道在香港上市,首次上市集资超6140亿港元。其中,有77家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新上市制度在香港上市,IPO总额接近1300亿港元,这反映出香港上市平台对新经济产业公司的吸引力。

陈洁玲认为,香港和深圳正全力合作推动区域科研协同与创新,加快国际前沿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同时,进一步强化与深圳的战略对接,助力攻坚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重地,正以创新与产业转型为核心,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进程中,香港肩负独特使命──是国际金融枢纽,更是大湾区走向全球的关键桥梁。安永不仅要成为创新科技的推动者,更要成为高水平开放的实践者。

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表示,企业应积极挖掘自身优势,加快融入湾区发展大势。企业应加强合作,借力大湾区融合互通的政策环境,通过更多联动,推动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共建。坚持开放心态,利用好大湾区的开放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参与新领域的规则建设。坚持推进创新,积极促成创新概念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的转化,充分兑现产业价值。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为了不让廉航多赚一分钱,旅客穿成“人体集装箱”
致敬心中的如意芳华丨建鑫·如意芳华媒体品鉴会圆满举行
西贝“预制菜”风波72小时:日营业额蒸发百万,贾国龙硬刚到底,罗永浩主动“休战”
千亿级IP市场激活文旅新消费:“巨星狗”上海旅游节首秀,“周同学”空降魔都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