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国信证券营收同比增51.84%,净利同比增7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国信证券2025年中报成绩单亮眼,收购万和证券已完成标的资产过户。
8月29日晚,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2025年半年报,各项数据表现亮眼,在复杂市场中维持强劲增长与良好发展态势,业务多点开花。
国信证券植根粤港澳大湾区,一直发挥本土优势,持续深耕,是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标杆企业,始终保持深圳国资国企的领军地位。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持续高质量发展之时,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也迎来新进展,未来资产整合后,资产质量或将持续提升。
2025年8月22日,国信证券收到证券会批文,同意公司换股吸收万和证券相关事项,收购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该收购已进入实施阶段。截至8月29日半年报披露时,国信证券已完成标的资产过户。
营收、净利双增,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来,伴随资本市场回暖气氛浓郁,国信证券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业绩大幅增长,资产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同比增幅在头部上市券商中保持领先水平。从半年报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国信证券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110.75亿元,同比上升5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上升71%。
同时,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的盈利效率提升明显,报告期内,国信证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6%,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半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创公司自2022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出色的财务数据,彰显国信证券卓越的盈利能力和高效的运营效率。
在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国信证券抓住机遇,从业务层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亮点纷呈,业务数据大幅提升。
由于坚持“数字化”“机构化”发展策略,国信证券客户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过3085万,较上年末增长6.38%。报告期内,国信证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15亿元,同比上升44.76%。
助力实体经济,践行金融使命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是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国信证券始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同时,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活水。
截至2025年6月末,国信证券累计完成大湾区保荐及主承销项目156家,募集资金1255.99亿元,其中IPO项目92家,募集资金593.24亿元;服务106家大湾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666只,发行规模超7500亿元,为大湾区近640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此外,国信证券也长期全方位助力区域协同发展,围绕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推进业务协同,打造综合服务体系,在全国113个城市和地区设有218家证券营业网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提供服务。
经过长期的积累及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国信证券累计完成保荐及主承销项目673家,募集资金6248.11亿元,其中IPO项目320家,募集资金2161.95亿元。债权融资服务覆盖31个省区市、982家企业,融资规模达5.71万亿;累计发行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债券109只,实际承销规模约415亿元,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国信证券已通过IPO、再融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可转债、公司债、财务顾问等方式,在锂电、汽车、高端装备、智能终端等多个细分行业形成了全产业链覆盖。
在券商并购的大环境下,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在战略布局上,国信证券也有自己的解法。目前,收购万和证券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已完成标的资产过户。2025年8月22日,国信证券收到证券会批文,同意公司换股吸收万和证券相关事项。
此次收购是国信证券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国务院“新国九条”和证监会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意见,助力深圳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持续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区域协作,打造国际化战略平台、发展跨境资管等创新业务的坚实基础。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