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上半年盈利质量提升,寻找增长新解法
万物云2025H1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1%,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3.2亿元
当物业行业深陷规模瓶颈、价格敏感与利润困局的三重夹击,增量神话褪色,存量博弈加剧。
传统模式下的增收不增利,成为悬在众多物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背景下,万物云(02602.HK)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半年成绩单:2025H1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1%,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3.2亿元,核心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
透视其中,万物云破局的本质,在于用静水般的战略定力抵御变化,用深流式的创新重构价值。
图源:企业供图
核心业务韧性凸显 循环型业务成为压舱石
去年开始,万物云积极调整战略,主动压缩开发商业务及其他非核心业务,转向有现金流的利润深耕,从中期业绩来看,成效显著。
营收增速虽看似平缓,但公司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包括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以及BPaaS解决方案业务的循环型业务成为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报告期内循环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至163.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攀升至89.9%;也带来了21.1亿元的毛利,同比增长8.8%。此外,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降至6.5%,核心业务收益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之间的“剪刀差”开始呈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资产达114.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财务状况保持稳健。为回馈股东,万物云以人民币11.0亿元作为派付股息总额,用于2025年中期股息分红,年化股息率约9%。
弹性定价破解困局 打开存量市场新空间
在宏观环境承压的现状下,价格敏感度攀升使业主对于降价的诉求凸显,物企与业主的价值认知错位成为核心矛盾。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房企上行周期主导前期物业高价合同,业主作为付费方缺席决策,埋下“高收费低服务”信任危机。
去年12月,万物云创新性推出弹性定价模式,将住宅物业项目解构为158项必选服务和350项业主可选服务,将服务和价格的选择权交还给业主,用“质价相符”原则回应行业困局。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在重庆、青岛等多地落地实施。
依赖于蝶城战略带来的效率提升,弹性定价也帮助万物云在住宅物业领域打开新的市场拓展空间。业绩期内,公司通过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的组合拳,于存量市场斩获114个新项目,带来6.68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印证了市场对于弹性定价模式的认可度。
万物云指出,弹性定价模式需政府完善分级服务标准、企业提供透明化方案、业主掌握品质选择权三方共建,推动物业服务成为“生活品质投资”。万物云将弹性定价向行业开源,有望成为平衡企业盈利诉求与业主品质期望的行业范式,开启存量市场价值重构新周期。
蝶城+战略开花结果 居住资产服务增长近4成
蝶城是万物云打造区域规模效应的核心战略,曾被质疑投入周期过长,如今迎来收获期。上半年已累计完成300个蝶城改造,覆盖1688个项目,占在管项目总量的38.3%,提效金额达2.3亿元。
蝶城战略价值释放最显著的当属居住相关资产服务:在蝶城底盘之上,上半年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6亿元,同比提升39.6%,占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板块的比重提升至7.6%。该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得益于在蝶城内的自营装修及房屋修缮业务。其中,房屋修缮业务收入2.3亿元,同比大增95%;自营装修业务新签约2.7亿元,增速达50%。
修缮业务的爆发依托蝶城形成的高密度服务网络,使低频的房屋维修需求聚合成规模经济。而前不久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更新”定位为重要抓手,为物业的修缮、装修业务进一步打开了发展空间。
企服+战略壁垒深筑 能源管理重构商业模式
上半年,万物云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新增饱和收入12.50亿元,新获取10个超高层项目,并通过整合能源管理、远程共享服务等企业增值能力,深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其中,能源管理为资产服务开辟高附加值赛道。例如,苏州某头部光学企业总部项目采用“能源分润”模式,以节能效益共享机制绑定6年期深度合作,打破传统物业短周期低毛利现状,上半年该模式成功落地13个“物业+能源”项目。
包括人事共享、财务共享、IT共享服务及灵活用工、员工福利平台在内的企业远程运营服务业务在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与毛利润双双提升,其中收入达6.19亿,同比增长14.1%,毛利润上半年达到2.07亿,同比增长20.2%。随着更多企服生态业务的落地,万物云正持续强化其科技赋能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企业对远程运营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该业务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成为推动企业整体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AI提质增效 管理费下降8.0%
技术投入正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效益。上半年万物云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9.63亿元降至8.86亿元,下降0.77亿,降幅达8.0%。释放的资源可反哺前线业务投入,形成“技术降本-资源再分配-增长加速”的战略闭环。行政开支显著下降的背后,是AI对中后台运营体系的深度重构。今年7月,首批6名AI员工完成转正答辩正式上岗。同时,万物云GC平台也升级到2.0版本,实现了多种大模型调用和多AI agent员工协作。
此外不可忽略的是,技术应用对基层服务人员带来的冲击。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指出,“完全替代、员工失业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员工的转岗规划与技能培训,构建员工价值升级通道。
“尽管AI已经成为时代答案,但企业仍需清醒的意识到,业务侧的AI应用不能一厢情愿,必须与客户需求、服务感知相结合;也不能陷入技术自嗨,必须积极与行业、学界交流。”朱保全同时表示,企业在内部技术应用上拥有决定权,也更适合作为全面AI变革的起点。
万物云的中期业绩,清晰地勾勒出一家传统物业服务商向科技驱动、低碳引领的资产服务商蜕变的轨迹。万物云表示,2025-2027年是公司完成能力建设的三年,将围绕“资产服务、智慧、低碳”三大关键词务实推进。
持久的成就,生于静默处的深耕。而时间自会为深耕者加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