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唐洛
2025-08-05 17:52:01
来源: 时代在线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

8月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锚定建设都市农业强市目标,重农强农兴农富农,多项“三农”工作再创增长新成效,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领跑全国。2024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蓝皮书显示,广州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后加工、流通和销售体系不断健全,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业要素加快聚焦,产业生态健康有序,对外开放合作逐步推进。深挖乡村地方资源禀赋,厚积发展动能,不断加快都市大农业发展和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重要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增强。广州进一步落实惠农、富农政策,聚焦培育蔬菜、畜禽、水产、花卉等7个百亿级特色产业目标。坚决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在扛牢“国之大者”上展现新担当。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8千公顷,增长0.7%,产量达到15.1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22千公顷,产量414.13万吨,同比增长0.6%。

蓝皮书显示,广州积极推进生产智能化、设施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打造黄埔区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推动无人驾驶农机、智能蔬菜移栽机、荔枝采摘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农机的研发应用。发展花都绿沃川自动化蔬菜工厂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成南沙扬翔风行、增城金农、白云金宝、从化北欧农场、壹号蛋鸡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

2023年广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5%,全市耕地宜机化水平、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等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1%。

蓝皮书还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乡村产业融合方面具备政策支持、技术积累和场景资源三大优势,需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为根基。推动智能农机、传感器技术、云计算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播种、施肥、作物检测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通过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打造智能温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调控作物生产温度、湿度与光照,以及所需生产养分,通过生物防控技术,提升作物产量和质量,构建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快智慧农(牧、渔)场建设,通过智能系统实现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自动化,推进南沙区“FPF未来猪场”项目,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广州经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RIO要“灌醉”年轻人,30元/瓶的12度小酒上市,母公司百润股份去年营利双降
智元机器人A股朋友圈扩容:上纬新材股价暴涨15倍,蓝思科技交付整机数百台
第四大股东出手!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比例重回“9字头”
招商系金融高管变阵!招商银行70后副行长王小青辞任,拟掌舵13万亿招商金控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