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竞争延至上游:理想、小鹏们崛起,养大了哪些零部件企业?

武凯
2025-07-28 21:32:13
来源: 时代周报
新势力车企崛起,带动上游产业链向新发展。

零跑汽车22.2万辆、理想汽车20.4万辆、小鹏汽车19.7万辆、小米汽车超过15万辆……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创下同期新高的同时,新势力车企正成为汽车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对于宁德时代(300750.SZ)、博世、福耀玻璃(600660.SH)这样的汽车供应链巨头来说,新势力车企已成为其座上宾。这些企业生产的大量电芯、制动器、传感器、车窗玻璃等产品,正通过新势力车企走向千家万户。新势力车企也凭借优秀供应链公司的产品提高了竞争力。

但传统的供需关系已经不能满足新势力车企的发展节奏。为了应对产业的快速变革,车企与供应链公司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基础的上下游关系转向多方位的合作。不少新势力车企纷纷以自建体系、投资、技术合作或订单绑定等形式为自己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新势力车企深入供应链体系有多种考量,包括但不限于保证产品质量、打造个性化零部件、保障供应链体系稳定、降低成本等。在具体业务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以下维度:三电系统、智能化部件以及车身零部件等。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小米汽车等新势力车企的触角都延伸到了供应链层面。在其合作或投资的供应链企业中,不少是行业新秀,如欣旺达、地平线、中航锂电、汇川科技、禾赛科技等。

新势力车企开始站稳脚跟,这些供应链企业也纷纷崭露头角。

争相投资上游企业

电池、电机、电驱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三大件。

在动力电池方面,除了采用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两大巨头的产品,新势力车企还多跟二线品牌合作。如理想汽车在L系列及即将推出的i8上,都应用了欣旺达的电池;零跑汽车的电池则多来自于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蔚来的电池来自蔚然(南京)等。

理想汽车、蔚来等也投资了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如理想汽车向欣旺达投资4亿元。“理想汽车既是我们的战略客户,也是我们的股东。”欣旺达理想事业部总经理陈辉如此说;蔚然(南京)储能则是由蔚来投资建立等。

供需合作和投资之外,部分新势力品牌与供应链企业甚至在业务上协同办公。如欣旺达在2023年4月与理想汽车共建理想汽车事业部,联合开发后者所需的动力电池产品。目前该团队人员已达到1700人,合作项目覆盖理想汽车旗下多数车型。

新势力车企与动力系统公司的合作也不仅限于上下游关系。在2021年4月,理想汽车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成立合资公司——常州汇想。这是一家生产前驱五合一总成(电机及驱动系统)的公司,地址就在理想汽车工厂所在的常州。理想汽车持股87.3%,苏州汇川联合动力持股12.7%。

在两者成立合资公司之前的2016年,苏州汇川联合动力正式成立。在成立的第一年,理想汽车就找到了苏州汇川联合动力,将其生产的电机搭载在第一款车——理想ONE之上。

“2016年时我们还是新玩家,那时候国内没有增程这一技术路线,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个方向,所以愿意陪理想汽车一起往前走。”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乘用车国内销售部副总经理张坪剑在近日的采访中说:“汇川联合动力能做到今天这种规模,还是很感谢包括理想汽车在内的首批客户。”

今年6月,苏州汇川联合动力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理想汽车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一大客户,其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4.58亿元、18.66亿元和56.13亿元。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新势力车企也跻身这家公司的头部客户行列。

尤其是在2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后,由于电机性能表现优异,苏州汇川联合动力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联合汽车电子、湖南中车时代电驱、蔚然(南京)动力等动力系统公司也随着新势力车企崛起走入大众视野。

与供应商“共创”

智能化是新势力车企的鲜明标签,自动驾驶技术则是行业智能化的核心体现。

新势力车企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布局尤其深入,如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09660.HK)、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HSAI.US)、高精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002405.SZ)等。

以地平线为例: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自2019年开始,地平线开始与理想汽车合作。在6年合作时间里,地平线征程系列自动驾驶芯片和方案均由理想汽车量产首发,并得到市场认可。

“得益于和理想汽车的合作,以及包括2021款理想ONE、理想L系列等车型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地平线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与肯定,这也带动了地平线的发展与进步,包括推动地平线的出货量迎来大幅度的增长。”地平线方面透露称。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早期的相互扶持,理想汽车在使用地平线产品时也给予了诸多反馈,帮助地平线提高量产项目的开发和落地效率。地平线作为理想汽车的“外援”,其派驻理想汽车工作的员工甚至拥有理想汽车的工牌。

地平线方面还对记者表示,随着征程系列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今年该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有望达到1000万套。与此同时,蔚来等新势力车企也成为了自己的客户。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02498.HK)等激光雷达企业也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禾赛科技为例: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研发、制造自动驾驶方案中所需的激光雷达。2020年,禾赛科技开始与理想汽车洽谈合作,2022年其激光雷达产品上车理想L9。

禾赛科技研发副总裁梁峰认为,一方面是理想汽车帮助禾赛科技提高产品性能,另一方面禾赛科技也从理想汽车方面学到了很多产品定义、用户价值的理念。他认为,作为供应商,禾赛科技需要整车厂驱动其技术进步。

“我们希望其他的车企也能不断给我们提供用户价值和产品使用方面的反馈,并且跟我们一起定义下一代的雷达怎么做。”梁峰说:“(有了)大量的车企反馈,我们雷达的迭代会更加有针对性、会更加准确。”其还透露称,禾赛科技已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最高的企业。

此外,四维图新、黑芝麻智能(02533.HK)等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也与新势力车企进行了多方位的合作,如高精地图、自动驾驶芯片等。不少供应链企业已成功登陆国内外各大股票交易所。

传统零部件企业也遇新机

新势力车企的崛起也带动了一批传统车身零部件企业的再发展。

空悬(空气悬架)企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空悬作为调节车身颠簸、起伏的核心部件,以往只有百万级豪华车才搭载应用。但越来越多的新势力车企开始将空悬下放至30万元级别产品上,大幅带动了空悬企业的发展。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国内标配空悬的新车销量约为81.6万辆,渗透率达到了3.6%。而2023年同期,标配空悬的新车销量为56.4万辆,渗透率为2.7%,搭载量同比增长了44.7%。

来自保隆科技2024年年报

在这其中,孔辉科技、保隆科技(603197.SH)是两大头部空悬企业。两家空悬企业分别与岚图、理想汽车、蔚来等合作,实现空悬出货量的大幅增加。以上市公司保隆科技数据为例:2024年保隆科技空气悬架销量达180.93万支,同比增长21.71%。

新势力车企也十分注重车辆的声学、光学部件。

如蔚来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称,其与武汉海微联合开发的NOMI,是业内首个车载异形屏幕机器人,将车载语音控制功能变身为车载人工智能硬件。蔚来还和武汉海微合作开发了国内首款车载miniLED 屏幕,拥有优异的显示效果和高可靠性、耐用性。

此外新势力车企在声学、光学部件的主要供应商还有上声电子、星宇股份等。前者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车载扬声器,汽车客户有蔚来、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后者专注车灯,包括汽车前部灯具、后部灯具和内外饰车灯等,客户有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赛力斯等。

多位零部件企业人士表示,新势力车企的崛起给自身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不仅体现在产品销量、营收的增长,更体现在企业资本、发展理念的改观。“车企有新势力,产业链也有新能量。”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对话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北方强降雨“点强、面广”,如何应对?
京东AI爆发:“狂扫”机器人赛道后,官宣与数十家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
从渠道困局到“黄金时代”,独立游戏大热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对话商汤科技首席科学家林达华:生成不等于完成,AI创作的关键是理解人的意图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