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筑基源头深耕奶业沃土,精益升级携手牧场共赢未来——伊利集团携一揽子奶业上游品质成果亮相中国奶业大会

2025-07-16 19:06:06
来源: 时代在线

碧海环抱的鹭岛盛夏,正酝酿一场关乎中国奶业未来的深度探索。7月13日至15日,第十六届奶业大会奶业20强(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大会以“品质与品牌,奋进中的坚守;合作与共赢,变局中的选择”为号角,吸引全产业链目光聚焦。作为中国乳业领军者,伊利集团以“品质筑基·精益升级——携手牧场共赢未来”为行动纲领,在这座以“爱拼才会赢”精神闻名世界的创新之城,将中国奶业的创新脉动汇聚成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

降本增效成果打破行业天花板

当聚光灯照亮伊利集团展台,一组突破性成果引发全场瞩目:伊利集团在黑龙江省合作牧场平均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2元,在河北省降至1.68元,引领全国牧场迈入“1.6元饲喂成本时代”;在内蒙古、宁夏的合作牧场良种胚胎移植数量超过2万枚,奶牛年繁殖率平均达到80%以上,良种牛品质升级迈入全新阶段;为牧场免费提供的“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正式部署“YILI-AI”私有化大语言模型AI智能体,携手奶产业链进入AI智慧养殖时代。

为牧场代表和伊利集团奶源管理代表颁发奖杯

当来自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宁夏的12家牧场代表和伊利集团奶源管理代表,分别接过“精益降本合作标杆”、“良种牛升级示范区”奖杯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硕果更加具象化,并赢得全场持久掌声。

全链条解决方案驱动质效双升

标杆牧场的荣耀背后,是伊利集团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沉淀,更是伊利集团多年来对奶业沃土持续深耕的硕果。

李俊良分享主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营养中心负责人李俊良博士揭晓了“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我们构建了从田间地头到牧场车间、从技术革新到运营管理全链条精益管理价值模型。自2018年以来,伊利已帮助全国合作牧场降低养殖运营成本36亿元。”他展示的“青贮品质升级路线图”显示:通过“种-管-贮-用”全链条的技术体系,所服务牧场实现亩产、质量、消化率全面提升,青贮平均干物质达到34.49%、淀粉达到33.74%,树立了“双33”的行业标杆,平均消化率大于55%,为高青贮日粮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粗饲料本地化”方案更将本地化农副产品、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率提升至90%,仅黑龙江新合牧场玉米秸秆黄贮技术应用后,每月节约成本就达34.5万元。

王波臻分享主题报告

当镜头转向育种领域,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育种中心负责人王波臻主任的演讲直指产业核心痛点:“国内奶牛种质资源相对薄弱、遗传改良滞后,导致单产低、成本高,成为制约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优质种牛遗传物质依赖进口。王波臻强调:“只有打破这种依赖,才能把14亿国人的‘奶瓶子’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面对挑战,伊利勇担龙头责任,于2019年率先启动 “良种牛品质升级工程”,以基因组检测、胚胎移植等尖端技术为核心,系统性打造国产“牛芯片”。通过“评估-分群-选配-扩繁”全链条解决方案,帮助牧场培育兼具健康、高产、高繁、抗病、长寿、低碳“六优”特质的核心牛群,加速国产核心种群建设。

张俊杰分享主题报告

在主会场赋能分享的同时,中国奶业大会专题研讨会上同样迸发着智慧火花。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张俊杰博士以《构建奶牛保健服务体系,筑牢奶牛健康和福利》为题,系统展示奶牛乳房健康关键技术。“健康的奶牛,是牧场效益的基石。”张俊杰在报告中指出,提升奶牛健康管理水平,减少治疗投入、降低生物资产损失和牛奶品质保障,是降低牧场经营成本的关键途径。伊利多年来深入贯彻奶牛生理、环境、健康、行为、心理五大福利要素,创新构建了“奶牛全生命周期健康福利养殖”新模式,帮助牧场实现健康养殖、高效运营与产业可持续提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奶牛福利养殖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张彬分享主题报告

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畜牧主任工程师张彬的《均衡营养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打造牧场核心竞争力》报告,在研讨会现场同时引发专家团深度互动。张彬通过与奶业发达国家饲喂成本分析:我国较美国奶牛1.3元的单公斤奶饲喂成本相差约0.5元,导致我国奶业竞争力不足,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降本空间。伊利从全新视角分析饲喂陈本空间实施精准饲喂,今年上半年已帮助牧场降低饲喂成本平均0.21元,已成为新形势下奶产业迎难突破的新利器。

颁发“降本增效标杆牧场”荣誉证书

这些数据不是实验室的想象,而是牧场生产转化的真实成果。在会场灯光聚焦至三位牧场主身上时,宁夏春田牧场、黑龙江新合牧场、福建鼎业牧场分别围绕精益运营管理、本地化粗饲料和多元化饲喂模式技术在牧场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当三位牧场主从伊利集团领导手中接过“降本增效标杆牧场”荣誉证书时,会场掌声印证了实践真理——牧场的沃土里,生长着中国奶业最坚实的竞争力。

数智赋能引领进入AI智慧养殖时代

国际专家通过“伊课堂”开展赋能培训

好的技术研发成果,更需要有好的平台传播到生产一线,在牧场的生产中得到应用,转化为最强生产力。伊利同期开展的“伊课堂·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中国奶业大会专场”将会场再次推向新的高潮。来自新西兰的国际专家Amanda Doughty博士以“数据驱动奶牛养殖未来”为主题,围绕实时监控和精准数据分析、优化奶牛健康和繁殖管理、国外牧场智能化实践案例及奶牛养数智化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打开了与会者数智化养殖技术的国际视野。

刘琪分享主题报告

而本土创新的数智化养殖新技术,更是让与会者眼前一亮。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畜牧主任工程师刘琪完整披露了自主开发的“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实现了AI技术的首次跨越:在系统大屏上,宁夏春田牧场每头奶牛数字化档案一应俱全,当输入生产中的养殖技术难题后,系统的AI智能体都会立即给出最优解决方案,可谓“奶牛养殖业DeepSeek”。这正是因为伊利以十多年积累的超1000万只奶牛数据和500亿多条生产记录的数百亿级数据资产为基础,通过部署“YILI-AI”私有化大语言模型AI智能体,开辟了数智化破局新路径。并依托智能视觉系统、大语言模型、智能算法与自主决策三大核心技术路径,伊利构建了覆盖奶牛养殖技术与管理运营全领域的智慧养殖体系。在AI技术的加持下,驱动牧场奶牛单产提升3.62公斤、综合管理成本降低0.32元。同步落地的原奶智能物流平台通过“双中台”赋能,优化运输里程9.3%,年降本超千万元,全程保障乳品新鲜度。这一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升级、从人工分析向智能决策跨越的转型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范本,更以“增效降本”双目标重构奶业竞争力,引领中国奶业迈入AI智慧养殖新时代。

生态共建从单点突破到全局繁荣

“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 伊利始终秉承生态共建、协同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拓展朋友圈、提升价值圈、铸牢生态圈,充分发挥链主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奶业新生态。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致辞

作为我国奶业发展的行业中枢与核心纽带,中国奶业协会在推动全国奶业结构优化、产业链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在致辞中呼吁:“我们应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朝着品质化、精细化、数智化方向迈进,全面提升奶业现代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 陈绍祜副秘书长强调,伊利这些务实举措,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韧性,加速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致辞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压力增加,我国奶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作为乳业龙头企业,伊利始终以引领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为应对当前挑战,伊利充分结合牧场实际需求与困难,在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在致辞中强调:“奶业降本增效的本质是产业链共赢。”从政策支持、协会引领、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到一线牧场,伊利搭建起了多层次协作联动生态网络,有效促进产业降本增效与创新转型,为我国奶业迈向现代化提供坚实力量。

“伊利即品质”是企业信条,更是伊利作为龙头企业引领行业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伊利将持续以品质筑基深耕奶业沃土,紧密生态圈伙伴共同步入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引领中国奶业从全球产业“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领先者”的历史性跨越。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