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周期要变了?继爱旭股份单季度盈利后,隆基绿能预计减亏超24亿元
盈利、减亏与亏损扩大,光伏企业业绩分化。
自上周爱旭股份(600732.SH)披露业绩预告后,本周又有一批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7月14日晚间,协鑫集成(002506.SZ)、双良节能(600481.SH)、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晶澳科技(002459.SZ)、弘元绿能(603185.SH)、横店东磁(002056.SZ)等多家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在这些光伏企业中,有企业亏损依然在扩大,也有企业出现显著减亏的情况。而从爱旭股份预计实现单季度盈利、隆基绿能预计减亏来看,光伏周期的变化或已悄然出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隆基绿能减亏
根据公告,协鑫集成2025上半年同比由盈转亏,其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33.44万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7亿元至3.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95.52万元。
据时代财经了解,协鑫集成上半年在央国企大型招标项目中标规模为行业第三,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组件终端价格依旧低迷,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光伏行业主要产业链环节普遍存在亏损。
而率先在H股上市的钧达股份,同样未扭转亏损。
公告显示,钧达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亿元至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6亿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0亿元至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90亿元。
“受制于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影响,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供给大于需求局面,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承压。受此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利润预计录得亏损。”钧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钧达股份上半年海外市场有了大幅度的扩展,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增长至2025上半年的约51.90%。此外,今年5月8日,钧达股份H股上市募资12.9亿港元,目标正是通过海外先进电池产能建设方式,融入海外本土产业链,进而加强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一线梯队中,晶澳科技仍然在亏损中挣扎,但第二季度已环比减亏。
公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00亿元至30.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至23.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19亿元。
“受近年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影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导致公司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晶澳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不过,据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6.38亿元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4.06亿元计算,其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预计分别为8.62亿元~13.62亿元、4.54亿元~9.54亿元,均环比减亏。
隆基绿能上半年业绩也出现向好迹象。
根据公告,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00亿元至28.00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至28.4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00亿元至36.00亿元,同比减亏16.77亿元至20.77亿元。
“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成本线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但通过加强内部运营管理,销售和管理费用下降明显、减值大幅下降。”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HPBC2.0组件产品自逐步投放市场,迅速获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增长。隆基绿能负债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优于行业多数企业70%~80%的水平。”
据时代财经了解,隆基绿能BC产品产能正在快速增长。6月份,BC二代产品单月生产2GW,预计9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3GW,11月达到单月4GW。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行业自律初见成效?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光伏企业在业绩预告中都提到了“行业自律”。
钧达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随着国家有关部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光伏行业正逐步回归良性发展轨道。经过此轮周期调整,中国光伏产业将从粗放型规模增长的发展阶段,迈向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14家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参会。
7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建立大功率充电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探索针对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优化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合理利用配电设施低谷容量裕度,提升配电网对于大功率充电场站的接入能力。
这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又是一次新的发展机会。
“面对全行业困境,政策引导已明确转向。工信部等部委与行业协会推动的‘减产’与‘创新’政策逐步落地,多家头部企业主动削减开工率或延期新产能投放。‘控产’标准正向高效率、低能耗技术倾斜,与隆基绿能的技术战略形成共振。”隆基绿能相关人士说。
从结果反推,身处BC阵营的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业绩表现反转确实快于TOPCon阵营。
据铜冠金源期货研报,相比于TOPCon技术产品,BC产品溢价是毛利改善的重要原因。在光伏头部企业中,主推BC技术企业包括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等。
此前,天风证券研报曾指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TOPCon技术发展缓慢。虽然TOPCon未来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但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和改造成本。据时代财经了解,2025年全球TOPCon产能预计将达到900GW,远超实际需求。
不过,在行业自律、政策引导下,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已开始出现平稳运行的状态。
根据硅业分会7月10日信息,当周硅片价格止跌持平,整体持稳运行。虽然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无大规模回暖迹象,且下游电池需求未明显增加,但由于硅料企业陆续调高报价,市场行情较前期消极转向较为积极态势。同时,叠加硅片价格持续走低,在资金压力下,各厂商开始提价探涨。
“展望后市,硅片价格走势仍需要落点于上游硅料价格导致的硅片成本变化与下游电池和硅片厂商博弈的结果。若后续硅料实际成交价格进一步上涨,在硅片厂商开工下降以及下游接受涨价的情形下,硅片价格有望停止下跌态势,小幅上涨。”硅业分会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