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破万亿的,可能是这个区:靠科研起家,GDP占北京的1/4

谢江珊
2022-01-14 14:00:00
来源: 时代周报
2021年,海淀GDP预计为9500亿元

冲刺万亿俱乐部的不只有城市。

在北京宣布2021年GDP超过4万亿之前,“北京第一区”——海淀早已发出跨进万亿的豪言壮语。

在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海淀区提出了2022年的目标:GDP超过1万亿元,增长6%以上。

这意味着,海淀区将在2022年跨进万亿,成为北京首个GDP破万亿元的市辖区,有望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区。

万亿元市辖区是什么概念?具体至海淀区,该辖区面积431平方公里。换言之,这里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产出23.2亿元GDP。要说“寸土寸金”,并不为过。

海淀区原本的计划是,“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将在北京全市16区中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市最前列。当时媒体报道称,海淀区“预计到2023年,经济总量首次迈上1万亿元大台阶;2025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2万亿元”。

如今,这个“小目标”有望提前1年实现。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海淀区GDP含金量很高,“因为教育和科技产业的占比很大,贯彻了‘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经济发展质量处于引领地位”。

“中国硅谷”,实力雄厚

从1952年9月获正式命名开始计算,海淀区已经发展70年了。围绕这个区的关联话题,几乎都是高精尖的——“北京第一区”、教育顶配、互联网的“宇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等。

VCG41560623461.jpg

北京中关村(图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速,在北京十六区里海淀区都是独占鳌头,是当之无愧的No.1。

2020年,北京市GDP为36102.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海淀区GDP为8504.6亿元,占北京市总量的23.56%,同比增长5.9%。2021年的“成绩单”同样形势喜人——前三季度,海淀区GDP为7146.8亿元,同比增长12.9%,高出北京市2.2个百分点。

根据海淀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GDP预计增至9500亿元,按照2022年GDP预期增长6%以上的速度,海淀锚定1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目标将有望实现。

“海淀经济结构较好,高科技企业较多,疫情之下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上,对北京市的经济贡献也在不断提高,预计今年破万亿的可能性很大。”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

科技产业是海淀区冲刺万亿的底气所在。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这句顺口溜诠释了海淀的发展印记。

在“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方向指引下,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中关村地区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机构。

此后,一批批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自主创业。《海淀史地丛书(四)》记载,到1984年底,中关村地区陆续建立新技术企业近69家,在白颐路、中关村路沿线形成“电子一条街”雏形。

1988年5月,海淀区获批在境内划出100平方公里区域,设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海淀区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11年后,中关村科技园区获批建设,在海淀区内的试验区成为“海淀园”。如今,海淀高精尖产业“压舱石”作用显著,信息、科研、金融业增加值占海淀GDP的70%以上,成为海淀经济发展贡献大户。

海淀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收入预计3.4万亿元,占北京市的40%以上,增长14%,五年年均增长13.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预计1.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7%;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占GDP的50%。累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04家,现有10604家,占北京市的37%。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实现增加值7823.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1.99%。

“北京卷王”,书香大区

科技与教育往往是相辅相成。

值得一题的是,不论是科技实力还是教育实力,海淀区都有。

“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不是一句空话,海淀的教育资源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全国第一”。

1.jpg

海淀人眼中的北京(图源:网络截图)

海淀的教育实力到底有多强?先看一组数据,海淀拥有高等院校83所。其中,在北京共26所的211高校中,人口仅313万、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约14.3%的海淀独占15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以清华、北大为例,这两所国内一流学府在2020年总共录取了7173名本科生,海淀就有479人上榜。

不仅如此,海淀区还有一条大学数量全国第一的街道——学院路,汇集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六所高校。

再看文化程度。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海淀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56451人,文盲率仅为0.5%。在313万海淀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7万人,占比约为5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教育实力也转化成技术成果。2020年,海淀区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9.5万件和6.1万件,登记技术合同5.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040.1亿元。

不仅如此,海淀区人民政府数据显示,区内聚集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8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3家,两院院士582名(约占北京市的60%,全国的37%)。

在郭全中看来,海淀高教资源、高校人才质量高且丰富,大量高科技公司云集,基础研究、高科技开发、技术应用能力都很强,均有利于海淀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VCG111148408770.jpg

北京大学校园内桃花盛开(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摆在海淀面前的难题也不少。

2020年,海淀把教育产业的产值做到了约791.7亿元,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网易有道等教培巨头都诞生于此。

在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不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受到重挫:新东方将8万桌椅捐赠给了乡村学校,其创始人俞敏洪转战直播行业为农产品带货;好未来总市值大幅缩水,最终宣布关闭K9业务;高途裁员、转型,将重点转向其他教育产品和服务……

这也意味着,海淀2021年的教育产业产值势必会大幅缩水。

白明认为,这毋需担忧。“海淀的教育产业体系很大,而海淀的教育并不完全依靠规模,更多是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因为这里的高端人才多。”

难题在于如何为海淀发展续上后劲。

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有限空间资源的矛盾日渐突出,人均用地和建设指标在中心城四区中最低、集约度最高等问题,制约了海淀的发展。

教育资源丰富的海淀区被称为“北京卷王”,是很多家长的必争之地,房价自然屡创新高。

2020年,海淀新房平均价仅7.5万元/平方米,2021年达到8.2万元/平方米,年涨幅接近10%,是北京房价涨幅最高的片区之一。北京中原数据显示,2021年,海淀区成交新房4143套,成交均价为81898元/平方米,仅次于东西城区的10万元均价。

“海淀的住房将是一个问题,房价很高,虽然高科技人才收入高,但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所以很多年轻、有潜力的高科技人才在海淀落户难度很大,长久之后海淀发展将会缺乏后劲。”白明坦言。对此,他建议多新建人才公寓,为解决后顾之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实探小米汽车门店:有店员电话打到停机,少量现车将在发布会后交付
洗地机市场份额领先背后,添可产品故障频出引用户不满
达芙妮,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西麦食品:从燕麦片到大健康 创新型传统企业“三十而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