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债务182亿元,紫光集团走向破产重整边缘,阿里是白武士?

雷晨
2021-07-13 16:45:25
来源: 时代周报
知名校企紫光也没有逃过债务陷阱

两家知名校企都没有逃过债务陷阱。

方正集团的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后没几天,曾在芯片领域攻城略地的紫光集团,在经过债券违约、瘦身自救后,还是难捱债务高压,也被债权人追上法庭申请破产重整。

7月13日,据新浪网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阿里与几家政府支持的企业正在考虑收购紫光股份(000938.SZ)的股权,出价可能高达500亿元。消息显示,由于更多债券即将到期,背负约310亿美元债务的紫光集团正寻求出售紫光股份46.45%股权。除了阿里,潜在的竞购者还包括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北京电子控股和北京建广等。

对于阿里驰援的消息,时代周报记者向紫光集团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更多信息。

此前的7月10日,紫光股份公告称,收到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的告知函,债权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重整。

再早一天,紫光集团称收到法院《通知书》,相关债权人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紫光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将依法全面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但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紫光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入重整程序,可能对旗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产生影响。

对于被申请破产重整一事,紫光集团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重整可通过司法程序,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利益、实现债权人在法律框架内的公平受偿;且不影响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维持企业的营运价值、职工稳定、资产完整。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未对紫光集团下属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

182亿债务逾期

据官网介绍,紫光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占全球SIM卡芯片市场份额的20%以上,旗下参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紫光股份、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光国微”,002049.SZ)和学大(厦门)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学大教育”,000526.SZ)等。

就是这样一家“国光”企业,在去年爆雷。2020年11月15日,紫光集团发生首次债券违约,17紫光PPN005到期未能兑付,债券规模13亿元,票面利率5.6%,期限3年。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蝴蝶效应。二级市场上,紫光集团遭遇股债双杀,多只债券价格迅速跳水,有的一度低于15元,旗下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下跌。爆雷次日,紫光国微开盘闪崩跌停,当日市值蒸发46亿。当年12月,中诚信国际下调评级,将紫光集团的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B,随后2021年3月,该机构再度将紫光集团主体评级下调至C。事实上,在当时永煤债、华晨债违约等信用风险事件集中爆发的背景下,信用风险曾一度传导至整个信用债市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后的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4月6日期间,紫光集团名下的18紫光04、18紫光PPN002、16紫光01、19紫光01、18紫光PPN001、19紫光02、17紫光03和16紫光02等债券相继违约。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有9只债券先后违约,违约金额约68.84亿元。

根据最新公告,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逾期债务金额为70.18亿元,其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逾期债务金额为10.63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逾期美元债本息合计4.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芯盛逾期美元债本息合计10.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亿元)。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紫光集团及子公司逾期债务合计已经达到182.01亿元。

事实上,紫光集团的债务问题在2020年三季报中就已经露出端倪。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短期债务合计为784.98亿元,当期账面货币资金为505.55亿元,现金短债比0.64,现金无法覆盖短债。

激进扩张

紫光集团为何走向破产边缘?还要从昔日的大举并购说起。

1988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即紫光集团前身。1993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2009年至2012年,紫光集团先后引进新的管理团队、建立混合所有制,确立“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的目标及发展战略。2010年,赵伟国相继成为紫光集团总经理、董事长。

如果故事发展到此,紫光系或许不会面临如今的危局。转折从2013年6月,赵伟国兼任紫光集团母公司清华控股高级副总裁开始,此后,紫光开启了芯片领域并购扩张之路。

2013年,以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下称“展讯”)为标志,紫光集团在随后开始强势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5年,紫光集团一共斥资5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3.17亿元)收购了展讯、锐迪科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锐迪科”),以及新华三集团51%股权等。

收购步伐并未就此停止。2017年,紫光集团收购台湾半导体封测厂商矽品苏州子公司30%股权,交易金额为10.26亿元;2018年,紫光集团又从台湾封装巨头日月光手中,拿下其子公司苏州日月新半导体30%股权,交易金额约为9533.4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7亿元)。

至此,在耗资总额超过359.6亿元之后,紫光集团的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可以说,在芯片行业的激进扩张,是紫光集团走至今天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在芯片领域扩张的同时,紫光集团不忘大搞建工,动辄百亿资金投资房地产项目。

据《经济观察报》2018年12月的一篇报道,不完全统计,近年,紫光累计获取土地总面积为2617.57亩,总建筑面积达到364.58万平方米,累计耗资177.3亿元,其中一半以上为园区配套住宅,平均楼面价只有4863.29元/平方米。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紫光集团账面在建工程合计108.74亿元,“固定资产及清理合计”科目为196.28亿元。到了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在建工程升至141.23亿元,固定资产及清理增长至392.17亿元。一组数据,足以彰显紫光集团对地产的投入。

芯片、地产两手抓,背后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基于此,紫光集团选择频繁进行债券融资,为日后偿债压力埋下了隐患。

在极速扩张的2014年至2018年,紫光集团的现金流已经开始承压。具体财报数据来看,彼时集团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4.71亿元、-133.82亿元、-294.3亿元、-355.46亿元及-453.7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94亿元、6.52亿元、32.12亿元、29.86亿元和8.64亿元。

此时,紫光集团不得不依靠外部融资来支撑局面,也因此埋下流动性风险。从数据来看,2014年至2018年,紫光集团的筹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高达154.75亿元、247.48亿元、537.39亿元、339.15亿元和443.85亿元。

阿里或是“白衣骑士”?

面对如此情形,阿里巴巴与几家政府支持的企业正在考虑收购紫光股份的股权,有望出价500亿元进行驰援。

实际上,为了应对债务问题,紫光集团从2019年起开始处置非核心资产,其中包括苏州日月新半导体30%股权、矽品苏州30%股权等。随后的2020年5月,紫光集团向22家投资者转让紫光展锐13.39%股权,对应价款73.66亿元。同时,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向紫光展锐增资50亿元。同年9月,紫光集团又将紫光股份5.68%股份转让给屹唐同舟,回款46.66亿元。

种种举动略有成效,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年末的73.42%降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70.05%,但这还不足以让其转危为安,重整不失为一条新的生机。京衡郑州企业重整重组部主任张华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破产重整的意义在于企业通过司法程序获得了一次再生的机会,使企业的优质资产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陈文明认为,重整制度侧重拯救深陷困境的债务人,实现企业再建,尤其是在预防大型企业破产方面作用突出。重整一旦被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企业可以获得继续经营的机会,暂时免除各债权人的诉讼和要求。

以方正集团为例,前不久,方正集团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他们迎来平安系。

事实上,紫光集团此前也曾多次尝试引入战投。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2019年,深圳国资旗下深投控曾拟受让紫光集团36%股权,并通过其他相关安排,实现对紫光集团的实际控制,但交易最终告吹。2020年6月,紫光集团曾试图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这笔交易最终也未落地。

紫光集团至今仍在等待“白衣骑士”的降临。7月10日公告显示,目前,紫光集团间接持有紫光股份约13.29亿股,持股比例46.45%;间接持有的紫光国微股份数量约为1.97亿股,占比32.39%;合计持有学大教育2205.16万股,占总股比18.73%。截至7月13日收盘,紫光集团持有的前述3家上市公司股份对应市值约652.32亿元。一旦走上重整之路,紫光集团参控股的这3家上市公司股份,有望收归阿里巴巴及国资麾下?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股第一研报|出门问问:AIGC第一股,AI领域市占率仅0.3%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