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注意!英科医疗遭组团式减持,被指“割韭菜”,6月还有9000亿解禁潮
实控人拟套现金额超31亿元
6月2日,千亿“手套茅”英科医疗(300677.SZ)遭遇股债双杀。
当天早盘,英科医疗大幅低开17%,盘中触及20%幅度的跌停,最终股价以跌停收盘,报收114.12元/股,全天换手率13.87%,成交额39.95亿元。英科转债(123029.SZ)也跟随下挫,盘中一度临时停牌,报收1330.004元/张,跌22.34%。
昔日“股王”股债双双暴跌,与一则减持公告有关。6月1日晚间,英科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方毅计划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直接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2175.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此外,总经理陈琼、副总经理于海生、副总经理李斌、财务总监冯杰拟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5万股、4.88万股、8.63万股、4.5万股。
以6月1日英科医疗收盘价142.65元/股计算,刘方毅拟套现金额将超过31亿元,而其他高管的套现金额则合计近4000万元。
尽管英科医疗在公告中称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但这一解释并不能让投资者买单,甚至有投资者质疑刘方毅及公司高管团队大手笔减持套现实为“割韭菜”。6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拨打英科医疗董秘办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一般这种集中式减持或者清仓式减持的公司,往往都会被市场投不信任票。受市场方面的影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股价都会在低位徘徊。”6月2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图片来源/网络)
被疑“割韭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多只医药股的业绩和股价迎来暴涨。作为国内一次性手套龙头企业,英科医疗也在疫情中实现业绩和股价齐飞。
“由于疫情的驱动,一次性手套作为关键防疫物资,全球范围内需求激增、供不应求,亦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公司在业绩表现、行业地位、市值发展、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一次性手套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线的自主创新、生产工艺的优化、销售团队的壮大、加之持续不断的产能建设等等,这些都成为公司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因素。”英科医疗在2020年年报中称。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英科医疗业绩表现亮眼。当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38.37亿元,同比增长564.29%;归母净利润为70.07亿元,同比增长3829.56%。优秀的业绩表现,就连公司管理层都在年报中表示,“2020年是公司实现历史性突破发展的一年”。
业绩刺激下,股价也屡创新高。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12月31日,英科医疗收盘价为16.59元/股,到了2020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已经破百,为168.15元/股。按此计算,英科医疗在2020年全年的股价涨幅约为913.56%。而进入2021年,英科医疗股价依旧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在1月29日盘中冲至历史最高点299.99元/股,一度逼近300元大关。
股民赚得盆满钵满,英科医疗一众高管们的身家更是水涨船高。2021年3月,刘方毅以33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20位,其中200多亿元的资产增值仅在数月间完成。
在这种背景下,英科医疗此次集中式减持更引发了投资者的不满。
有投资者质疑管理层在“割韭菜”。“刘董事长去年5亿元定向增发,今年大手笔减持,一进一出十倍利润,这不就是香港的老千股吗?”
2020年5月12日,英科医疗与刘方毅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下称《协议》)。《协议》显示,英科医疗向刘方毅增发价为43.72元/股,刘方毅承诺认购金额为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笔5亿元的定向增发有18个月的限售期限制。
也有投资者表示,管理层为什么不在290元/股的高位减持而选择跌下来后减持。
盘面数据显示,相较于299.99元/股的历史最高点,英科医疗近半年来的股价已回撤超过50%,总市值蒸发超过670亿元。
医疗行业频现减持计划
实际上,选择集中式减持套现的公司实控人、高管并不在少数。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星徽股份(300464.SZ)、集友股份(603429.SH)、盈趣科技(002925.SZ)、奥美医疗(002950.SZ)等在2020年股价涨幅较大的个股,都曾出现过实控人及高管们“高位减持”的情况。从公告披露的原因来看,减持的实控人和高管们大多以“个人资金需求”作为减持理由。
“实控人对自己持有的股票进行大规模减持,实际上相当于向市场释放信号,即我对公司的产品或者市场未来并不放心,甚至是没有信心,所以这个时候才会进行大规模减持。”江瀚表示,一般情况下,实控人和高管的减持都是循序渐进的,而非一下子大额减持。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亦有不少医疗上市公司宣布股东减持计划。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1月起,在医疗器械服务行业上市公司中,包含“减持”关键词的公告便有196条。
大牛股昊海生科(688366.SH)6月1日晚公告称,持股5.2598%的公司股东楼国梁计划减持不超过21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1.2258%。6月2日,昊海生科股价大跌15.15%,报收177.25元/股。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透景生命(300642.SZ)于5月24日公告特定股东减持计划。次日,透景生物股价一度大跌超5%至当日低点65.18元/股。同样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新产业(300832.SZ)则在5月12日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的一致行动人、部分董监高人员的减持计划。次日,新产业股价亦大跌6.66%,报收109.21元/股。
“扎堆减持的风险实在太高,大部分高管的减持方式都是将时间段拉长,从而降低对股价的影响。”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解禁潮”到来,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计划或将增加。海通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6月,A股解禁市值约为8890亿元,高于5月份的4664亿元。其中,6月份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金融、医药等行业解禁规模最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