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戴面具割韭菜”,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跌20%,创始人:我们不是慈善组织

李傲华
2021-05-08 21:49:16
来源: 时代财经
“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为水滴公司构建起了一个商业闭环,并且在去掉水滴互助后,这个闭环看上去仍然成立。不过水滴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走通,看的还是最终是否能够实现盈利。

撕掉“慈善”标签,水滴还能讲什么故事?

微信截图_20210508211847.png图片来源:水滴筹官网

当地时间5月7日,水滴公司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在腾讯、博裕资本、高榕资本、IDG等一众明星资本保驾护航下,有“保险科技第一股”之称水滴上市首日便“遇冷”,开盘报10.25美元/股,跌破此前给出的12美元/股的发行价。随后,水滴股价一路下行,截至收盘,水滴报收9.70美元,跌幅19.17%。

微信截图_20210508204431.png图片来源:雪球

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保险保障事业群总经理杨光7日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公司更多关注长期发展,第一天的表现不代表后续的表现,短期价格波动并不会对公司产生太大影响。

“上市后,公司融资渠道更多元,成本也更低,同时,上市也可将公司更为透明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接受社会监督。此外,无论是在业务合规层面,还是资本市场和财务合规方面,都能用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自我要求,让公司未来发展更为健康。”杨光说。

沈鹏:水滴不是慈善组织

投资者对水滴的破发并不感到意外。

2016年4月,离开美团创业团队的沈鹏成立了水滴公司,并于同年5月和7月分别上线了水滴互助和水滴筹。前者和后来的蚂蚁相互宝类似,会员缴纳会费,就可以享受高达30万元的健康互助金;后者则是一个大病筹款平台,不收取任何手续费,沈鹏曾坦言起初3年单就补贴筹资通道就花了1.5亿元。

但在0手续费的模式下,水滴筹很快就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筹款平台。

根据凯度集团发布的《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水滴筹业务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接近70%。水滴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计3.4亿人通过水滴筹为170万以上的患者累计捐款370亿元。

而水滴互助会员规模早在2020年便突破1亿人,是国内仅次于相互宝的第二大互助平台。

水滴“慈善公益”的形象由此深入人心。直到2019年底,一条“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的视频曝光,人们才发现水滴本质还是一家商业公司,并非想象中的慈善组织,非议也随之而来。有批评者称,水滴是“把慈善当生意”。

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表示,水滴筹不是慈善公益组织,只是公司业务之一,希望通过这次上市让外界更加了解水滴的模式。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5月8日对时代财经表示,水滴筹通过大病筹款、社交裂变获取流量,通过此方式所收集到的用户金融类信息含金量甚至高于互联网平台收集的常规个人信息,再把收集的个人信息为保险经纪导流。

“用户奔着公益而来,结果发现这是一门生意,心里多少会有些不满。”王赤坤说。

但用户马林(化名)并不这么认为。

2020年马林的父亲因突发性心肌梗塞急需20-30万元治疗费用,无奈之下马林选择了通过水滴筹求助。虽然最终并未筹集到目标金额,但马林仍然认为水滴筹的存在确实为一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重急症患者提供了帮助。

“我一开始就知道水滴其实是通过卖保险赚钱的,但水滴筹不收取手续费,通过别的方式创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求助者我们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帮助,虽然这种帮助主要还是来自于身边的熟人捐款。”马林说。

关停“流量池”业务 水滴称未受影响

作为水滴最早的产品,水滴互助已经于2021年3月31日18点正式关停。彼时,水滴IPO计划仍在筹备阶段,因此有解读称,因为一些监管原因,水滴互助关停可能是为水滴赴美上市排除不确定性因素。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一些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其中,就点名了相互宝、水滴互助。

据了解,目前水滴旗下主要有两块业务,分别是网络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和健康险科技平台“水滴保”,通过整合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跨越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的解决方案。

通过招股书所披露的数据,目前保险经纪业务是水滴最重要的营收来源,而在早期,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为水滴保提供了强大的流量支持。

2018年-2020年,水滴分别实现营收2.38亿元、15.11亿元和30.28亿元,其中来自保险经纪业务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达到51.3%、86.6%和89.1%。

而2018年水滴保来自水滴筹和水滴互助渠道转化的金额占首单保费(FYP)总量的比例为85.1%,其中水滴互助渠道转化的金额占FYP的比例为38.6%。不过,截至2020年底,上述数字已经分别下降至16.6%和3.6%。

关于水滴互助给公司带来的长期影响,水滴公司方面5月8日对时代财经表示,互助业务不是商业保险,从长期来讲还是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水滴决定对原来的互助计划进行升级,给每一个会员提供了一份商业医疗险,把互助会员转化成了保险用户,以此来延续用户的保障。

“从业务的角度来讲,虽然我们互助计划关停了,但是水滴互助平台还会持续运营。之前给用户提供的保障是通过互助的形式进行的,未来我们会通过商业保险和医疗、健康服务来替代。不论是从整个用户规模,还是从商业收入的角度来讲,这个过程都没有对公司产生太大影响。关停互助计划一个多月来,从后台用户反馈和用户运营角度来看,整体的趋势都是较为正向的,并没有对用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要做中国版“联合健康”

“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为水滴公司构建起了一个商业闭环,并且在去掉水滴互助后,这个闭环看上去仍然成立。不过,水滴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走通,看的还是最终是否能够实现盈利。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水滴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和6.64亿元,一路上行。

而在亏损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水滴不断攀升的销售和营销费用。2018年-2020年,水滴支付用于获客和品牌推广的营销费用分别为8629.90万元、7.93亿元和17.43亿元。

砸重金营销推广能否为水滴烧出正向现金流?

杨光坦言,公司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从业务运营角度,还是业务规模的角度,都在快速向前发展。当前公司更加关注业务发展的速度和健康度,盈利并不是目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沈鹏也表示,“目前,第一位的事情还是先保证业务更好地发展,通过服务赢得更多用户的认可。至于盈利,我们是完全有能力选择在我们认为合适的时候,实现盈利。”

王赤坤则认为,水滴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渐拥挤的互联网保险赛道。目前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在保险方面有布局。水滴保险相对传统保险公司和传统保险经纪公司是有优势的,但放眼整个互联网领域,则显得非常单薄。

“水滴的根本问题在于积淀还不够。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保险经纪业务只是开胃菜,而对于水滴来说这是一日三餐,是生存之本。一旦监管有所动作引发行业震荡,水滴可能就会面临休克的危险。”王赤坤说。

不过,水滴的野心不仅限于当一个保险产品的“互联网搬运工”,而是将自己定位成“保险科技平台”。

据了解,通过网络互助、大病筹款、保险经纪等业务,水滴已经积累了大量医疗相关数据,建立了涵盖用户健康数据、保险数据和医疗数据三大类别的数据库系统。

水滴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在未来战略上,水滴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投资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基础设施,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打通各种医疗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健康服务选择。

而沈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水滴将在全球范围内对标美国联合健康。

联合健康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公司,依靠保险、科技、健康管理、药品管理等业务,打通了大健康产业链的数据壁垒。其2020年全年营收达到2571亿美元,约等于阿里巴巴同期营收的3倍,贵州茅台的16倍,以及水滴的546倍。

要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水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营收翻番,和铂医药首次盈利,董事长王劲松:现金流控制是今年重点
TikTok再添猛将,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转岗跨境电商
营收超360亿的国泰君安,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
碳酸锂暴跌拖累矿企业绩!锂矿“双雄”去年少赚300亿,赣锋锂业营收16年首降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