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式投资图鉴:蜂拥而至的“韭零后”和梦想与名人联手的老人
贪多、求快、想暴富
继2020年SPAC和基金投资爆发式流行后,投资圈在今年春天又出新玩法——追星式投资。
据路透社3月11日消息称,近期说唱明星Jay-Z、女子网球传奇选手塞雷娜·威廉姆斯、NBA名人堂成员沙奎尔·奥尼尔等诸多名人已加入到SPAC浪潮之中。受名人效应的影响,大批投资者纷纷投资与名人相关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高盛分析认为,SPAC在未来两年里可能会带来超过7000亿美元的收购活动。
同时,名人效应也在国内投资市场发酵,在基金圈内催生一场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中国基金圈首位管理规模破千亿的基金经理张坤成为新晋“顶流”,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投资人为其创建明星超话、粉丝后援会,甚至将其追捧为“娱乐明星”。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梅西表示:“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正在由情感而不是理性来统治。”名人正在成为投资市场最强的诱食剂。
名人成SPAC“活字招牌”
SPAC,全称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既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通常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其本质是一家为了筹集资金收购最终将上市的私人公司而成立的空壳公司。
今年春天无疑是SPAC最火爆的季节。随着市场投资者对SPAC的投资兴趣激增,美国华尔街、硅谷、娱乐圈、政坛等知名人士和机构现都纷纷涉足这块“肥土”。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SPAC热潮已经进入“名人阶段”。
在诸多SPAC公司近期发布的公告中,名人俨然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元素。宣布某名人加入了该组织或者预备实施一项为某物募集巨额资金的计划,成为这些公告极力强调的任务。
SPAC公司的董事会不论出身、不论行业,只看红不红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从网球明星瑟琳娜·威廉姆斯到奥普拉·温弗瑞,再到篮球传奇人物沙奎尔·奥尼尔,越来越多的SPAC公司正在招聘运动员、艺人和其他名人加入董事会。一些首席执行官表示,名人的加入将为文化趋势和消费者行为带来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会对年轻投资者带来品牌轰动效应。
对于SPAC来说,利用名人作为公司名牌,可以促成一笔理想的交易。红球收购公司(Red Ball Acquisition Corp)曾声称,前棒球界传奇经理比利·比恩担任公司董事。该公司在去年8月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成功筹集到了5.75亿美元。而它的赞助商是一家专注于体育的私募股权公司。该交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恩在棒球界的名气。
北美四大联盟体育界纷纷投身SPAC
德雷克塞尔大学金融学教授米歇尔·洛瑞称:“个人投资者购买SPAC就像是赌博。”因为SPAC只有现金流动,没有具体的实际业务。区别于传统IPO(首次公开募股),SPAC先上市募资,再拿投资人的钱去收购有潜力的未上市的公司。这个过程,类似于“先上车,后补票”。
一位美国银行策略师在给客户的说明中写道:“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投资者对他们所投资SPAC公司知之甚少。但他们非常信任保荐人能找到合适的目标,以达成高质量的交易。”对很多投资人来说,SPAC公司的保荐人中有他们所熟知的名人。基于这点,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做出的投资决定是正确的。
自2020年年底,SPAC交易呈井喷之势
“几年前,SPAC 在市场中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再如此。”财富之泉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大卫·加勒斯说。现在,人们对SPAC的狂热已经达到了曾经无法想象的高度。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2020年有200多家SPAC公司上市,并从投资者处共筹集了833亿美元,远远高于2019年的136亿美元。今年,SPAC已筹集超过787亿美元,而此时3月才刚过半。在明星力量的搅动下,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加。
名气等于实力的网红时代里,名人的参与催化出了SPAC的繁荣景象。
被饭圈化的中国基金
除SPAC外,与名人效应捆绑在一起的还有中国的基金圈。
据环球网报道,2020年,公募基金发行呈“井喷式”发展。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首度逼近20万亿。2021年后,公募基金市场持续火热。公募基金于今年1月再次刷新了单月发行规模的历史纪录,发行份额高达4901亿份。
基金火爆态势下,基金公司在近两年内纷纷进驻抖音、快手、微信等社交平台,对基金经理进行包装,并宣传基金产品,并由此开启了一轮基金“造星计划”。继去年脱口秀大咖李诞在华夏基金直播间带来“基金直播首秀”后,大成基金也于今年1月推出“首个投资真人秀”,邀请三位银行理财经理跟随金牛基金经理李博体验日常工作。
各路花哨的营销招数吸引了大量年轻基民涌入,催生投资理财“饭圈化”。据陆基金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注册用户中,有12%为“95后”。B站、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平台,一度成为年轻投资者主要的讨论阵地。年轻投资者开始追捧基金经理,不聊八卦,只谈基金比收益。基金“饭圈文化”在社交讨论中迅速形成。
而2020年以来,不少基金经理也凭借超凡的业绩成功出圈,晋身为基金圈“顶流”。其中,在今年1月25日,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因重仓一线白酒,单日净值暴涨5%。成千上万的粉丝们当天为张坤建起了后援团、超话,像追捧娱乐圈偶像一样为他打call、打榜。而除张坤外,蔡嵩松、葛兰、朱少醒、刘彦春、侯昊等基金经理也凭借出色的业绩得到了饭圈基民的热烈追捧。
据支付宝理财平台数据显示,在一个月内,“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搜索量增长高达300%,而“中欧基金经理葛兰”搜索量增长了七倍。“坤坤”“兰兰”等饭圈爱称,也一度成为搜索热词。
投资理财“饭圈化”下,“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等口号满天飞,不仅让人感概:基金经理一向高冷严肃的专业形象,如今还存在吗?
“借鸡生蛋”
SPAC和追星式买基金这两种投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三种心态——贪多、求快、想暴富。
除了低门槛,对于急需上市的企业而言,与传统 IPO 相比,SPAC最大的益处在于速度快且收益可观。
因为 SPAC 没有业务可审核,其上市流程推进快,被认为是一种帮助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捷径。哈佛法学院发表的一篇文章称,自决定 IPO 算起,SPAC 上市可在 8 周内完成。
在SPAC的各个阶段,投资者都可以进行交易
通常情况下,SPAC新股进入市场前的定价为每股10美元,原始股东和投资人出资分别占20%和80%。SPAC 上市后,公共投资者既可以以 “每单位10美元” 交易,也可以将每股所包含的普通股和权证分开交易。若被并购标的足够好,其赢利空间更是巨大。据数据网站SPAC Analytics统计,目前美股表现最好的前 30 家被并购公司,其回报率介于 76% 至 1504%之间。
欧文·鲍威尔是来自费城的一位67岁老人,他认为参与SPAC是买入由亿万富翁经营的对冲基金的机会。“你有机会与他们一起以约10美元的价格进行投资,”鲍威尔说:“实际上,你正在与名人联手,你相信他会做很多事,并且您是他团队的一份子。”
对于一名NBA球迷而言,能够与总冠军库里“共同工作”是一份难以拒绝的诱惑
同样,在基金圈中,年轻化、小白化的基民在投资判断时也希望能借助名人的力量。一位证券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他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中,年轻化客户群体更容易受投资圈牛人的影响。“这些人群对投资理念没有深刻的理解,依赖别人的意见做出投资判断。”该业内人表示:“从以往的经验可知,当一只基金备受追捧或有大量资金流入时,往往是其价格高点,这时若大量年轻投资者因为受基金饭圈化影响而加入,就可能变成人们调侃的‘韭零后’。”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知名基金经理,不仅是顶级的流量,更是‘吸金’能手。”以张坤为例。2012年9月,张坤接手“易方达中小盘混合”这一基金,如果有投资者当时就买张坤的基金,现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一名自称是张坤粉丝的网友在知乎发帖表示:“与其追星把钱花在爱豆代言的消费品上,还不如把钱交给自己的爱豆投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粉丝”基民的心声。
但鸡蛋都在一箩筐,真的不会有风险吗?
SEC发出风险警告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出声明警告公众:“切勿仅仅基于名人参与而投资SPA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代理主席Allison Lee表示,有更多证据表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s)类投资活动存在风险,对SPAC公司的利益失调感到担忧。
美国证交会表示,SPAC的发起人(如名人),他们的经济利益与普通股东的利益不同。该机构指出,SPAC保荐人通常会以比首次公开发行(IPO)或公开市场投资者“更优惠的条件”购买SPAC的股权。这意味着他们在公司合并中获益更多,并且可能会按照对普通投资者不利的条款完成交易。
维珍航空创始人的SPAC享受了如ETF一样的投资热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警告中强调:“像其他任何人一样,名人也可能被引诱参与有风险的投资,或者能够比普通投资者更好地承受起损失的风险。因此,投资SPAC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前德美利证券首席执行官乔·莫利亚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你可以爱上名人,但不要将这一点与理解如何运行SPAC和SPAC流程混为一谈。”他警告普通投资者在投资SPAC时要做好功课,小心潜在风险。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名嘴吉姆·克莱默此前也曾对投资SPAC提出警告。克莱默称SPAC为“超级富豪们的内部笑话”。“这是名人利用自己名声赚钱的一种方式,”他说:“相信我,你不会想把钱花在别人开的内部玩笑上的,因此防止受伤的方法是在你接触它前先做好调查。”
投资SPAC不过是富豪们的笑话?
他们的警告也不是毫无根据。相关案例显示,比尔·阿克曼的百盛广场顿廷控股公司本月已下跌超过7%。而亚历克斯·罗德里格斯的大满贯公司股价下跌超过3%。
此外,相比传统IPO,SPAC受到的监管不足,利用SPAC保荐人的声誉发生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比如体育博彩运营商DraftKings Inc.和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 Corp.。前者的股价自去年以来上涨了近三倍,而后者曾因遭遇欺诈指控,公司股价在去年9月份下滑。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最近也曾向媒体表示:“我认为,没有SPAC,世界会变得更好。”尽管对SPAC质疑声不断,但仍然有投资者对它趋之若鹜。正如对冲基金经理马克·尤斯科所说:“对SPAC的批评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是一种帮助公司上市的更为便宜和高效的方式。”
“投资娱乐化”此路不通
追星式的投资理念,在中国也遭到了质疑。随着基金公司在宣传中娱乐化倾向愈加严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经出面紧急叫停这一现象。
3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倡议》。倡议指出,要倡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发挥专业价值,审慎合规开展投教宣传活动,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3月4日,支付宝随后也发布声明表示,将联合包括华夏、中欧、南方、诺安等,永赢基金公司在内的55家基金公司率先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出的倡议,将发挥双方优势持续开展投教活动,助力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