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最强大脑 大湾区频建大学

刘文杰
2021-01-18 12:08:32
来源: 时代周报
无论是与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相比,还是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教育实力落在后面,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并不匹配。

时代周报记者  刘文杰  发自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建大学的热情正在升温。

1月13日,广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透露,今年会有11所新建高校(校区)建成招生,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高校(校区)、高职院校全覆盖。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城掀起高校建设热潮。截至今年1月,大湾区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大学超20所(含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

这番“建校热”的背后,是大湾区发展的现实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前列,但从高校数量及教育实力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相比,甚至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整体实力落在后面,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并不匹配。

“没有高校的支撑就很难有人才的稳定输送,也很难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形成相互促进的模式。


如今,大湾区密集建设高校,形成高校矩阵。“从一流大学、学科、人才资源的数量和密度上,粤港澳大湾区还需努力。”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方方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存在体制机制差异,未来在高等教育方面需要更深层次的协同联动,“以高等教育作为内在动力,为大湾区提供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填补空白领域

大湾区内地九城早就有建设高校的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后,各城市更是加快了建设的脚步。

《纲要》落地后,高校建设的第一枪由中山打响。2019年2月,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建设中山科技大学,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顾文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目标。

时隔三个月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透露,外界千呼万唤的大湾区大学在滨海湾新区落地。

紧接着,2019年9月,教育部对建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进行批复,该校由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办。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办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向公众展示了规划蓝图。

2020年8月,东莞以“大学+大学”模式,由东莞市政府、东莞理工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在松山湖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办学总规模为6万人;11月,珠海与澳门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办校协议,澳门科技大学将在珠海设立校区,拟落户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月,佛山在高明区划了一块地,提出建设佛山城市大学,旨在培养卫生健康医疗技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就新增大学分布区域来看,深圳数量最多,含合作办学备忘录在内就有9所。东莞新增5所,佛山新增4所,江门新增3所,广州和中山分别新增2所,珠海、惠州、肇庆则分别新增1所。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新增大学的办校方式主要分为本地自办与高校合办。其中,本地自办大学有14所,如广州交通大学、深圳师范大学、大湾区大学等。

从现有公开办学资料来看,自办大学是为填补本地教育培养短板。如广州作为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交通行业人才供给滞后于需求。由于整个华南地区没有高层次的交通类大学,因此广东同意创办广州交通大学,整合广州地区交通类高等教育资源,覆盖“海陆空轨”四大专业,以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深圳基础教育培养领域相对空白,深圳教育局局长陈秋明曾表示:“哪里有名师,哪里才会有名校,教师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深圳亟须增强教师培养能力,于是筹建“深圳师范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从招生类型与人数设定来看,大湾区新增大学体现了大湾区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计划首阶段培养4000名研究生;大湾区大学计划至2030年,本科生与研究生规模比例达1﹕1左右;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则主要开设研究生层次(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突破口:离产业更近

大湾区建校潮的背后,是经济水平与教育发展的不匹配。

在中国教育版图中,大湾区高校数量并不高。据《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大湾区高校181所,仅占全国高校数量的7%。反观长三角有高校458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17%。京津冀则有270所,占全国的10%(数据截至2018年)

具体至大湾区内地九城,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高校数量也少。如深圳,GDP常年稳居全国前4,仅有11所大学(不含研究院)。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分别有92所、63所。

佛山现有大学13所,2019年GDP紧追佛山的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就有65所大学;2019年同为准万亿元城市的济南GDP排名略高于东莞,大学有44所,而东莞仅有8所。

换言之,不论GDP高低,大湾区各城市的高校数量都远低于其他城市。

如今,大湾区将发展的期许放在这些新增的大学上。

一线城市广州、深圳,对“高精尖”技术创新的需求溢于言表。

2016―2018年,广州推动形成6大新兴产业集群。“十三五”规划之后,广州在“十四五”规划再提新兴产业发展。

深圳同样如此。即使2018年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2020年9月深圳依然强调,深圳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同发力,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拟开设的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高级材料制造、生物科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与广州“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计划”相呼应;深圳技术大学以深圳先进制造业急需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对接深圳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佛山、东莞则是围绕科研发力建设高校。

佛山理工大学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强调国际化、研究型。计划招收研究生3000人,占总招生人数的一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计划招收研究生3600人,本科生2400人,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大湾区大学落在研发重地东莞滨海湾新区,将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

不言自明,佛山、东莞需要科研快速落地实践。

经过多年发展,佛山与东莞的制造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工业发展重要支柱。如今,这两座城市都站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节点上。2020年9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佛山调研时提到,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佛山和东莞通过发挥制造业优势,谋划布局具有理工科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王方方说。

大湾区内地九城在新建大学的定位、专业、招生等方面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规划要求,映射出大湾区产业、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建设离产业更近的大学,这是大湾区建大学的突破口。”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增大学可以更好地投入在应用型技术研发上,就某一类技术升级和产学研紧密相连。

打造自己的“斯坦福”

与高校合作办学是大湾区新增大学的特点。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通过类似模式办校的有14所,包括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其中,与港澳高校合办大学的有5所,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澳门科技大学(珠海)等。

2019年3月2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透露,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了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达151个。

“这是跳跃式的发展模式。”彭澎认为,通过与名校合作办学,将合作业务跟产业对接,能够比较快地占据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如2012年,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如今录取分数线已超过中山大学。

大湾区在大学建设方面动作频频,逐步形成高校矩阵,为大湾区提供了创新资源,优化了创新环境。“有利于形成集政产学研于一体的平台。”王鹏认为,不仅为现有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能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孵化出更多新兴产业。

尽管高校数量一再增多,但大湾区教育仍面临不少竞争压力。

2020年,全球范围内共有1468所大学入选大学第三方指数(TUI)研究报告,其中有134所大学分属于世界四大湾区(纽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

这134所大学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有20所,少于纽约湾区的70所和东京湾区的34所。同时,指数排名前50的大学名单中,没有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的身影,排名前100的大学中也仅有两所。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大湾区不仅缺大学,“还缺高端大学、高端人才。”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认为,建设大学就是“抢”年轻人、培养人才最好的方式,但这些大学还需要为企业输送顶尖领域人才,才能为大湾区提供发展资源。“例如华为就在投资基础学科,因为这些技术领域需要高端人才实现突破。”

对标世界级创新城市的深圳正在砸巨款培养自己的“斯坦福”。2020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789亿元,教育支出增长18.8%,支出额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20%,较2015年9%的占比大幅增加,在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具体在大学,深圳大学2020年财政经费预算60.86亿元,比2019年增加10.86亿元,增长22%;南方科技大学财政经费预算近42亿元,比2019年增加12亿元,增长41%。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9年PCT排行中,深圳大学以247件的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1中,南科大进入前300,在中国内地高校中位列第8。

但大湾区高等教育依然是实力不均。TUI研究报告显示,入选的大湾区20所学校中,港澳高校占了9所。这20所大学的指数排名中,前5均为香港高校。

“大湾区的应有之义是区域一体化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是大学建得多,就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城本来就有高度教育基础良好的城市,不同城市高校定位不同,各高校之间可形成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合力推动大湾区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