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向南:GDP破万亿,坐稳江苏第四城

刘文杰
2021-01-05 17:39:46
来源: 时代周报

南通对标泉州和苏州主要经济指标,前者极有可能与南通一道跻身万亿俱乐部,后者为GDP冲刺2万亿的“国内最强地级市”。

全文共3752字
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南通手握门票,站在万亿俱乐部的门口。

2020年12月27日至28日,南通举行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会议提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元。

这是继苏州、南京、无锡之后,江苏省第四个万亿城市。

这一天,南通等了多年。


2019年,南通GDP为9383.5亿元,离万亿俱乐部只差临门一脚。2020年伊始,南通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0年是“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突破之年”;十二届十次全会则将“确保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列为2020年主要经济目标。

万亿之城触手可及,在南通面前的不止有庆祝的香槟,还有待解的难题。

“面对过万亿,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曾在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抛出了这个问题。“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是更高城市经济能级的象征。总量过万亿,并不代表质量上台阶。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精神面貌等与万亿级城市相匹配。”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南通市统计局在2020年12月就发布两份统计分析,分别对标泉州和苏州主要经济指标,前者极有可能与南通一道跻身万亿俱乐部,后者为GDP冲刺2万亿的“国内最强地级市”。

“泉州和苏州是我们的学习标杆。”1月5日,南通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0年南通市委提出要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全方位融入苏南。

南通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季建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南通经济总量破万亿,但单纯的数字不代表经济质量的提升。与苏州相比,南通还有较大差距,仍需转型来提升经济质量。“要高度关注‘双循环’新格局中的转型与发展,化解发展动能不足,加快经济发展重心转移。”

向南通

南通地处长江以北的苏北地区。但因与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有相似的气候、环境,连经济发展模式都很“苏南”: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政府来管理这份集体经济。这被社会学家费孝通总结为“苏南模式”(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但最初的情景却是:南通,“难通”。

南通和苏州之间没有大桥,要过江只能靠船。南通与上海也是一江之隔,但没有直达列车,要一趟上海得经过8个城市,跨越大半个江苏。

地处苏北的南通也融不进苏北。南通方言自成一派,苏北则以中原官话为主。语言截然不同,人们生活习惯也不同。

两不靠的南通,唯有“向南通”。

2003年,南通提出“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同年,苏通长江大桥开工建设,直到2008年通车,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另一条连接南通和上海的过江通道崇启大桥,在2011年底开通,缩短了江苏东部地区至上海浦东地区的距离。

南通不再“难通”。

有了交通基础,两城人、财流通加快。季建林曾统计过,从2003年提出“接轨上海”至2016年,上海到南通投资项目约1000多个,资金达1000多亿元。

南通终于引起了上海的注意。2016年8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被写入协同发展的“1+6”大都市圈。

南通持续向上海释放友好信号。

2016年11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提出,南通是“上海的北大门”。半年后,江苏省政府批复《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建设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其中,通过建立“3+3+N”先进制造业体系,成为吸纳上海优质发展要素的密集与活跃区域。

为实现以上目标,南通甚至把竞争对手拿出来对比,以找准自己的优劣势。

2018年1月,《南通对接上海行动的优势分析——基于与嘉兴的对比》出现在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发文单位南通市统计局从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人才科技对接等方面进行两城比较。

“对接上海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满足上海的需求。”文中提到,南通编制具体行动方案时应突出策应上海的需求,避免中低端产业转移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各县(市)区同质化竞争造成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过剩。“不妨借鉴嘉兴的做法和经验,细化时间节点和目标值,便于实时对应上海在发展需求方面的局部调整,也可利用本地区发展的新迹象、新亮点来寻找与上海的新对接点。”

在季建林看来,“1+6”都市圈中,南通的优势独一无二。“南通是上海都市圈中唯一的江北城市。向北跨过长江发展,是上海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南通每一个市(区)、县跟上海的区、县都挂钩,对接工业园和产业项目。如南通海门,就与上海黄浦、闵行、宝山、徐汇等开展战略合作,多个镇(街道)均与上海的镇街或开发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新招引的产业项目60%来自上海。

数据来源:南通市统计局


“南通跟上海的对接,是南通能破万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季建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南通2002年经济总量才887亿元,到2020年底破万亿,这意味着18年里,南通平均每两年就踏上1000亿台阶。

分水岭

城市GDP破万亿,意味着经济竞争力足够强大。跻身万亿俱乐部,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方面的认可。

自2006年上海成为第一个GDP万亿城市后,北京和广州相继在2008年、2010年宣布GDP突破万亿。随后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一同“杀入”俱乐部。沉寂三年后,2014年到2019年,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陆续成为俱乐部新成员。

“GDP破万亿是城市发展的分水岭、里程碑。”季建林说,一般而言,在经济总量破万亿后,城市功能会显著增加,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也会发挥巨大影响。

南通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确实在增强,真金白银纷至沓来。

2020年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春季招商推介会上,现场签约28个项目,投资总额近300亿元,涉及海工装备、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现代纺织等产业板块。后续还有近20个高质量项目计划进行签约,总投资超600亿元。

基建发展同样迅速。2018年1月16日,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南通至苏州张家港段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与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同步建成通车。2020年7月1日,南通西站(高铁站)随沪苏通铁路赵甸至黄渡段的通车投用。此外,南通还有9条铁路、8条地铁、5条高速在建。“现在明确感觉市区高架桥变多了,出门都不用绕路了。”家住南通海安的王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讲道。

攀升的房价成为南通经济快速发展的反应侧。“2018年我们家小区6605元/平方米,现在挂牌价12000元/平方米,这也不愁卖。”王先生说。安居客数据显示,2016年1月南通平均房价8308元/平方米。截至2021年1月已涨至15978元/平方米,5年间房价涨幅达到92.4%,远超深圳同期涨幅(26.4%)。

南通与上海合作更为紧密。

李强回到了南通,以上海市委书记的身份带队考察。《南通日报》报道,2020年8月16日,李强带队考察期间提到,要立足新变局新机遇,以项目化推动一体化,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功能平台、重点产业发展等谋划更多具有战略性和引领性的项目,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强化功能协同,携手做好赋能文章,把各自的长板变成共同的长板,把各自的优势变成共同的优势,共同提升区域核心功能。”

新对手

南通的步履不能停。

南通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9月全市累计产值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六位,规上产值占比为5.9%。

由此看出,南通仍是典型的传统重工业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高新技术发展慢、科研实力待提升等共性问题。

南通由此提出建设南通中央创新区。中央创新区是“创新之都”的龙头工程,以“100亿元科创基金”和“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政策吸引着国内外智库研究院、大学等到南通设立分院、研究机构。目前已有科研机构包括上海电气南通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腾讯双创社区等。

“过去南通是依靠资源、人力、市场增量的支撑,但现在要依靠科技的发展,要培养独角兽企业和单打冠军,发展高端制造业标志性的企业和项目。”季建林坦言,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州相比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南通市区29亿,苏州市区32亿,两市仅差3亿元;2020年,南通破1万亿,苏州破2万亿,40年两市差距拉大至1万亿。“这说明南通不仅是经济增速低于苏州,经济质量更低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却动能不足。”

如今,南通找到了新的目标:苏州和泉州。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南通市统计局在官网共发表4份统计分析,分别对标苏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房地产市场发展,与苏州高质量发展差距,以及泉州主要经济指标。其中,仅在2020年12月,南通就针对苏州、泉州经济指标,发表了两份分析报告。

在《南通与苏州高质量发展差距的分析及思考》一文,南通市统计局分析认为,南通制造业在拉动GDP增长上贡献不够,制造业发展质效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偏弱;《南通与泉州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一文则指出,虽然南通先进制造业发展略胜一筹,但泉州的工业品牌效益优势明显。

“南通经济高速发展至少会持续5至10年。”季建林认为,苏州、南京、无锡的经济业态高出南通10年,南通现在唯有加紧追赶,化解发展动能不足,加快经济发展重心转移,才有可能缩小差距。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