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军:蚂蚁VS大象,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水分过多

卢洁萍
2020-10-30 20:57:53
来源: 时代财经
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裂变”不同,今年国外的半导体行业收购、兼并不断,诸如英特尔、英伟达、AMD等行业巨头正吃下一家又一家产业链企业

WechatIMG612.jpeg2020年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进入了裂变新时代。一家公司没做大,CEO出来成立一家,CTO成立一家、COO成立一家,比如锐迪科是上海做芯片设计的公司,被收购之后,锐迪科被分出来的公司就11家。”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10月30日的2020年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如此表示。

但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裂变”不同,今年国外的半导体行业收购、兼并不断,诸如英特尔、英伟达、AMD等行业巨头正吃下一家又一家产业链企业。顾文军表示,国际半导体行业则发展出“聚变”的特点。

“在产业竞争的森林之中,国内有狼、狗、兔子,更多的是蚂蚁。国际上的竞争形势则都是大象、狮子、老虎,并且还在不断地整合。”顾文军说。

浮躁风开始影响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根据芯谋研究的统计,从2004年到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值增加了20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近300倍,相当于每增加一倍的产值,就会增加15倍的企业数量,这就意味着,在这16年里,中国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摩尔定律。

所谓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总结的经验,即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

不过,顾文军认为,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浮躁风开始影响产业的发展,人才和工程师难找,耐心和静心都难再。

“安徽做水泥的公司、北京做饭店的公司、做海鲜的公司都来做芯片。每年做芯片的公司要增加几万家。中国一年之间芯片行业增加了几万个总经理和CEO。以前开会能够请到两三百个CEO,现在随便一个会议请几百个CEO太轻松了。”他说。

新华社旗下新闻周刊《瞭望》9月底曾报道,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分布于我国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5省的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先后停摆,业界担忧造芯热会引来烂尾潮。

顾文军总结了这些团队失败的原因:临时拼凑、新入半导体圈的股东团队和技术团队、以国资出资为主且管理层中并无大陆或者本地人介入的运作模式。

“这些公司基本都是地方政府出资,但管理团队很少由大陆主导,出资上的不平等带来责任心和付出上的不平等。”

产业有效投资不多,仍需多建产线

“造芯热”的背后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产能的严重不足。从2006年以来,中国大陆新的12寸晶圆代工量产的只有广州粤芯一家,而这正是当下产能严重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芯谋研究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公司半导体设备采购额约占全球的10%-12%,其中还缺乏对先进设备的买进。这就意味中,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虽然大但自给率低。

社保基金规划研究部在2018年发布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 3-5 年,预计将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实现国产化的战略黄金期。

“海量资金正涌入半导体行业,这个行业不差钱,但已经形成了泡沫,重复性、破坏性的投资正在不断发生。”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则在30日的半导体峰会上如此表示。

半导体行业有着资源密集、上下游高度合作、周期特征明显、赢者通吃的特点,这使半导体行业前期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但半导体行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加之集成电路行业技术进步瞬息万变,投资时机、投资方向等方面把握稍有不慎,即有可能无法获得回报。

顾文军认为,目前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有着过多的水分。投资成功率、投资技术转化率,从设备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每一步,大陆公司的转化率均低于国际公司的转化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科技大佬,正努力上“热搜”
融资渠道畅通 万科14.35亿元ABS获受理 中金印力REIT本月上市
如何面对中国市场竞争?奔驰唐仕凯:加大在华投入,按中国速度打造产品
单季营收大涨,股价却一日跳水14%!被东方甄选拖累,新东方需要新故事
扫码分享